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复发率高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2017年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将出自《证治准绳》的四神丸作为治疗脾肾阳虚型UC的基础中药方剂。以四神丸为主方加减化裁、联合其他中药复方、联合西药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复发性UC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多靶点及多通路调控等优势。调节免疫是四神丸治疗UC的主要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对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 TM)、辅助型T细胞1(T helper 1 cell, Th1)/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 Th2)、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 Th17)、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B helper T cells, 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 Tfr)、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和肠道菌群等以及多条信号通路调控作用,显示出四神丸良好的免疫药理作用。因此,就近年来四神丸治疗UC的临床运用及免...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对国内现代热敏灸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出热敏灸病症谱,为热敏灸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运用Note Express 3.0文献管理软件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6—2017)、中国知网(CNKI,2006—2017)、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06—2017)以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WF,2006—2017)中有关热敏灸的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812篇,得到15类病症系统,共124种病症,其中包括西医病93种,西医症状14种,中医病症17种。结论:热敏灸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讨历代医家医案中对痹证病因、病位、发病时间记载的规律性,指导临床治疗,从历代名老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库中收集治疗痹证的医案,对病因、病位、发病时间采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医案所记载痹证病因与传统中医理论存在一致性,痹证发病病位与治疗药物的归经及脏腑辨证结果存在一致性,痹证发生发展与时间关系紧密,说明中医理论对痹证的认识与临床实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74.
对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出药用野菜资源的种类,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5.
四诊所获得的信息由特定的症状、舌象、脉象组成,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中医证候分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学将全身症状和舌脉象看成是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现代医学则认为与病变部位不相关的症状是一些病理变化的主观反应,而更关注疾病诊断相关的症状、体征和病理检查,这也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最主要的区别之一。中医理论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找到中医症状和舌脉象的客观规律,并探索这些规律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我们以前针对一种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在西医诊断中不被重视的症状或者症状组合与疾病的一些客观指标有…  相似文献   
76.
古语云“医战相通”,医、战两者皆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经验总结,具有共同印证、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之效。本文分条析辩、引经据典,旨在阐明医、兵互通之理,以明中华民族之慧,并联系实际,将理论精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以古通今之用。  相似文献   
77.
桂枝汤乃《伤寒论》第一方,方后的药物煎煮方法是其方药使用法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受到重视。《伤寒论》113方中,除桂枝汤外,桂枝汤类方共计19首,然只有两首加味方中提到"微火煮取",分别是"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建中汤的"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唯独此三方特别强调"微火煮"的煎煮火候,足见仲景对煎药法的重视。桂枝汤"微火煮"的煎煮方法是与其治证特点、用方目的和药物特性密切相关的,其加味方的"微火煮"也是在桂枝汤调和阴阳、气血、营卫的功效基础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78.
“二肠同治法”出自吴瑭《温病条辨》。二便为一身之门户,二肠又是二便产生和排泄的重要场所。临床中常见二便异常的病症及大、小肠病变,而历代医家多习惯性关注大肠、小肠与各脏腑之间的影响,却鲜有探讨二肠之间的病理联系。文中基于大肠与小肠在津液代谢中的相互关系,从二肠生理、方证遣药及临床验案三方面论述大小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肠同治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9.
《光明中医》2021,36(6)
从一个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叙述了许寿仁中医治学的方法。其具体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①巧读精研中医名著,不仅要把握阅读“三要”(即阅读要有选择、阅读要有广度、阅读要有恒心),而且要深入理解文意;②倡导汇通中西医学,并在学术、教育、临床、中药制剂等方面付诸实践;③讲究临床实践方法,既要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又要推崇践行医德医风。深入领会这些方法,将给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黄精丸对D-半乳糖和冈田酸所致学习记忆障碍造模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 D-半乳糖液(0.14 g·kg-1·d-1,连续4周)后,再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冈田酸2 μL(75 ng),制作小鼠AD模型,经Morris水迷宫检测挑选造模成功的AD小鼠,再随机分为AD模型组,美金刚组(1.3×10-3 g·kg-1·d-1),黄精丸组(2.5 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同时点给假手术组的小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2 μL处置作造模对照。造模2周后给两实验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试验药物,持续4周;另外,AD造模2周后,同时给假手术组及AD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正常组小鼠无特殊处理。灌胃结束后,采用穿梭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水平的区别;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1区β-catenin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阳性神经元数量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mRNA表达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总GSK-3β(t-GSK-3β),Ser9位磷酸化GSK-3β(p-Ser9-GSK-3β),Tyr216位磷酸化GSK-3β(p-Tyr216-GSK-3β),总β-catenin(t-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p-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痴呆症状较明显,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降低,海马CA1区β-catenin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β-catenin与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Ser9-GSK-3β蛋白水平,p-Ser9-GSK-3β/t-GSK-3β及p-Tyr216-GSK-3β/t-GSK-3β值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区GSK-3β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Tyr216-GSK-3β及p-β-catenin蛋白水平,p-β-catenin/t-β-catenin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AD模型组比较,黄精丸组小鼠痴呆症状显著改善,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提高,海马CA1区β-catenin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Ser9-GSK-3β蛋白水平,p-Ser9-GSK-3β/t-GSK-3β值均显著升高(P<0.01),海马CA1区GSK-3β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海马t-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Tyr216-GSK-3β及p-β-catenin蛋白水平,p-β-catenin/t-β-catenin值均显著下降(P<0.01),但p-Tyr216-GSK-3β/t-GSK-3β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黄精丸可下调AD小鼠海马t-GSK-3β表达并降低其蛋白活性,上调t-β-catenin表达并增加其蛋白活性,进而使下游CyclinD1表达增强,促进目的基因转录,发挥治疗A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