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用于直肠乙状结肠检查的硅胶双腔套管.配合硬管内窥镜使用.该套管具有管径小.无毒副作用.舒适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与手动法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结果差别.方法 分别以QIMT和手动法对1109例健康体检人员的左右颈动脉IMT进行测量,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IMT平均数和标准差并进行差别显著性检验,同时以相关分析法分析两法IMT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QIMT测量的均数低于手动测量的均数,左右侧均数差值分别为91 μm和93 μm,两种方法测量颈动脉IMT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别(左右侧t值分别为24.066和23.788,P均<0.01),QIMT组IMT均数与年龄的直线趋势吻合性和相关系数(QIMT左右r值分别为0.997和0.993,手动法左右r值分别为0.989和0.985)优于手动组.结论 QIMT测量颈动脉IMT的精度优于手动测量法,两法的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别,因此在用IMT作为评价指标时应注意对两种方法的测定值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发病阶段即婴幼儿阶段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德国Mediviss公司的体外过敏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无锡地区125例入院诊治的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及总IgE水平检测。结果 125例患儿总IgE阳性83例(66 4%)。吸入物过敏阳性50例(40.0%),以户尘螨、屋尘、猫和狗的毛发皮屑、霉菌为主;食物过敏阳性52例(41.6%),以牛奶、羊肉、牛肉、鸡蛋白为主。患儿的TlgE、食物过敏、吸入物过敏的阳性率在婴儿组、幼儿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的幼儿阶段显示为高敏感期,应该与饮食成分的添加、呼吸接触变应原的机会增多有关。血清过敏原的测定能对病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婴幼儿时期应及早进行针对性干预,防止部分病情向哮喘的转变。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乳胶增强比浊法测定上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参考范围并探讨其在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8 763例居住上海市10年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和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269例不同胃病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结果 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PGR)呈偏态分布,PGⅠ,PGⅡ和PGR的95%参考区间分别为24.6~98.97 ng/ml,≤21.7 ng/ml和≥3.43。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的PGⅠ分别是36.6 ng/ml(P=0.007),20.6 ng/ml(P<0.001); PGR分别是3.63,3.2(P<0.001),水平显著降低; 消化性溃疡组PGⅠ是83.6 ng/ml(P<0.001),PGⅡ是17.5 ng/ml(P<0.001),明显升高,PGR是4.37(P=0.006),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建立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上海地区正常人群胃蛋白酶原的参考范围,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应用于胃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在华东疗养院体检的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T2DM?CAS)组和无斑块(T2DM?NCAS)组,同时选取无糖尿病无颈动脉硬化的人群13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和临床信息,测定血清25(OH)D3及糖脂相关生化指标,分析25(OH)D3及其他生化指标与CAS的相关性。结果:血清25(OH)D3 水平在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中并没有显著差异。经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对于男性T2DM患者,T2DM?CAS组血清25(OH)D3明显低于T2DM?NCAS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OH)D3是CAS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于女性T2DM患者,CAS仅与年龄和脉压有关。经年龄分层分析发现血清25(OH)D3 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25(OH)D3 水平在T2DM患者和对照人群中并没有显著差异。对于男性患者,血清25(OH)D3 水平降低是T2DM伴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
冯爱成  黄易  毛丽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79-1580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突聋的疗效。用补阳还五汤治疗51例突聋患者,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突聋51例,总有效率为7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7.
98.
吴玉梅  高永辉 《上海预防医学》2022,34(12):1229-1233
目的研究上海某疗养院女性体检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结节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108例来院体检女性的资料,根据血清25(OH)D值分为充足组[25(OH)D≥30 μg·L-1]、不足组[20 μg·L-1≤25(OH)D< 30 μg·L-1]、缺乏组[10 μg·L-1≤25(OH)D<20 μg·L-1]及严重缺乏组(<10 μg·L-1)。比较各组血清 25(OH)D水平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结节间的关系。结果2 108例体检女性的25(OH)D缺乏率为69.31%;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与充足组间的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LD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TGAB阳性率、TGAB和(或)TPOAB阳性率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分别为81.299、16.194、11.20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TGAB阳性率、TGAB和(或)TPOAB阳性率相关,且随着缺乏程度的加重,风险逐渐增加。结论该疗养院体检女性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与年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及结节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蛋白质组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Hp11638提取液与AGS细胞相互作用24 h后的细胞全蛋白样品,考马斯亮蓝染色,PD quest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比较,识别差异蛋白,将差异蛋白进行胶内酶解,经基质辅助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通过搜索蛋白质数据库完成对差异蛋白质的鉴定。结果差异点切下酶解后经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共鉴定出7个蛋白;其中经细菌裂解液刺激后蛋白表达上调的有4种,分别是烯醇化酶1变异体、Septin家族成员1 CRA_a亚型、热休克蛋白gp96前体和阿片生长因子受体1;3种蛋白表达下调,分别是线粒体翻译单元延长因子EF-Tu前体、3-alpha羟类固醇脱氢酶Ⅱb型、1型蛋白磷酸酶调节亚基3D。结论幽门螺杆菌与AGS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的几种细胞蛋白表达上调;与调节细胞正常生长代谢相关的细胞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内囊不同区域的弥散各向异性的特点及其在脑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方法 对98名来自社区的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DTI,在FA图上测量两侧内囊前肢、膝部和后肢FA值。将所有受检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3组内囊不同区域的FA值差异分析FA值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内囊前肢、膝部和后肢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囊后肢FA值最高,其次为膝部和前肢。左侧内囊前肢FA值低于右侧,两侧膝部和后肢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内囊前肢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9, P=0.030)。两侧内囊前肢、右侧内囊膝部的FA值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而其他区域脑组织FA值与年龄增长无相关性。 结论 内囊不同区域FA值存在显著差异;在脑老化过程中,内囊前部FA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