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9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中文版舒适量表评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舒适感的适用性.方法 将Kolcaba一般舒适量表编译为中文版舒适量表,对9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2 h患者进行术后舒适状况测评.结果 中文版舒适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81,内容效度0.730,KMO值为0.710.94例患者舒适量表均分3.26±0.50,4个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环境舒适、生理舒适、精神心理舒适及社会舒适.结论 中文版舒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舒适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2h患者舒适度较差,应针对其不同状况从生理、精神及社会方面加强舒适干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16例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 ~67岁,平均36.5岁;右侧10例,左侧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2型7例,C3型9例.长段缺损5例,腔隙性缺损11例.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10例,ⅢB型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清创,将带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处,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6~8周后待软组织肿胀消退无明显感染迹象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和皮肤坏死.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估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9例,复位差1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58周,平均21周.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评分为62 ~98分,平均85.6分. 结论 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手术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3.
秦俊  陈彪  陈廖斌 《骨科》2013,4(1):4-6,40
目的探讨Src激酶抑制剂-1对人软骨肉瘤SW1353细胞生长、凋亡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软骨肉瘤SW135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Src激酶抑制剂-1对人软骨肉瘤SW1353细胞生长、凋亡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Src激酶抑制剂-1作用后Src及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0.5、1、5、10μmol/L的Src激酶抑制剂-1均能明显抑制SW1353细胞的增殖(P<0.01);1、5、10μmol/L的Src激酶抑制剂-1均能明显促进SW1353细胞的凋亡(P<0.01);Src激酶抑制剂-1能明显限制SW1353细胞的迁移;Src激酶抑制剂-1能明显抑制SW1353细胞Src(Tyr416)及下游信号ERK1/2、Akt和FAK(Y397)的磷酸化。结论 Src激酶抑制剂-1具有抑制人软骨肉瘤SW1353细胞生长和迁移的能力,可能对软骨肉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是通过直接抑制Src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901-1904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纤维膜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修复四肢长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科收治的19例四肢长骨骨缺损患者,骨缺损范围大小为1.5~5.0 cm,经创面严格清创后,给予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骨缺损区予以自体松质骨颗粒填充植骨,采用可吸收纤维膜(FibrillarTM,Tthicon LLC,USA)包绕骨缺损区,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手术切口和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2例术后切口有少许渗出,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切口延期愈合;18例术后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3个月;17例获得完全骨性修复,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3个月,1例患者术后8个月仍未获得骨性愈合,给予二次植骨后4个月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及并发骨髓炎。愈后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利用市售的可吸收纤维膜联合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可以成功修复四肢长骨骨缺损。  相似文献   
25.
对1例艾滋病左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VSD治疗,住院治疗28d,患者左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愈出院。提示保持VSD的有效引流是术后病情良好转归的基础,消毒隔离是护理重点,标准预防贯穿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同时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突触可塑性及自噬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D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通过向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2将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制成A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成功后次日,电针组选取百会、双侧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MED64微电极阵列检测大鼠海马区长时程增强(LTP)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自噬小体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自噬相关蛋白1(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波幅百分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大量自噬体,而电针组明显减少;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LC3Ⅱ/LC3I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 电针百会、肾俞穴可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促进海马LTP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神经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将α-半水硫酸钙(α-CSH)、磷酸八钙(OCP)与RGD多肽(RGD)复合, 探究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材料浸提液备用并作为实验组, α-CSH组、α-CSH/OCP组、α-CSH/OCP/RGD组。CCK-8实验将材料浸提液与前期实验保存的第3代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 以完全培养液、0.64%苯酚溶液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 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评估材料的细胞毒性。急性毒性实验:将材料浸提液注入购自武汉万千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MK小鼠(6个月龄, 18~22 g)腹腔内, 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 通过观察小鼠的生物学行为及死亡情况评估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皮内刺激实验将材料浸提液注入新西兰大白兔(3个月龄, 2.0~2.5 kg)背部脊柱两侧皮肤, 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通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的情况评估材料的皮内刺激反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CK-8实验中α-CSH组1、3、5、7 d时BMSCs的相对增殖率(RGR)分别为85.87%、91.49%、91.30%、91...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伤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9至12月, 选取武汉大学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创伤急救培训中, 试验组40名学生实施虚拟仿真教学, 对照组40名学生实施传统方式教学。授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 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2.13±1.42)分比(85.22±1.92)分, (94.62±1.96)分比(90.03±2.05)分, 均P<0.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具有高满意度者占比72.5%(29/40), 对照组学生占比20.0%(8/40),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了创伤急救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和常规敷料换药在糖尿病患者四肢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4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收治的464例伴有四肢开放性伤口不愈合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VSD技术治疗240例( VSD组),应用常规敷料覆盖创面换药治疗224例(传统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费用及治疗后的复发率,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对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SD组240例,创面愈合234例,创面愈合率97.5%,创面愈合时间12.6~24.2 d,平均(16.4依1.5)d;6例创面不愈合的患者二期行局部皮瓣转位术后治愈。患者住院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为7500~12000元,平均为(9200.0依100.2)元。传统治疗组224例,创面愈合192例,创面愈合率85.7%;创面愈合时间22.3~36.4 d,平均(30.6依3.5)d。32例创面不愈合的患者二期行局部皮瓣转位术后治愈。患者住院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为9500~14000元,平均为(12000.0依182.6)元。 VSD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字2=25.78,P<0.05);在创面愈合患者中,VSD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时间=56.80,t费用=86.10,P值均<0.05)。本组46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变态反应发生。在创面愈合患者中,VSD组患者创面复发3例,复发率1.3%(3/234),传统治疗组创面复发9例、复发率4.7%(9/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1,P<0.05)。结论运用VSD技术处理糖尿病患者的四肢慢性创面,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降低复发率,与传统换药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0.
带血供骨膜、骨瓣移位修复胫骨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胫骨骨折是长骨中最常见的骨折,更由于胫骨体前缘和内侧面全长均位于皮下,遂使胫骨开放性骨折又列所有开放性骨折的首位。胫骨体的滋养孔多为一个(占98.4%),位于比目鱼肌线下方,相当于胫骨干上、中1/3交界处。当胫骨中、下段骨折时,滋养血管易受损伤,引发其下骨折段供血不足,影响愈合。诸因素导致胫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居全身长骨之首。如何有效地修复胫骨骨不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