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通过分析固定体检人群在2006和2011年健康体检空腹血糖(GLU)和血尿酸(UA)结果,了解体检人群近6年GLU和UA水平和分布特征变化,为更好地做好干部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06和2011年在我院体检者10741名为此次调查对象,按2011年体验时的年龄分组,比较各组不同性别之间GLU和U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006年体检人群GLU平均值为(5.48±0.95)mmol·L^-1,2011年增至(5.71±1.10)mmol·L^-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4,P=0.000)。2006年体检人群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检出率为23.5%,DM(糖尿病)检出率为4.5%;而2011年IFG检出率为33.6%(∥=315.4,P=0.000),DM检出率为7.3%(χ2=132.1,P=0.000)。2006年体检人群男性IFG检出率为27.2%,DM检出率为5.6%;2011年男性IFG检出率增至38.2%(χ2=262.0,P=0.ooo),DM检出率增至9.3%(χ2=133.8,P=0.000)。2006年体检人群女性IFG检出率为14.7%,DM检出率为1.8%;2011年IFG检出率增至22.6%(χ2=68.643,P=0.000),DM检出率增至2.7%(χ2=9.240,P=0.002)。2006年体检人群UA平均值为(349.91±84.86)μmol·L^-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1.6%;2011年体检人群UA平均值为(360.60±86.68)μmol·L^-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6.5%。2011年体检人群UA平均水平(t=12.941,P=0.000)及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χ2=87.806,P=0.000)明显高于2006年。在IFG期UA平均水平随血糖升高而升高,而当进展到DM阶段,UA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GLU正常水平的体检人群。结论:过去6年中IFG、DM和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增加,且男性远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与IFG及DM发病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2.
33.
辨涕与治涕     
冯爱成  黄易 《河北中医》1998,20(5):294-294
流涕是鼻部疾病的常见症.吾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耳鼻喉专家刘福官教授.从涕这一常见病理产物出发,进行局部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1 清水样涕1.1 风寒外袭型 症见涕如清水,量多,无色透明,鼻粘膜呈淡红色,下甲肿大,多伴有头痛、恶寒等.治则:疏散风寒,通窍止涕.方药:防风、荆芥、炮姜.紫苏、葱白、辛夷、香薷、白芷、甘草等加减.1.2 肺气虚型 症见涕如清水,量少,无色透明,鼻粘膜色淡,鼻塞时轻时重,侧卧上窍通、下窍塞.治则:健脾补肺,益气止涕.方药:白术、白扁豆,茯苓、黄芪、葱白、白芷、苍耳子、香薷、诃子、甘草等.1.3 肾气虚型 症见涕如清水,量少,无色透明.时有时无,粘膜呈苍白色.喷嚏较多.治则:益气温阳,活血止涕.方药:附子、肉桂、杜仲、黄芪、五味子、丹参、辛夷、苍耳子、川芎、甘草等加减.  相似文献   
34.
口腔全景X线机高压故障分析与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太平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6):109-109,57
介绍了口腔全景X线机高压单元发生故障的表现及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高龄2型塘尿病患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103名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予GSH 1.2 g静脉滴注,1次/d,共2w)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于治疗前(0w点)、治疗结束后1日(2w点)及治疗结束后2w(4w点)测定体重指数(BW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24h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DA和TAOC;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在入院次日(0w点)、入院2w(2w点)、入院4 w(4 w点)分别测定与治疗组相同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及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ALT、AST、UMA、BUN、Cr、hs-CRP、MDA和TAOC的变化.结果 与0w点比较,治疗组在2w点Aw点MDA、hs-CRP、UMA、BUN、Cr显著降低(P<0.01),TAOC显著升高(P<0.01),ALT、AST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相同.两组4w点与2 w点比较,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GSH能改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提高TAOC,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何育峰  姜湧斌  孙杰 《口腔医学》2011,31(12):748-750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和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整群抽取上海地区成年人群6 818名,采用体格检查、生化指标采集和口腔检查采集相关性资料.牙周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良好、中等和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牙周健康状况和MS的相关性.结果 MS的各指标中腰围(WC)、收缩压(S...  相似文献   
37.
肺部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病变,不足肺部肿瘤的1%[1]。IPT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感染及外伤有关[2]。因为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多样性表现,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体检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到华东疗养院体检疗养的86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干预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疗养院慢性病患者管理中采用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总结中美权威机构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方法 在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美国纽约州卫生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网站检索 “结直肠癌”、“筛查”等关键词。根据权威机构推荐的早期筛查方法,进一步在NCBI数据库中检索获得技术实施方法、优缺点等信息。结果 比较了结肠镜、结肠CT、钡灌肠造影、粪便隐血试验、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粪便DNA检测和液体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优缺点。结论 内镜及影像技术不断完善。各种非侵入性、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不断涌现,并需及早开展临床试验,以满足大规模人群筛查的需求。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ABV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小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超声在健康查体者136人中检出178个乳腺小病灶,对这些小病灶再进行ABVS、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并做出相应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分析方法计算"恶性"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178个小病灶的病理学诊断为:恶性病变62个,良性病变116个;ABVS诊断为:恶性病变71个,良性病变107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为:恶性病变79个,良性病变99个.ABVS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88.71%、特异性86.21%、阳性预测值77.46%、阴性预测值93.45%、准确率87.08%;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93.55%、特异性81.90%、阳性预测值73.42%、阴性预测值95.96%、准确率85.96%;ABV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时,至少一方提示恶性病变即判断为"恶性"的敏感度98.39%、特异性67.24%、阳性预测值61.62%、阴性预测值98.73%、准确率78.09%;两方均提示为恶性病变方判断为"恶性"的敏感度82.26%、特异性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1.33%、准确率93.82%.结论 ABV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鉴别乳腺小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