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谢建强 《江苏医药》2015,(1):109-110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静脉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静脉造影在明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相关治疗上的价值已为临床所公认[1-3]。本研究收集我院1990年4月-2008年8月共40例58个肢体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64岁,中位年龄48.7岁。患者均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从发病到施行静脉造影最短时间为6h。18例患者行左下肢静脉造影,3例行右下肢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CTP)及动态CT血管成像(CTA)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P结合动态CTA检查。统计CTA图像下MCA狭窄程度及MCA狭窄或闭塞侧与对侧脑灌注参数及侧支循环良好一端与侧支循环差一端的灌注参数相对值。结果102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CTA图像,其中46例完全闭塞患者,占45.1%,40例重度狭窄患者,占39.2%,16例中度狭窄患者,占15.7%;动态CTA图像显示MCA狭窄或闭塞一侧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65例,占63.7%,随访3个月患者临床预后良好;侧支循环差的患者37例,占36.3%,随访患者临床预后差,生活质量差;相较于对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闭塞侧TTP、MTT明显更高,而CBF、CBV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侧支循环良好,MCA狭窄或闭塞一侧侧支循环差者rCBF、rCBV明显更低(均P<0.05),两者rTTP、r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CTP及动态CTA可很好地评估一侧MCA闭塞或狭窄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时相CTA联合CTP全脑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ASPECTS侧支评估法实施侧支循环分级,将得分0~3分患者纳入侧支循环不良组,将得分4~5分者纳入侧支循环良好组; 通过NIHSS评分判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分析侧支循环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梗死核心区rMTT、rCBV、rTTP均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P<0.05); 2组患者梗死核心区rCB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侧支循环良好组、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的缺血半暗带rMTT、rCBV、rTT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缺血半暗带rCBF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P<0.05); 侧支循环良好组、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入院2周后、随访3个月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P<0.05)。结论 多时相CTA联合CTP全脑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影像学诊断中能评估侧支循环水平,而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模态CT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5月起病6 h内到达我院接受治疗的1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HMCAS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预测出血转化的价值。结果 多模态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平均用时为(30.3±5.4) min;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显示超过2 mm的责任血管闭塞者81例(44.5%),CT灌注成像(CTP)判断存在缺血半暗带者70例(38.5%),CT平扫(NCCT)显示40例HMCAS(22.0%,右侧大脑17例,左侧23例);住院期间随访头部CT检查发现29例(15.9%)患者发生了出血转化,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了4个(房颤、静脉溶栓、院内感染、HMCAS)与出血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贡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MCAS(OR=10.334)、房颤(OR=4.440)、静脉溶栓(OR=7.498);绘制HMCAS、房颤的ROC曲线,曲线下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预测胰腺癌分化程度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并在独立队列中进行验证。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基于MaZda将整个病灶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软件自带的3种提取方式提取共计30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去除重复的特征。然后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检测,剔除高共线性特征。依据正态性检验,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再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构建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结果:特征Teta2和S(1,0)Entropy在高、中低分化组胰腺癌中存在显著差异,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8和0.70。两者联合得到的AUC为0.74。联合肿瘤标志物CA19-9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82,该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组中同样获得了较好的诊断效力(AUC为0.78)。结论: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指标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可辅助评判胰腺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通过与单纯人工阅片进行比较,探讨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肺结节自动检测系统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和优势。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510例肺结节CT检查病例,由医师组(按照从事胸部CT诊断的年限分为高级医师组和初级医师组)和人工智能组(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分别对所有肺结节进行良恶性的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各组在不同大小肺结节(直径≤10mm、10mm<直径≤20mm以及直径>20mm)良恶性诊断上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并通过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10例肺结节的诊断中,人工智能组诊断敏感度(93.14%)与高级医师组(91.1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级医师组(61.43%)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诊断特异度(95.63%)及符合率(93.92%)均高于医师组(初级56.25%、59.80%;高级58.75%、8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10mm的肺结节中,人工智能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高级医师组(90.38%,92.96%,91.43%;78.85%,64.79%,73.14%;所有P=0.000);在10mm<直径≤20mm和直径>20mm肺结节组中,人工智能组的诊断敏感度(92.25%,97.12%)与高级医师组(95.77%,97.12%)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1和1.000),但诊断特异度(98.33%,96.55%)及符合率(94.06%,96.99%)均高于高级医师组(51.67%,58.62%;82.67%,8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大小的三组结节中,人工智能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初级医师组(敏感度:90.38% vs. 17.31%,92.25% vs. 70.42%,97.12% vs. 93.27%;特异度:92.96% vs. 85.92%,98.33% vs. 43.33%,96.55% vs. 10.34%;符合率:91.43% vs. 45.14%,94.06% vs. 62.38%,96.99% vs. 75.19%),除两组在≤10mm肺结节中的诊断特异度(P=0.361>0.05)和>20mm肺结节中的诊断敏感度(P=0.211>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较于人工诊断,应用人工智能(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技术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具有良好、可靠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脑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自发性脑内血肿的病因,可以直观测定血管狭窄程度和范围,观察侧支循环情况.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血管成象(MRA),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为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更多检查手段,但其对于血管疾病尤其是较小病变的检测率却仍低于D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康复护理干预,连续干预8周。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护理前、护理后4周、8周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护理后4周、8周NIHS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开展强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功能障碍程度,减轻患者伤残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常见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76例,均行MSCTA检查,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图像后处理,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71例血管狭窄(93.42%)。本组71例患者共1329段可评估血管,MSCTA、MIP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程度≥50%的准确率为95.79%、90.61%明显高于MPR(85.68%)、VR(86.15%)(P0.05)。MPR、MIP、VR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外伤后动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8.73%、95.77%、7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结合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理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ADC值评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经静脉溶栓术治疗,在治疗3个月时记录患者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治疗3个月后转归良好31例,转归较差22例;溶栓术后24h及3天时转归良好组及转归较差组患者r ADC值无明显差异(P 0. 05),溶栓术后7天及3个月时转归良好组患者r ADC值显著高于转归较差组(P 0. 05);以溶栓术后7天时患者r ADC值以55%作为cut off值,低于55%作为阴性值,高于55%作为阳性值,预后良好共30例,预后较差共23例;以患者MRS结果作为金标准,r ADC值评估预后质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 10%,86. 36%及86. 79%,ROC曲线下面积为0. 83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7天时以55%作为r ADC值cut off值,评估患者预后质量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