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静  马彩玲 《医学综述》2007,13(8):601-602
异位妊娠是早期妊娠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命。腹腔镜手术为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休克型异位妊娠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合适的麻醉、先进的心电监护设备、必要的支持治疗,是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07例维吾尔族健康妇女(对照组)及65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的ER基因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两组检测对象均为世居新疆的维吾尔族妇女。结果:ER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eyweinberg平衡定律。ER等位基因X、x和P、p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频率分别为0.223、0.777、0.231、0.769和0.168、0.832、0.341、0.659。ER基因PvuⅡ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ba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基因XbaⅠ和PvuⅡ组合基因型分布在组间、组内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与维族妇女内异症发病无关,而PvuⅡ酶切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有关。PvuⅡ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作为一种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EMs患者痛经、深部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缩小盆腔及直肠阴道隔内膜异位病灶.降低保守性手术后中/重度痛经复发率。相关基础研究显示,LNG-IUS可促进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可能抑制在位内膜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和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的激活调节细胞因子(RANTES)的产生、诱导17β-羟脱氢酶2(17-βHSD2)的表达,但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可能无显著影响,LNG—IUS对在位内膜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的影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24.
Ma ZH  Zhang FC  Mei XD  Ma CL  Liu K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987-991
目的 探讨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L1基因的变异,并预测L1蛋白的功能变化。方法 从19份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以此DNA为模板,PCR扩增HPV16 L1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HPV16 L1基因多态性及HPV16 L1蛋白功能的变化。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HPV16 L1阳性率为84.21%(16/19);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L1基因核苷酸多处发生变异,并引起编码氨基酸的变异,L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形成上6种突变模式(XJL1-1~XJL1-6),各模式与HPV16原型比较,同源性在99.69%~99.87%之间。XJL1-1发生的4处变异是所有变异序列所共有的,XJL1-2~XJL1-6在XJL1-1变异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的变异;在氨基酸水平上形成4种突变模式,其中XJL1—1/2/3突变模式占76.92%(8/13),是突变的主流模式;以上突变引起HPV16 L1蛋白疏水性和抗原性的改变,继而改变了L1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结论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 L1基因发生多位点变异,并形成多种突变模式和突变的主流模式;这些突变引起HPV16 L1蛋白疏水性和抗原性的改变,提示HPV16 L1基因突变可能与HPV16的种系发生以及病毒逃避机体免疫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25.
官腔镜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官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经B超和官腔镜联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95例患者,行TCRP术,术中切下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机分为3组:单纯TCRP组30例(对照组),术后无任何治疗;TCRP术 孕三烯酮组30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mg/次,2次/周,共3个月;TCRP术 醋酸棉酚组35例,术后口服醋酸棉酚20mg/日,1次/日,共3个月.3组随访时间为3~6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单纯TCRP组术后EP复发22例,TCRP术后口服孕三烯酮组EP复发4例,TCRP术后口服醋酸棉酚组EP复发4例.(1)3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概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TCRP术组与TCRP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或醋酸棉酚组相比,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概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RP术后口服孕三烯酮组与TCRP术后口服醋酸棉酚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概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孕三烯酮及醋酸棉酚等药物可抑制子宫内膜及残存的子宫内膜息肉,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6.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报道不一,国外报道约81.0%~41.6%[1],国内报道约为40%[2]。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VT)和经腹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采用TVT及Burch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4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依照国际尿控协会的定义收治SUI(排除膀胱麻痹、严重的逼尿肌功能亢进、严重的尿道膀胱炎症等)确诊病人43例。临床表现为用力、咳嗽、行走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症状严重者,平卧、立位、行走时均有漏尿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在宫颈的分布特征.方法:对1997例宫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宫颈分为上下(前、后唇)及左右4个象限,分析活检结果中CIN病变及宫颈癌在各部位的分布特征,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经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CINⅡ级以上病变在宫颈后唇分布(213/403,52.9%)比前唇(190/403,47.1%)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右象限CINⅡ级以上病变分布(205/403,50.9%)与左象限(198/403,49.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官颈CINⅡ级以上病变分布以宫颈后唇多见,单纯利用阴道镜诊断CINⅡ级以上病变可能会夸大病变在官颈前唇的分布几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定位法探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16例.术前均取子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Ⅲ级累及腺体及子宫颈癌Ⅱb期以前的患者,所有病例根据术前盆腔检查情况按FIGO2000年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术前于宫颈12°、4°、8°在距肿瘤边缘5~10 mm的黏膜下分别注射锝-99m硫化胶体,行即刻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定位)或视情况行延迟显像.术中行γ探针探测前哨淋巴结,摘除有强放射性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6例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38枚,平均每例9枚.8枚有SLN,其中7枚淋巴结病理阳性.130枚无SLN,病理结果均为阴性.SLN活检术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9.2%.SLN分布情况与术前核素淋巴显像结果相符.结论 SLN检测能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但SLN活检术的可行性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宫颈癌与抗核抗体(ANA)的相关性及民族间差异.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65例汉族宫颈癌患者(H组)、130例汉族对照(HC组)、55例维吾尔族宫颈痛患者(U组)及55例维吾尔族对照(UC组)的血清ANA,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及年龄与A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NA阳性率结果比较,H组高于HC组、U组高于UC组、UC组高于HC组(χ2分别为34.96、8.75和6.86,均P<0.01);H组、U组比HC组、UC组在ANA荧光模型、靶抗原细胞定位上显示出更加丰富的荧光模式;抗核仁抗体阳性率结果比较,H组高于HC组(χ2=7.42,P<0.01)、U组高于UC组(χ2=5.24,P<0.05);HC组低于UC组(P=0.03),H组低于U组(χ2=3.91,P<0.05);4组ANA阳性率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宫颈癌与ANA具有相关性,且存在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的型别分布情况,为开发适宜该地区的HPV疫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的经病理确诊的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120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DNA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