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肝硬化相关结节是指在肝硬化背景基础上由肝细胞和周围间质增生而形成的结节,有良性与恶性之分,不同性质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MRI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其多种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的应用使其成为对肝硬化相关结节进行评价的最重要的影像方法。文章就肝硬化相关结节的病理及血液供应、MRI表现、MRI增强扫描及MR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价肝硬化相关结节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造影剂的配套技术.方法 规范操作,严密观察,细心护理.结果 2560例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做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中,仅13例出现皮下局部造影剂渗漏,10例轻度过敏反应,无空气栓塞,无心血管疾病发生.结论 做好患者增强扫描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静脉,提高穿刺技巧,严格规范探作,防止空气栓塞.预防造影荆渗漏,可以确保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配合CT增强扫描的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 COPD 大鼠模型肺密度与血清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s 27, HSP27)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G1~G5),每组再分2亚组(COP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制造 COPD 大鼠模型。用 HE 染色法评价大鼠气道壁病理变化;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中 HSP27的表达水平;并对每组大鼠肺部行128层螺旋CT扫描,测量其平均肺密度。COPD模型组肺密度及血清 HSP27表达水平的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LSD-t 检验),肺密度与血清 HSP2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模型组大鼠气道的炎性改变随时间不断加重。模型组大鼠的平均肺密度早期稍下降,第3、4周有所升高,第6周明显下降,整体呈下降趋势;COPD模型组肺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16,P<0.01);正常对照组肺密度变化不明显。COPD模型组血清 HSP27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HSP27的表达呈轻微上升趋势,G4、G5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模型组血清 HSP27的表达水平与肺密度呈低度负相关(r=-0.421,P <0.05),随肺密度的减低而升高。结论血清 HSP27表达水平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肺气肿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评估 COPD肺组织受损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MR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 8例原发性脑淋巴瘤中单发5例,多发3例;位于幕上4例,幕下2例,幕上和幕下2例;误诊为脑膜瘤3例,胶质瘤2例,转移瘤2例,室管膜瘤1例。结论大多原发性脑淋巴瘤有典型的MR特征,但部分不典型病例也有多样性表现,故易误诊。  相似文献   
95.
扬州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扬州地区健康人群腰椎骨密度(BMD)的年龄变化规律,确定各年龄段的正常骨密度值标准,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UI-tra型多层螺旋CT(MSCT)机对扬州地区300名(男145例,女155例)20-89岁健康人群进行腰椎(L1-3)骨密度测量。结果 男、女腰椎骨密度峰值年龄均在20-29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骨密度下降,女性在50岁,特别在绝经以后出现明显下降,男性下降速度比较平稳。结论 扬州地区女性腰椎骨密度值在50岁以前高于男性约15-20mg/cm^3,50-59岁年龄段有一加速下降过程,骨密度值开始低于男性约7-35mg/em^3。  相似文献   
96.
顾振 《中国当代医学》2006,5(3):124-124
CT导向下经皮活检及治疗以其定位准确,痛苦小,诊疗快捷安全可靠,在临床治疗领域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愈来愈多地应用于临床。该检查是一种对人体有创伤性、高风险及高信度的诊断方法。鉴于当今医学科技水平的限制和患者个体特异性、病情的差异及年龄等因索,由于已知和无法预见的原因,本检查有可能会出现失败、并发症、损伤或某些难以防范和处理的意外情况,即使在医务人员已认真尽到工作职责和合理的注意义务的情况下,该检查前后及检查时仍有可能存在如下医疗风险:①气胸;②术中大出血;③损伤临近脏器;④术中意外造成死亡;⑤术后并发感染出血;⑥其他。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多块重叠薄层采集(MOTSA)全程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MOTSAMRA技术进行全程脑动脉成像,以期获得能够满足临床筛查、诊断需要的血管图像,同时就扫描细节进行探讨。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MOTSAMRA技术全程脑动脉血管成像的病例资料,对图像的临床筛查、诊断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48例中有44例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占91.7%,4例图像质量较低,占8.3%。结论:MOTSA全程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获得满足临床筛查、诊断需要的图像。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128层螺旋CT影像表现,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并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处理。结果 14例肠系膜静脉不同程度增粗,10例肠系膜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呈"脂肪浑浊征",7例管腔内高密度影,13例肠壁增厚水肿,5例肠管扩张、积液积气,10例有不同程度腹腔积液;14例增强扫描中12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及门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呈"靶征",9例肠管管壁强化呈"双环征",3例肠管未强化,2例发生于末梢血管的病变CT未能直接显示血栓,扫描显示了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壁强化程度减低或肠间小气泡影及门静脉积气等反映继发肠缺血表现的CT征象。结论 128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技术相结合是诊断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一种有效且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血栓的部位及范围,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应用7.0T MRI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高脂饲养以及在左侧颈总动脉外置套管的方法 建立实验组ApoE-/-小鼠和对照组野生型C57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6),8周后对2组小鼠行MR扫描.扫描完成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取损伤侧颈动脉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对有斑块形成的血管行Oil Red O染色观察斑块内脂质成分的分布.结果 实验组小鼠在建模8周后MRI表现为损伤侧血管壁信号增高、管腔不规则狭窄,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损伤侧动脉管腔狭窄,其内可见粥样斑块形成;而对照组小鼠在建模8周后MRI表现仅见2例血管壁信号增高、管腔狭窄,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损伤侧动脉管壁增厚,未见粥样斑块形成.实验组小鼠血清TC和LDL值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9.99和9.12,P值均<0.01),TG和HDL值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1.71和-1.05,P值>0.05).结论 高脂饲养结合颈总动脉外置套管的方法 可以快速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7.0T MRI可成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