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随着CT及MR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成为可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及形态学特征不断得到较清楚地检测和描述,大大提高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2]。准确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性,是促进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免费的小型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数字影像通讯(DICOM)标准的确立为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与通讯奠定了基础,由于建立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前期投入较大,因而目前完整实用的:PACS系统在国内为数不多^[1-3]。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众多中小医院,要求其在PACS领域做较大的投入尚不现实。近阶段,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新的医疗设备普遍实现了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造影剂的配套技术.方法 规范操作,严密观察,细心护理.结果 2560例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做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中,仅13例出现皮下局部造影剂渗漏,10例轻度过敏反应,无空气栓塞,无心血管疾病发生.结论 做好患者增强扫描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静脉,提高穿刺技巧,严格规范探作,防止空气栓塞.预防造影荆渗漏,可以确保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配合CT增强扫描的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肝硬化相关结节是指在肝硬化背景基础上由肝细胞和周围间质增生而形成的结节,有良性与恶性之分,不同性质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MRI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其多种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的应用使其成为对肝硬化相关结节进行评价的最重要的影像方法。文章就肝硬化相关结节的病理及血液供应、MRI表现、MRI增强扫描及MR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价肝硬化相关结节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广泛应用,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逐渐走向临床,尤其是64层以上螺旋CT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MS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的成功率和准确度。多中心临床研究已表明CTA无疑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文章就CTA成像的临床应用、CTA图像的影响因素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42例患者,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证实66个颅内动脉瘤,再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随后用多技术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显示66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单个动脉瘤者57例,两个动脉者3例,3个动脉瘤者1例。动脉瘤的形状、位置、大小及与颅底骨质的关系与DSA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的定量测量:可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对神经纤维条目数这个定量参数进行可重复性研究,探讨该指标运用于临床的可靠性.方法:对21例健康志愿者行头颅MR-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dTV)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将由软件计算获得的皮质脊髓束(CST)纤维束条目数作为定量指标,分别由同一评定者于3次不同时间及3位不同评定者对同一资料进行重复测量,利用相关系数分析同一评定者3次之间及不同评定者之间的数据,评估其可重复性.而后由同一评定者测量双侧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A),从而探讨双侧CST条目数及FA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同一评定者不同3次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范围在0.737~0.939之间,3位不同评定者所得数据之间的r值范围在0.062~0.727之间;由此可以得出同一评定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3位不同评定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且同一评定者测量的双侧CST条目数及FA值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纤维束示踪成像定量的可重复性不佳,同一评定者的可重复性要高于不同评定者之间.  相似文献   
108.
王礼同  李澄  薛贞龙   《放射学实践》2009,24(6):633-636
目的:分析胃肠道脂肪瘤的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34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患者均先行MSCT平扫,20例加增强扫描,并行多平面及曲面重组(MPR/CPR)成像;4例并行MRI平扫。分析胃肠道脂肪瘤的起源、肿块大小、边缘、密度等CT特征。结果:33例胃肠道脂肪瘤起源于粘膜下层,向胃肠腔内生长;1例空肠脂肪瘤起源于浆膜下层,向肠腔外生长。发病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及回肠17例,盲肠及升结肠7例,横结肠3例。CT表现为胃肠道内大小不等类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肿块,有包膜,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一般在-80~-120HU之间,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3例继发肠套叠,表现为套入部及鞘部与套入部头端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4例MRI表现为卵圆形高信号肿块。结论:轴面CT扫描配合使用MPR/CPR技术,可对胃肠道脂肪瘤及肠套叠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MR-DWIBS)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21例肺癌行全身MR-DWIBS检查,其中6例为术后患者.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瘤的诊断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而定.对每1例的MR-DWIBS、常规MR和CT图像行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 15例未行原发灶切除的肺癌MR-DWIBS及CT均100%显示原发灶,前者显示高信号原发灶与后者所见占位性病变位置及形态基本一致.MR-DWIBS可检出绝大部分远处转移灶,但对肺内小的转移灶、脑转移及成骨性转移显示不佳,需结合常规MR或CT诊断.结论 MR-DWIBS对肺癌的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0.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礼同  李澄  刘淑惠  徐文娟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49-1252
目的:探讨128层CT血管成像(CTA)对胆囊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的显示能力.方法:107例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行胆囊动脉成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MIP)、全体积最大密度投影(VMIP)和容积再现(VR)成像,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支数、走行及其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103例(96.3%)CTA能显示胆囊动脉(n=128)及其起源,起源于正常肝右动脉105支(82.0%),变异肝右动脉8支(6.3%),其它动脉15支(11.7%);单支胆囊动脉78例(75.7%),双支胆囊动脉25例(24.3%),共同起源于正常肝右动脉20例(80%).98例(95.1%)MPR、SMIP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动脉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1支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内55例(56.1%),1支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外18例(18.4%),1支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内而另外1支走行于胆囊三角外18例(18.4%).103例横轴面CT、MPR和SMIP图像均能显示胆囊动脉,VMIP图像能显示胆囊动脉92支(71.9%),VR图像仅能显示胆囊动脉59支(46.1%).结论:CTA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支数、走行及其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外科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