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封堵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封堵组剖宫产术前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术。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封堵组中产后出血量≥3000ml的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0/22)vs 20.0%(4/20)]。与对照组比较,封堵组的术中及术后平均输血量(309.09ml vs 740.00ml)及子宫切除率[0.0%(0/22)vs 25.0%(5/2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1000~3000ml、术前与术后24h后血色素差值、术后1~5d恶露量、新生儿1min及5min Ag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剖宫产术前预置髂内动脉球囊是控制产后大出血(≥3000ml)及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有效手段,较常规剖宫产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腹水是肿瘤晚期表现,往往已经失去手术及介入治疗机会,徐州市中心医院介入科采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腹水7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5至2012年徐州市中心医院恶性阻塞性黄疸伴腹水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56~76岁,平均66岁.梗阻原因:胆管癌3例,胰腺癌2例,胆囊癌浸润胆管1例,胃癌伴门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中度以上的皮肤巩膜黄疽,伴中及大量腹水、有陶土色便、肝区胀闷隐痛、消瘦乏力等,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6~436 umol/L,黄疽病史最长3个月,最短10 d.  相似文献   
23.
对3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分别行胆道支架置人+后装腔内放疗+适形放疗(综合组,15例)和单纯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血总胆红素在胆道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明显下降,对照组6个月后开始升高,而综合组6个月后继续降低;肿瘤最大径对照组增大,综合组缩小。对照组无完全与部分缓解,综合组肿瘤缓解比例为13/15;综合组0.5年、1年和2年生存比例分别为15/15,14/15,和10/15,高于对照组的15/15,5/15和1/15。  相似文献   
24.
吴海江  董超  崔宁  曹驰  骆勇 《中国医药》2007,2(1):28-29
目的研究CT定位联合透视引导经剑突下穿刺左肝管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1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伴阻塞性黄疸7例,肝癌伴阻塞性黄疸4例,总胆红素176~564μmol/L,根据CT及透视确定左肝的范围;CT片上确定剑突游离缘所在的冠状平面位置,然后观察扩张的左肝管与此冠状平面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上述左肝管与此冠状平面的空间位置关系选择穿刺点;侧位透视引导下矢状位穿刺左肝管,正位透视引导下观察穿刺到的位置;二次穿刺法;左肝管造影、外引流、胆道支架置入。结果11例经剑突下穿刺左肝管,穿刺次数1次2例,2~4次7例,5次以上2例。3例放置胆道支架,8例放置外引流管。1个月后总胆红素<17.1μmol/L3例,总胆红素17.1~176μmol/L8例,总胆红素176μmol/L以上1例。结论CT定位联合透视引导经剑突下穿刺左肝管是一种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安全性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吴海江  曹驰  崔宁  吴计萍  董超  骆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2738-2740,2742
目的 研究外生型小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4例外生型小肝癌根据AFP、CT、肝动脉造影诊断;4例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其中3例同时采用CT或B超定位经皮碘化油注射治疗,1例手术治疗.结果 外生型小肝癌CT表现形态为结节形,平扫密度同肝实质,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肝动脉造影血供少,1例误诊为肝血管瘤;4例外生型肝癌介入治疗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手术治疗;1例生存期4年,其余3例已2年情况良好.结论 外生型小肝癌的影像学特点主要是血供少;治疗上首先选择手术治疗,对不能或不愿手术切除的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联合经皮碘化油注射治疗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OVCF患者98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46例78椎)使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双侧椎弓根人路组(52例74椎)使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椎体高度改变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手术时间[(28±8)min]明显短于双侧椎弓根旁入路组[(3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灌注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48h和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术前。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时VAS评分、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4、1.103、0.697,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3、0.932、0.715,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均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减轻疼痛,可安全增加椎体高度,且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辅助应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治疗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GP方案化疗同时联合葡萄糖注射液,观察组在GP方案化疗同时应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2周期化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CR+PR+SD)为68.3%,对照组63.4%,两组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毒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损伤等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肾功能损伤和口腔黏膜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方面,观察组CD4~+T、CD4~+T/CD8~+T和NK细胞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和对照组相比,CD4~+T、CD4~+T/CD8~+T和NK细胞亦有明显升高(P<0.05)。同时,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显著降低(P<0.05),IL-2和干扰素-γ(IFN-γ)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与葡萄糖注射液比,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同等疗效的情况下能有效减轻肾功能损害和口腔黏膜炎,并显著提高患者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碘油(LP)和化疗药物剂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行TAE或TACE治疗,A组(n=12)单纯行TAE治疗,LP用量(ml)约等于肿瘤直径(cm);B组(n=12)应用LP和小计量化疗药物,LP用量同前,吡柔比星(THP)10mg,丝裂霉素(MMC)4mg;C组(n=12),LP用量同前,化疗药物为常规用量(THP50mg,DDP60mg,MMC10mg),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NK。结果治疗前各组间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CD3+、CD4+、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CD8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大剂量化疗药物应用可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小剂量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适量LP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动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外生型肝癌的临床分型。方法复习1993~2008年国内有关外生型肝癌89例的文献资料和我院14例外生型肝癌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1例进行介入治疗。把外生型肝癌分为膈面型和脏面型,再根据肝叶分为左叶膈面型、左叶脏面型、右叶膈面型和右叶脏面型及尾状叶型,根据外生型肝癌肝内有无肿瘤分为单纯型M(-)和混合型M(+),根据有无蒂分为带蒂型D(+)和无蒂型D(-)。结果外生型肝癌可以生长在肝脏表面的任何部位:生长在肝脏脏面部位的比较多,为81例,占78.64%;而生长在肝脏膈面部位的仅为7例,占6.80%;尾状叶15例,占14.56%。外生型肝癌合并肝内病变占7.77%,外生型肝癌带蒂的占34.95%。结论本研究对外生型肝癌的临床分型明确、容易掌握,对外生型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0.
<正>肺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该病发病较为凶险,常涉及到机体的循环及呼吸系统,故而会出现心脏血供不足引起机体组织出现一过性缺血,这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该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介入治疗,其可重新帮助患者恢复血运,使得被堵塞的肺动脉得以畅通[2]。但大多数经历过肺栓塞的患者,因突发性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