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51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掌握广东省农村某地留守儿童跌倒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广东省农村某地3所伤害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库中的890例农村儿童跌倒伤害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有关数据。结果广东省农村某地留守儿童跌倒伤害发生率(15.1‰)高于非留守儿童(10.8‰);留守男童跌倒发生率(17.5‰)高于女童(12.6‰);男女儿童的跌倒发生率,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0~14岁儿童跌倒病例中,10~14岁组跌倒发生率均最高;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跌倒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1~14岁留守儿童的跌倒发生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跌倒时间主要在7:00~8:00、13:00、18:00;留守儿童各跌倒原因发生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前3位跌倒原因(坠落/跌落、被推/被撞、绊倒)的跌倒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前3位跌倒地点(家中、学校、农田/农场)留守儿童的跌倒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结论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跌倒伤害,与其生活、活动环境等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科学倡导,才能有效预防儿童跌倒伤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估2019年广东省面临的重点传染病疫情风险,并分析风险相关关键要素。方法 收集整理相关信息,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和专家会商法对疫情风险进行研判。结果 2019年广东省面临的登革热病例境外输入风险将常年存在,本地疫情可能于5—6月开始出现。人禽流感疫情可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水平可能高于2017—2018冬春季。季节性流感可能存在冬春季和夏季流行高峰。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可能高于2018年或持平,重症及死亡可能维持较低水平。麻疹疫情可能较2018年小幅增长。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可能较2018年下降。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不排除脊髓灰质炎、疟疾、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病等病例输入以及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可能。结论 2019年广东省应特别关注登革热疫情,重点关注人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需要关注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以及基孔肯雅热等输入性传染病相关疫情。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现状及特征。方法 数据资料来自2015年广东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中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饮料、茶水和白水消费频率及消费量进行分析。结果 3 694名成年居民饮料、茶水消费率分别为58%、43%;饮料、茶水、白水每日消费量平均为24.5、356.4和826.0 mL,分别占总饮水量的2%、24%和74%。男性饮料、茶水消费量高于女性,白水消费量比女性低(均P<0.01)。随年龄增长,饮料、白水消费量降低,茶水消费量升高(均P<0.01)。在校学生的饮料消费水平最高。饮料消费量随身体活动强度增大而增加(均P<0.01)。结论 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状况受性别、年龄、职业、身体活动因素影响,青年人,尤其在校学生的饮料摄入较高,需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饮水知识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54.
周琼  罗玲英  吴尔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0-11,14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干预对提高社区农村中青年妇女子宫颈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普查的200例社区农村中青年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仅采取口头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健康干预。比较两组妇女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早期健康干预后实验组妇女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健康干预在提高社区农村中青年妇女宫颈癌预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和促进广大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赵文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76+79-76,79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肩关节脱位需手法复位患者75例,以丙泊酚、氯胺酮作静脉麻醉。术中均连续监测SBP、DBP、HR、SpO2,记录麻醉效果为优、良、差。结果:注药后SBP、DBP、HR与注药前基础值相比有比较显著变化(P〈0.05),注药后SpO2与注药前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注药后0、5、10、15min的SBP、DBP、HR、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效果优61例(81.3%),良14例(18.7%),差0例(0)。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效果确切,安全、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56.
肘静脉与手背静脉注射丙泊酚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73+75-73,75
目的:比较手背静脉与肘静脉注射丙泊酚时注射部位的疼痛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手背静脉组(A组)和肘静脉组(B组),两组建立静脉通道后以丙泊酚作静脉推注。记录注射丙泊酚时注射部位疼痛情况,即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结果:A组有2例无痛,20例轻度疼痛,58例中度疼痛,16例重度疼痛,4例剧烈疼痛。B组有21例无痛,42例轻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2例剧烈疼痛。A组98%患者注射部位疼痛,而且中度以上疼痛患者占78%;B组只有79%患者注射部位疼痛,中度以上疼痛患者占37%。结论:静脉注射丙泊酚时选择肘静脉比选择手背静脉能减轻、减少注射部位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2009年6月到2011年3月期间的16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出院时间、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综合费用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6.3±6.1)min和(42.7±8.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进食时间、出院时间和并发症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但综合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伤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吴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38-139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于术前、术后分别采取VAS视觉疼痛模拟法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同时测量患者Cobb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显著减轻,Cobb角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确切,安全可行,术后不易发生椎体高度丢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在三维多孔支架环境里动态循环压力刺激对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兔软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于1.5 cm×0.5 cm×0.5 cm聚乳酸多孔(polylactic acid,PLA)支架,培养5 d后,施加0.5、1、2 N的正弦动态循环压力,频率0.017 Hz,加压8 h,以无压力组(0 N)作为对照。标本做扫描电镜及组织学切片染色,观察细胞数量、形态及排列的变化。结果在三维PLA多孔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到,动态压力组细胞的增殖比无压力组更多,排列也更加有序;动态压力为2 N的时候,细胞增殖、形态比1、0.5 N及无压力组更好,贴附细胞计数与1、0.5 N及无压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循环压力对于三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有序排列的作用,但何种强度的压力更适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例资料的临床分析,探讨两病并存时的临床特点及糖尿病控制对结核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4例住院的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两病中先有糖尿病者20例(58.5%),先有肺结核者5例(14.7%),两病同时发现者9例(26.5%).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多为Ⅲ型(82.4%),病变性质以干酪样坏死和渗出为主;与控制不良病例比较,糖尿病理想控制病例结核病一病灶显著吸收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与肺结核相互影响,以糖尿病对肺结核影响较大.早期诊断及糖尿病的良好控制,坚持DOTS方案抗结核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