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678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82篇
预防医学   15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采取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评价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造影前后24~48h分别行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半排时间(C1/2),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0例患者造影后GFR下降(P〈0.001)、tb 及C1/2延长(P〈0.05),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UN、Scr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敏感判断冠状动脉造影后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 HK-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葡萄糖1 g/L),等渗对照组(葡萄糖1 g/L + 甘露醇3.5 g/L)和高糖组(葡萄糖4.5 g/L)培养。收集各组培养至24 h,48 h,96 h的细胞,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27kip的mRNA水平、CTGF、p27kip的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总蛋白含量。另外检测各组培养30 min、1 h、24 h、48 h时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水平。每个检测指标设3个重复样本。 【结果】 高糖刺激可引起HK-2细胞的CTGF、p27k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RK1/2磷酸化激活,阻滞于G1期的细胞显著增多,细胞增殖活力受抑制,细胞肥大主要指标胞内蛋白总含量进行性增高。 【结论】 证实了高糖可通过上调CTGF激活ERK1/2信号转导,从转录水平上调p27kip,从而使增殖细胞阻滞于G1期诱导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口服不同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尤其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FI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1日-2010年3月31日在1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FI的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红霉素大剂量组(第8~10日龄起口服红霉素 12.5 mg/kg,q8 h,疗程7~10 d)、红霉素小剂量组(口服红霉素5 mg/kg,给药方法同上)、对照组(完全不用胃肠动力调节药物)。比较各项喂养相关指标、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等,并评估药物副作用。 【结果】 入组极低体重儿46例,大剂量组11例,小剂量组22例,对照组13例。两治疗组肠内热卡达基础热卡的日龄及体重开始增长时肠内热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大剂量组体重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所有治疗组患儿随访6个月均未见明显红霉素副作用。 【结论】 本研究中选取的两种剂量红霉素口服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FI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大剂量略优于小剂量。所采用的红霉素治疗方案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测定5类栽培白芷及野生兴安白芷(根)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并分析各类白芷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类白芷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其组分分离及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5类栽培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毫白芷)和野生兴安白芷共鉴定出81种化合物,分别鉴定出27、34、24、32、28、34种。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酯类、有机酸类、醇类等五大类化合物。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分别为各类白芷共有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油成分。化学聚类结果显示:兴安白芷与5类栽培白芷形成2个分支,栽培白芷又可分为2小类,即川白芷、禹白芷、杭白芷聚为1小类,祁白芷和亳白芷聚为另1小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六类白芷的挥发油组份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在各类白芷中含量较高。六类白芷总体上分为野生与栽培2大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在舌鳞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舌鳞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舌部原发鳞癌和其中35例相应的颈淋巴结转灶石蜡包埋标本中iNOS、COX-2的表达。【结果】①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iNOS(9.6±2.1)、COX-2(8.7±0.9),相应的原发灶iNOS(7.7±1.8),COX-2(6.1±1.3)。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iNOS(3.5±2.7)。COX-2(2.4±1.9)。无转移的颈淋巴iNOS(0.7±0.3),COX-2(0.5±0.6),舌正常组织iNOS(0.6±0.4),COX-2(0.4±0.3)。上述组别两两比较,iNOS、COX-2免疫组化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iNOS、COX-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41,P〈0.01)。③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中。M组iNOS(10.5±0.7)、COX-2(9.6±1.1)分别与N2组iNOS(9.4±0.6)、COX-2(9.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组iNOS(6.1±0.4)、COX-2(5.5±0.4)分别同N0组iNOS(0.7±0.3)、COX-2(0.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2组iNOS、COX-2分别同N1组iNOS、COX-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NOS、COX-2在舌鳞癌的转移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大鼠对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存在天然免疫耐受,分析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出现免疫排斥的可能。方法分离提取并鉴定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大鼠尾静脉移植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后有无出现相关的免疫排斥症状、细胞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及脏器的病理改变。结果大鼠尾静脉移植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后未出现急慢性免疫排斥反应,肝、肾、肺可见标记后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布,但相关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现象。结论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脏器间存在天然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并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偏瘫侧的运动功能( FMA)和ADL能力( Barthel )进行测定。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前的FMA和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和Barthel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并可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内为残疾人提供多层面的策略,最终实现包融性社区发展,是三级康复服务体系的基层终端。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国内社区康复的现状,参考国际社区康复理念,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探索新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9.
人釉原蛋白编码区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釉原蛋白(amelogenin,AMG)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运用TA克隆技术。将AMG基因片断插入质粒pMD18-T,通过BamHⅠ和X幻Ⅰ双酶切后。T4 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AMG与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最终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AMG。结果:对重组质粒pMD 18-T/AMG和pGEX-4T-1,AMG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酶切电泳图和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人釉原蛋白(AMG)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转录水平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另2组每天喂养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于16周和24周处死;16周组可见上皮异常增生,而24周组已经为舌鳞癌,分别选取8个标本作检测。各组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MP-3、TIMP-1在不同病变时期舌组织中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MMP-3及TIMP-1的mRNA于正常对照组相对表达量较少,上皮异常增生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舌鳞癌组的相对表达量最高。MMP-3与TIMP-1的mRNA表达之间成显著相关性。结论:MMP-3与TIMP-1随癌变的发生表达显著上调,两者间平衡失调可导致舌鳞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