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832篇
预防医学   25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26篇
  2篇
中国医学   33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联合结核感染 T 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在肺结核患者中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2 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 85 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 TB–Ab、 T–SPOT.TB 试验检查,以痰涂片、痰培养及病理检查为诊断 “ 金标准 ”,判定 TB–Ab、T–SPOT.TB 试验及两者联合在肺结 核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85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 “ 金标准 ” 明确诊断为肺结 核 50 例(58.82 %)。TB–Ab 诊断灵敏度低于 T–SPOT.TB 诊断和联合诊断;T–SPOT.TB 诊断特异度高于 TB–Ab 诊断和联 合诊断;T–SPOT.TB 诊断阳性预测值高于 TB–Ab 诊断和联合诊断;TB–Ab 诊断阴性预测值低于 T–SPOT.TB 诊断及联合诊 断;TB–Ab 诊断准确度低于 T–SPOT.TB 诊断和联合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SPOT.TB 在肺 结核中诊断效能高于 TB–Ab 诊断,而两者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估NRS-2002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连续性登记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07-01—2018-06-30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按3分、3~4分、5~7分划分为低、中、高风险3组,比较其发病6个月后全因病死率、LOS及住院费用。结果共18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完成随访,年龄(67.9±5.7)岁,男101例(54.3%)。结果显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6个月后全因病死率、LOS及住院费用均随着营养不良的级别增高而显著增高(P=0.005、0.027、0.008),即使校正了混杂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06、0.014)。其他影响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结局的因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合并糖尿病,中风严重程度,酗酒及独居(P=0.031、0.037、0.024、0.049、0.048)。结论营养不良风险是重症脑血管病后6个月全因病死率,LOS和住院费用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NRS-2002可以早期、准确识别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尤其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45.
罗峰  张峰  王玉玲 《抗感染药学》2019,16(3):546-548
目的:评价复方多粘菌素B与青霉素G对丹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并确诊的初发丹毒患者80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青霉素G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显效和治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患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及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粘菌素B软膏患处外用与青霉素G全身用药治疗丹毒患者有效加快了症状的改善,缓解了丹毒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科2015年9月—2018年9月诊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均应用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20例)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将2组患儿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呼吸机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是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329,P=0.037);研究组患儿平均脱机时间是(2.03±0.34)d,短于对照组患儿的(5.12±0.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05,P=0.000)。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早日脱机,保障患儿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7.
〔摘 要〕 目的: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用病灶区段切除术与任意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 40 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两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病灶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病灶区段切除术的同时联合任意皮瓣转移成形术治疗, 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非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接受病灶区段切除术与任意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提高咯血患者首日留置针的使用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咯血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开展活动前收治的50例咯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比较活动前、后两组首日留置针的使用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咯血患者首日静脉留置针使用率较活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咯血患者首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也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