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动脉期的肿瘤血管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分析67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动脉期肿瘤血管形态分6种类型:(1)车轮型16例(23.9%);(2)条状不规则型21例(31.3%);(3)放射型13例(19.4%);(4)稀细型7例(10.4%);(5)结节型6例(9%);(6)线球型4例(6%).第1型易中心坏死,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第5型边界不清,易侵犯门静脉.第6型边界清,血供最丰富.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期可显示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的肿瘤血管形态及可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讨腹膜后恶性淋巴瘤的螺旋CT表现,及时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经穿刺病理检查证实腹膜后恶性淋巴瘤11例,其中NHL10例、HDl例。使用西门子Volume Zoom多层螺旋CT(MSCT),采用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从剑突向下至耻骨联合平面。结果 11例均能清楚显示腹膜后肿大的淋巴结病灶;肝、胰等临近器官被推移及转移6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临近血管被推移、包埋6例,具有典型的“腹主动脉淹没征”;腹水、胸腔积液各8例;6例伴有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结论 螺旋cT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是一种效好的无创检查方法。螺旋cT能确定病变范围和转移,达到准确分期,帮助临床判断预后和检测疗效。  相似文献   
104.
骨骼肌肉系统应用脂肪抑制技术的效果初探(附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产低场磁共振设备脂肪抑制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在20例骨髓肌肉检查中作常规SE及STIR脂肪抑制扫描(FS)。结果 脂肪类病变(脂肪瘤或含脂肪性病变)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或含有高信号成分,脂肪抑制呈无信号或极低信号部分;其他病变多呈T1WI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欠清,FS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清楚,同时有较好的对比度。结论 脂肪抑制能特异性地鉴别表现为高信号的病变是否为脂肪组织或含有脂肪成分,同时增加图像的对比度,突出液体的特征,提高了对许多异常诊断的敏感性,并可减轻或消除运动及化学位移伪影,提高了对比度噪声比和信噪比,还能突出注射顺磁性造影剂的异常增强,因此,FS在骨髓肌肉系统的检查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形反映相应神经核团的电活动,而中内耳三维CT重建可反映中内耳的结构发育情况,观察两对婴幼儿听觉通路结构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0-10/2003-05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耳聋患儿20例,年龄≤4岁,首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提示听觉通路下段异常然后以1.0mm层厚行双耳螺旋CT扫描并对中内耳结构行表面遮盖成像法三维重建,分析中耳听骨链及内耳结构的大小、形态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图形中各波潜伏期,峰间潜伏期,波形的可重复性,波V反应阈值。结果:纳入分析20例40只耳。①中内耳CT三维重建:20例40只耳中.显示中和/或内耳异常率42%(17/40),其中中耳听骨链异常12耳,表现为慢性中耳炎听骨链异常8耳(胆脂瘤型6耳,肉芽肿型2耳),表现为中耳听骨链异常4耳。内耳先天性发育异常5只耳(表现为半规管发育细小或不全3耳,耳蜗发育不全2耳)。余23只耳未见异常。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0例40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异常率82.5%(33/40):其中Ⅰ波缺失,余波正常13耳,Ⅰ~Ⅴ波潜伏期缺失20耳结论: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主要是通过短声刺激诱发脑干神经细胞产生电位记录,用于测试婴幼儿耳聋及高危儿,能客观地反映听力和听觉传导通路的病理障碍。②三维CT可更清楚地显示骨、砧骨及其关节的解剖结构,且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微细解剖结构间的三维空间关系,提高了因听小骨病变等骨性传导通路导致听力传导异常诊断的准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肺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外NE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病变部位分别位于胃、纵隔、胰腺、扁桃体、喉部、肝脏、壶腹部、十二指肠、鼻腔、鼻咽及腹膜后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12例均为单发.发生于扁桃体、喉部的2例患者平扫密度及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性明显强化,未见坏死;而发生于胃、纵隔、胰腺、肝脏、鼻腔、鼻咽、壶腹部、十二指肠及腹膜后的10例者平扫密度及信号不均匀,中心见不同程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位于胃部为轻中度强化;肝脏为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减退,低密度区未见强化;5例肿瘤患者有周围组织浸润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 肺外NEC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对于肺外NEC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外伤性小脑出血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脑出血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5例外伤性小脑出血均行头颅多排螺旋CT平扫,伤前均无脑部疾病及脑血管病史。结果(1)多排螺旋CT可明确外伤性小脑出血的部位、范围、可计算出血量、显示脑室的改变、有无破入脑室系统及与脑干的关系,与普通CT扫描相比多排螺旋CT具有一定的优势;(2)通过多排螺旋CT表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表明,出血部位靠近中线者、小脑扁桃体出血、出血量大者、血肿破入脑室者及脑干受压者其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高。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可作为早期诊断外伤性小脑出血的首选方法,并能作出初步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产伤所致婴幼儿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方法 对 2 5例患儿结合其临床表现 ,分析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 (末端潜伏期 )、F波 ,并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指总伸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的肌肉的病理自发电位及募集形式。结果 产伤的婴儿男性略多于女性 (16 /9) ,10 6条运动神经在不同节段收集共有 84条异常 (79% ) ;70条感觉神经有 5 2条异常 (70 .5 % ) ;2 5例中F波异常 6例 (2 4 % )。检测 12 6块肌肉 ,其中 6 4块肌肉静止状态时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纤颤电位和 (或 )正锐波 ;5 4块肌肉重收缩时无运动单位 ,2 0块肌肉募集电位明显减少。结论 电生理检测对确定受损神经、损害性质、损害程度以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优化结肠双对比造影和肠套叠复位可以使操作更准确、安全、方便 ;近几年来 ,我们自制压力可控性简易钡气灌肠器 (Pressurecontrolablesimpleenema tor简称PCSE) ,并行灌肠造影、测压及肠套叠复位 ;现报道如下。1 仪器和原理1 1 PCSE由湿化瓶、二连球和压力表等构成 ,如图 1。表、球、瓶和结肠腔为密闭连通器系统 ,经测试 ,V球 充气 4 0 0ml时表示数 12kPa ;V瓶 为 4 0 0ml,充气后 ,钡气被压入肠腔 ;表可测定系统平衡压。图 1 PCSE简化图1 2 测压原理 根据气体状态变化 (即波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42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CT和头颅MRI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异常征象主要包括脑膜增厚、脑梗死灶、不同程度脑积水、基底池或鞍池或脑实质内异常密度等,MRI诊断阳性率83.33%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64.29%(P0.05)。多数患者CT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梗死、单发或多发结核瘤等异常改变,呈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改变,部分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时多数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少数可不强化。MRI表现在脑底部脑池形态变窄或消失,T1加权像显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显示等信号,脑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多数受累脑膜呈线条状、点状、斑片状等强化,少数可不强化;且粟粒样结核病灶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病变中心为高信号,强化后呈多发性小灶性强化。结论 MRI检查诊断TBM阳性率较高,结合CT检查可为TBM患者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理类型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