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及母婴结局影响的情况。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早产孕妇65例根据生殖道感染情况分为观察组35例(宫颈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和对照组30例(无生殖道感染),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母体病率(分娩1周内体温达到或超过37.5℃)、胎盘病理阳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妇的产褥感染率及产后出血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促肺成熟等期待疗法,可显著改变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喉咽反流性疾病(LP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已确诊为喉咽反流性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磷酸铝凝胶治疗,B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C组给予磷酸铝凝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并观察三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56.67%、93.33%,三组相比较,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磷酸铝凝胶与多潘立酮治疗喉咽反流性疾病,不但减轻了胃酸对咽喉黏膜的损伤,还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反流的发生,从而达到根本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缺血组(B)、缺血+电针组(C)、缺血+DL-AP5组(D)、缺血+DL-AP5+电针组(E),每组各50只;各组按距离手术结束时间的不同再分为1h组、3h组、6h组、12h组、2周组5个时间段小组(各10只)。采用Y迷宫学习记忆训练及测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后3h,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至6h时,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继续下降;至2周时,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P〈0.01)。结论:电针能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医院行单侧上肢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和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和艾司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组使用0.3%罗哌卡因25ml,艾司氯胺酮组使用0.125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0.3%罗哌卡因25ml。两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感觉神经阻滞情况,术后2、4、6、12、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首次患者自控镇痛(PCA)时间、术后48h内PCA总次数和镇痛满意度,以及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罗哌卡因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术后12h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术后首次PCA时间延长、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起搏器的种类及功能日渐增多 ,起搏器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宽 ,可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药物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等。我院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成功地救治了二例严重心律失常致晕厥或发生阿斯综合征的患者 ,现将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性 ,6 9岁。因阵发性头晕、心悸、气促 1个月 ,加重 4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多年 ,一个多月前有“晕厥”史。体检 :体温 36 .5℃ ,脉搏 50次 /分 ,呼吸 1 8次 /分 ,血压 2 3/ 1 1kPa。神…  相似文献   
16.
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重量 (LVM)、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 ,服用伊贝沙坦 15 0~ 30 0mg ,每天 1次 ,疗程 2 4周 ,记录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服药 2 4周后 ,血压、左室重量明显降低 ,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 % )、二尖瓣峰值速度VE,VA 的比值 (VE/VA)明显增高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伊贝沙坦在显著降压的同时 ,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改善心功能 ,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腹水与血清的癌胚抗原比值对恶性腹水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是内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难题,临床鉴别良恶性腹水主要依赖于观察腹水沉渣涂片中细胞学的形态特征,但往往由于不典型间皮细胞的存在或者是由于缺乏典型的恶性肿瘤细胞而导致诊断错误,因此常须辅以其它鉴别手段.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公认的恶性肿瘤标志物.本研究探讨腹水与血清CEA之比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手术,简单易行,但传统包皮环切术常易导致包皮内外板切除过多或过少,影响美观,且易出现包皮水肿、皮下血肿、系带损伤等并发症,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尤其是合并蹼状阴茎患者,往往还需做阴茎腹侧根部皮肤成形术,增加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测其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再次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测定。以痰中的下呼吸道病原菌(PM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将AECOPD患者7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PCT和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以PCT>0.5ng/ml,CRP>10 mg/L为阳性阈值,PCT和CRP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94.9%、89.7%,特异度分别为87.1%、67.7%,PCT特异度高于CRP(P<0.05),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Kappa分析PCT和CRP与痰培养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2、0.58,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PCT和CRP是诊断AECOPD细菌感染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而PCT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1 0 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芬太尼组 (A组 ,5 0例 )和瑞芬太尼组 (B组 ,5 0例 ) ,两组均先分别静注芬太尼、瑞芬太尼后静注异丙酚 1 .5mg/kg诱导 ,A组静注芬太尼 0 .0 5mg ,B组静注瑞芬太尼 0 .0 5mg ,术中静脉追加异丙酚 0 .5mg/kg ,观察SpO2 、HR、MAP变化、异丙酚总用量、镇痛效果。结果 :术中异丙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A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苏醒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呼吸循环的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较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具有药效、安全相似 ,但镇痛强 ,苏醒较快、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