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控制进针速度缓解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患者150例,按不同进针速度分为6组:传统注射为一组,另根据自动麻醉注射仪进针速度分成0.1、0.3、0.5、0.7、1.0mm/s组。观察6组患者经不同进针速度的麻醉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 0.1mm/s组和0.3mm/s组注射性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0.1mm/s组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mm/s组与传统注射组无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m/s组疼痛最为强烈,说明随着进针速度的加快,患者痛感增强。结论以0.1~0.3mm/s的进针速度平稳进针可有效缓解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性疼痛,并能保持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惠州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情况,分析两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及调查对过敏性鼻炎认知程度和治疗现状.方法 问卷凋查惠州地区280例哮喘患者,详细了解其哮喘病史、严重程度分级、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鼻炎情况包括患病情况、认知程度、相关家族遗传史及治疗现状等.建立相应个人数据档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0例哮喘患者中,203例(72.50%)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和单纯哮喘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二级(轻度持续)、三级(中度持续)、四级(重度持续)例数均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ACT评分,完全控制、良好控制例数均低于单纯哮喘组(P<0.05),未控制哮喘高于单纯哮喘组(P<0.05).鼻炎情况过敏性鼻炎起病早于哮喘占59.61%,两者同时起病占17.24%,鼻炎诱因依次为冷空气(82.10%),刺激性气体(61.58%),25.62%患者做过过敏原测验,56.65%使用药物治疗鼻炎,27.10%直系三代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结论 惠州地区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发生率高,认知程度较低,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为今后防治措施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所采用的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C组,其中A组24例,B组24例,C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身体体征的变化、认知功能、伤口疼痛程度以及意识状态等。结果 A、B、C三组患者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3.47±0.58)、(3.68±0.42),A、B、C三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4.56±0.50)、(4.83±0.53),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低于C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B、C三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提高带教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医疗、教学、科研是临床科室三大主要任务,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教学相对属于软任务。因此指定专人全面负责督查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并选拔一支年资较高、具有较强责任心的教学队伍,增强其教学意识尤为重要。制定《带教教师职责》、《临床带教工作规范程序》、《带教老师奖惩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条件》等相关制度,严格各教研室落实讲课及带教工作计划,不定期抽查教学情况,确保带教的师资质量。临床带教工作中,医师是关键,因为他们既是临床医生又是带教老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患者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并磁疗治疗的有效时间窗、作用部位、频率、刺激强度及疗效。方法:将94例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并磁疗。两组分别治疗12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复位率及肩痛症状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并磁疗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肌腱痛效果较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单髁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ROM)及HSS评分等。结果 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ROM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HSS评分及ROM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家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新一轮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全面铺开,建立三级“双向转诊网络”,加强区域医疗合作,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第三人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良好关系,推动社区医疗合作研究工作,把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打造成特色明显、服务完善、人民群众满意的样板社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为基层群众健康护航.  相似文献   
18.
临床教学是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把知识与技能结合的关键,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深化和提高是推动医学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以期促进和加强临床教学资源的建设,切实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医院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02—2013-02在我院治疗且符合条件的64例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情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陈旧性骨折组36例,新发骨折组28例。术后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伤椎高度、Cobb角、水平位移、受压面积、矢状径,并进行神经系统评价。结果 2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组内比较时,手术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水平位移、受压面积、矢状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a的康复锻炼后,2组患者的ASIA损伤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ASIA损伤分级的D、E级中新发骨折组与陈旧骨折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骨折早期伴神经症状的患者中运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加快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预防迟发性神经损伤,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为NIPPV的临床应用提供预测指标。方法将NIPPV治疗的236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成功组、早期失败组和晚期失败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通气前、通气2h后血气分析及呼出气潮气量(ETV)指标,其他预测指标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早期通气依从性、应用面罩耐受性、上机后开始床旁监测、护理时间。基础疾病严重程度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意识障碍程度采用Glasgow昏迷指数(GCS),患者营养状况采用血清白蛋白(Alb)浓度表示。结果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成功率为72.0%。早期失败40例、晚期失败26例,总失败率为28.O%。在早期通气依从性、对面罩耐受性方面成功组均明显好于早、晚期失败组;初次使用呼吸机监测、护理时间,早、晚期失败组均低于成功组;在APACHEⅡ评分中早、晚期失败组明显高于成功组;在GCS、Alb方面成功组明显高于早、晚期失败组,通气前早、晚期失败组患者pH值明显低于成功组,呼吸频率(RR)明显高于成功组,而PaO2、PaCO2、ETV在通气前三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早期失败组不同,在通气2h后成功组,晚期失败组pH、PaO2、PaCO2、ETV较通气前明显改善。结论NIPPV虽已成为COPD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正确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预测NIPPV成功指标和危险因素,对临床合理应用NIPPV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