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4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本文探究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系统(MDTS)在医院的应用及实施过程。MDTS的核心技术是利用SQL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实现医疗器械产品的数据汇总;利用条码技术,实现数据库数据与产品的对接,从而实现医疗器械的可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9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但其分期标准仅基于肿瘤细胞本身特征,未能纳入患者整体免疫情况,在对患者预后的指导中逐渐显露不足。因此,在量化分析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基础上,提出了免疫评分系统。近年多项研究证实,免疫评分系统能够更精准地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预后,且效果优于TNM分期。此外,免疫评分系统在辅助放化疗、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可进一步优化TNM分期系统及风险分层,有利于制定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就免疫评分系统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NA干扰组和阴性干扰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7 d时观测。用携带大鼠HMGB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抑制脑内HMGB1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HMGB1/GFAP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NA干扰效果。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BrdU)/神经巢蛋白(nestin)检测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结果:与假手术比较,再灌注7 d时,模型组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HMGB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RNA干扰有效抑制HMGB1蛋白的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BrdU/nestin双标记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RNA干扰组的BrdU/nestin双标记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HMGB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促进该部位的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4.
人附睾蛋白4(HE4)是近年来新兴的肿瘤标记物,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最早发现于人附睾上皮远端细胞中,具有抑制蛋白酶的功能,并表达于人体多个组织中。HE4在诊断卵巢癌特别是早期的卵巢癌中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并在肿瘤复发监测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有研究证明HE4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另外,HE4还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妇科良性疾病的诊断及监测。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美国推荐的HE4参考值作为诊断标准,缺乏针对我国人群的HE4参考值研究,鉴于此,中国健康人群HE4参考值多中心研究于2012年正式启动,通过对我国人群进行大样本研究,提供HE4参考值范围,这将更好地指导中国医生应用HE4结果进行临床诊疗,有效改善妇科肿瘤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前列腺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并验证患者1年内心血管病再入院的预测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初诊为前列腺癌伴心血管疾病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BMI标准将患者分为高BMI组(110例)和低BMI组(127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主要终点事件为1年内心血管病再入院,次要终点为1年内全因死亡。采用SPSS 26.0和R Studio(4.1.2版本)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118例患者CVD再入院,其中低BMI组71例(55.9%),高BMI组47例(42.7%);全因死亡4例,其中低BMI组3例(2.4%),高BMI组1例(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BMI组患者首次CVD再...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评价集成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HLP)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行血液净化治疗的AHLP患者42例,按治疗过程中采用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CVVH)组和血浆置换(PE)联用CVVH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结局。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WBC、CRP、AMY、APACHEⅡ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WBC、CRP、AMY、ALT、SCr、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PE+CVVH组WBC、CRP、AMY、ALT、SCr及TG均低于CVVH组[(9.6±3.5)×109/L vs(12.6±3.7)×109/L,(24.6±5.8)mg/L vs(34.7±2.2)mg/L,(242.1±28.9)IU/L vs(819.6±89.8)IU/L,(56.6±5.4)IU/L vs(78.9±18.)IU/L,(86.2±8.5)μmol/L vs(95.1±5.7)μmol/L,(4.1±1.6)mmol/L vs(8.9±2.1)m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0,P=0.01;t=-7.317,P<0.001;t=-28.609,P<0.001;t=-5.521,P<0.001;t=3.943,P<0.001;t=-8.378,P<0.001);同时,PE+CVVH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痛及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CVVH组[(4.6±1.4)d vs(6.8±2.7)d,(13.6±3.2)d vs(16.8±2.6)d,(2.7±0.4)d vs(3.6±1.4)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02;t=-3.535,P=0.001;t=-2.891,P=0.006)。PE+CVVH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CVVH组(100.0% vs 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 结论集成式血液净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TG水平及炎症介质水平,对AHLP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椎间孔镜以其创口小、疼痛轻及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首选器械。其手术入路主要分为经皮椎板间入路和经皮椎间孔入路,然而这两种手术入路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选择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选用合适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是达到良好手术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
骨质疏松症为一种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病症,会导致患者骨折风险增加。双膦酸盐已在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特别是阿仑膦酸钠已广泛成功地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双膦酸盐可抑制骨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同时也可引起骨小梁微损伤的积累或胶原纤维的老化。长期使用双膦酸盐会导致股骨非典型性骨折(AFF)风险增高。本文综述了与双膦酸盐相关AFF的发病机制和管理相关的6个主题,包括双膦酸盐作用机理、双膦酸盐相关AFF的发病机制、AFF的危险因素、双膦酸盐相关AFF的预防、双膦酸盐相关AFF的手术治疗、双膦酸盐相关AFF的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氧糖剥夺/复氧后对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 2和Bax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扰组、对照组,用携带大鼠HMGB1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载体干扰星形胶质细胞抑制HMGB1表达后进行氧糖剥夺/复氧处理,氧糖剥夺6 h、复氧24 h后检测。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NA干扰效果,通过MTT细胞存活实验检测细胞损伤,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最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经过氧糖剥夺/复氧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内HMGB1表达明显升高(P<0.001), 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下降(P<0.001),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增多(P<0.001), 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蛋白比值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RNA干扰有效抑制HMGB1蛋白表达(P<0.001), 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升高(P<0.001),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数减少(P<0.001), 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蛋白比值升高(P<0.001)。结论:氧糖剥夺/复氧后HMGB1的释放可以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