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缺血性卒中多在基础病变上加之日常生活中多种诱因的作用下发病,其发生机制复杂,危险因素较多,仅凭长期存在的慢性危险因素尚无法对其急性起病做出恰当的解释。目前有关卒中诱发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关联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文章旨在介绍常见的诱发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讨论其可能的机制,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2.
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与中青年脑梗死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入院首次舒张压及吸烟史与中青年脑梗死发病关系最为密切,0R值分别为7.49(95%CI1.58—35.51)、2.17(95%CI1.32—3.56)、1.04(95%CI1.02一1.07)及1.47(95%CI1.03—2.09)。结论 高血压病、脑卒中家族史及吸烟为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3.
陈晨  乔晓媛  王慧聪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626-1626
目前脑血管病的评价量表很多,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评价量表尚不多见,因此Cuffe等在2006年12月份的《卒中》杂志上发表的《牛津ABCD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发生中风危险的研究》一文(Stroke,2006,37:2892-2897)颇受学术界关注。为了进一步验证与改良TIA评分量表,Johnston等对目前现有的2种TIA预测评分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间断性双下肢无力10年,加重半年,胸闷6 d"于2007-10-29入作者医院.患者于199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站立不稳、需扶拐行走(不间歇可走2 km),曾就诊北京某医院,经激素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效果不佳.后来诊断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ubacute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经维生素B12治疗数月后症状逐渐缓解并于2000年恢复接近正常后逐渐停用维生素B12.2006年初患者开始出现厌食,自觉胃部不适,化验结果示"贫血",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有浅表性胃炎.2007-04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时左右摇晃,偶感气短,服用开胸顺气丸可缓解.2007-09开始需扶持方能行走,自觉脐以下有麻木感,站立时有踩棉化感,伴双下肢肿胀及排尿困难,偶有大便失禁现象.约于2007-10中旬患者出现声音嘶哑、语音低微,并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以及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分析rhEPO在慢性脑缺血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VO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组)、2VO+ rhEPO组、2VO+ rhEPO+ AG490(JAK2特异性拮抗剂)组、2VO+ AG490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5 mg/kg)或等量的DMSO(AG490的溶媒),30 min后鼻腔缓慢注入rhEPO(150 U/125 μl)或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d给药,每周1次,共8次.给药毕24 h后取脑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JAK2、P-JAK2(Tyr1007 1008)、STAT3、P-STAT3(Tyr705),以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数.qRT-PCR法检测Bcl-2、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2VO组中P-JAK2和P-STAT3表达增强,Bcl-2、Bax的表达上调(P均<0.05).(2)与2VO组比较,2VO+ rhEPO组P-JAK2、P-STAT3蛋白表达增强,并上调Bcl-2的表达和下调Bax的表达(P均<0.05).(3)与2VO+ rhEPO组比较,2VO+ rhEPO+ AG490组可抑制rhEPO诱导的P-JAK2、P-STAT3表达,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Bax表达(P均<0.05).(4)2VO+ AG490组中P-JAK2、P-STAT3、Bcl-2、Bax的表达与2VO组和2VO+ rhEPO+ AG49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hEPO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促进Bcl-2上调和Bax下调,减缓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随着PD运动症状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PD的运动症状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而PD的非运动症状愈来愈受到关注,认知功能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的患病率约22%~  相似文献   
19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病程通常持续5~20年。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痴呆药物只能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缺乏逆转病情的药物。因此,寻找非药物治疗手段,延缓疾病的进展,维持和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便成为治疗和照护AD患者的主要任务。认知训练干预,似乎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定期激活不同的大脑网络的认知和(或)物理刺激可大大有助于大脑健康和认知状态。此外,在AD的临床前期和临  相似文献   
198.
<正>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等表现,常伴有诸多不适症状及精神表现。长期失眠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症多采用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依赖、不良反应及戒断症状。我国有关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研究较多,研究结果不一。为此,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收集目前国内发表的关于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研究,对乌灵胶囊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为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9.
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结构简单且有活力的介质。最常见的LPA是1-酰基-sn-甘油-3-磷酸盐,它在细胞膜磷脂生物合成过程中自然产生,也可由活化血小板、白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肿瘤细胞产生,并释放到细胞外。其他从哺乳动物中分离的LPA包括烯基溶血脂质、烷基溶血脂质和环磷脂。  相似文献   
200.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及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故早期鉴别至关重要。抗体检测及病原学检测存在延时、假阴性等不足,常规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鉴别价值有限。^18F脱氧葡萄糖(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对于抗NMDA受体脑炎早期代谢异常敏感性高,存在特征性的枕叶低代谢和额颞叶高代谢。病毒性脑炎行^18F-FDG PETCT检查研究病例数较少,不同病毒性脑炎的脑代谢表现不同,但均无特征性的枕叶代谢减退。本文现围绕NMDA受体脑炎及病毒性脑炎行^18F-FDG PETCT检查时的脑代谢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