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回顾比较跟骨骨折手术中对皮瓣采用拉钩牵开及克氏针固定牵开的病人术后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跟骨骨折手术中对皮瓣最优的牵开方式。方法:对81例89足跟骨骨折应用跟骨外侧"L"形延长切口手术治疗。术中皮瓣拉钩牵开组52足,克氏针固定牵开组37足。结果:术后切口皮肤边缘坏死10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感染1例。其中拉钩牵开组5例,克氏针固定牵开组7例,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18.92%。经统计比较有差异性(P<0.01)。结论:在跟骨骨折的开放手术治疗中,对皮瓣采用拉钩牵开较克氏针固定牵开的病人术后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应用跟骨外侧"L"形延长切口时宜采用拉钩动态牵开皮瓣。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利用核磁共振测量正常人的颈椎管容积及脊髓的体积,并探讨其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正常人20名,排除退变、畸形和对扫描发生恐惧者4名,利用MRI无间隔梯度扰像回波序列方式分别扫描并测量过屈、中立、过伸位下各颈椎椎管容积和脊髓的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过屈、中立、过伸三种体位下正常人的颈椎管容积改变趋势为V过屈V中立V过伸,且三个体位下的容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三种体位下的枕骨大孔下缘至颈:椎体下缘节段的椎管容积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中立和过伸位下脊髓的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段脊髓的体积约10.69±0.56cm3.结论 颈椎由过屈向过伸动态变化过程中,颈椎管的容积是逐渐减小的,且颈椎管容积的改变主要发生在颈3~颈7节段;但颈段脊髓的体积是固定不变的,脊髓的形态和在椎管内的位置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23.
正Pilon骨折是涉及胫骨远侧干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占胫骨骨折的3%~10%,占下肢骨折的1%,其中10%~30%为开放性骨折[1]。由于Pilon骨折损伤机制的特殊性,骨折发生时往往伴随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其诊断与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因胫骨远端血供差、软组织薄弱等因素存在,致使其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背景:在外加变化磁场作用下,磁小体可侵入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目的:研究趋磁细菌磁小体靶向输送pHSP70-shPLK1/阿霉素复合物治疗骨肉瘤的效果。方法:将人源骨肉瘤细胞株U2OS分4组培养,A组加入趋磁细菌磁小体载pHSP70-shPLK1/阿霉素复合物系统;B组加入趋磁细菌磁小体载pHSP-shNC/阿霉素复合物系统;C组加入趋磁细菌磁小体载pHSP70-shPLK1/阿霉素复合物系统,同时给予磁场干预;D组加入趋磁细菌磁小体载pHSP-shNC/阿霉素复合物系统,同时给予磁场干预;pHSP-shNC为pHSP70-shPLK1的空白对照。培养12,24,48,72h,观察骨肉瘤细胞对复合物的摄取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PLK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黏附性和侵袭能力,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结论:(1)培养12,24h,D组摄取率最高;培养48,72h,B组摄取率最高;(2)A组、C组和D组G_2/M期比率逐渐降低,G_0/G_1期比率逐渐增加,C组G_2/M期比率各时间点最低,其次为D组,A组最高;B组G_2/M期比率逐渐增加;(3)培养12,24h,B组、D组PLK1表达高于A组、C组(P<0.05);培养48,72h,B组PLK1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D组高于A组、C组(P<0.05);(4)B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黏附率及侵袭能力最高,细胞凋亡率最低;C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黏附率及侵袭能力最低,细胞凋亡率最高;(5)结果表明,趋磁细菌磁小体靶向输送pHSP70-shPLK1/阿霉素复合物能够增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发生,抑制其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6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多数患者可正常自行行走。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优53例,良18例,尚可4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研究下腰椎前方、侧方毗邻的血管结构的位置及走行,并测量各节段手术空间的大小,为腹腔镜下行腰椎手术提供安全区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15例成人尸体标本(男9例,女6例),记录腰椎前方和侧方毗邻的主要血管解剖学参数,并测量出相应的结果.结果 腹主动脉分叉点变异较多,髂总静脉汇合点相对恒定,腹主动脉分叉点、髂总静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为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为提出预防创伤发生的策略和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对8 378例创伤伤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的异同.结果 8 378例创伤伤员中,男女比例为2.69:1.年龄特点:创伤患者主要发生在19~55年龄段,共4 774例占56.98%.致伤原因:跌落/ 摔伤(占24.34%)、车祸伤(占43.14%)、锐器/ 切割伤(占12.39%).结论坠落伤和交通伤是主要的致伤及致死原因,应加强建筑企业及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风险驾驶行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复位内固定,双极半髋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3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18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机采用复位内固定、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对比分析3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功能结果的评估使用髋关节分级问卷(hip rating questionnaire)和EuroQol健康状态测量表(EuroQol health status measure).临床结果的评估包括死亡率和并发症.同时比较3种手术方法的治疗费用.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187例患者随机采用复位内固定、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3种手术方法之一治疗.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复位内固定组患者的2次手术率最高(复位内固定组39%,双极半髋关节置换组5%,全髋关节置换组9%).在随访第4个月及第12个月,复位内固定组患者的髋关节分级问卷和EuroQol测量评分的结果最差.在随访第24个月,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功能结果要显著好于另外2组.尽管复位内固定组患者的初始费用最低,但是这种短期的优势会被随后与此相关的髋关节2次手术所抵消.结论:健康老年患者股骨颈移位性骨折治疗,关节置换术要比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更佳,费用更低.长期随访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比半髋关节置换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雷公藤内酯对睾丸切除雄性大鼠的骨丢失保护作用。方法 30只3月龄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组)、睾丸切除组(CON组)和雷公藤内酯治疗组(LGT组),每组10大鼠。行双侧睾丸切除手术或假手术,LGT组术后给予雷公藤内酯治疗12周,并在实验结束时安乐死大鼠,获取血清和大鼠胫骨。这些治疗的效果通过生物力学测试、Micro-CT扫描和血清生化分析进行评估。结果与CON组大鼠相比,雷公藤内酯的全身给药显著降低骨代谢指标[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CTX-1)],增加大鼠胫骨骨密度,改善骨小梁参数(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分离度),增强胫骨极限载荷、能量和刚度,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能有效保护双侧切除睾丸大鼠诱导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护理。方法:对3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各项常规检查、术前有关训练。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严密观察并发症,及时指导髋关节功能锻炼,进行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在护理指导下,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患肢血运良好,没有明显肿胀,均康复痊愈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积极予以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病人能早期下地活动和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