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正贾跃进,全国名老中医中医药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其擅长以中医药及非药物疗法治疗失眠,对失眠的治疗有较深刻的认识。他强调"百病生于气"的学术观点[1],认为气机不调是失眠病因病机的关键所在,治疗应重视病机,佐以安神之味,以求气机调和,对于长期失眠者主张阶梯疗法,逐步改善。笔者有幸跟随贾跃进老师学习,现整理其治疗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72.
眩晕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常见于青年人。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其病因病机不外乎"风、火、痰、虚、瘀",并以"痰瘀"多见。眩晕患者中很多为高血压性眩晕,在医院急诊中常多见高血压眩晕的患者急诊就诊。笔者通过降压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证属"痰瘀阻络"的高血压眩晕患者,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苁归益肾胶囊干预早期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肾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80例早期DKD且为肾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疗法、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及口服厄贝沙坦片(50mg/次,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服用苁归益肾胶囊(5粒/次,0.4g/粒,tid),试验周期为12周。评价试验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HbA1c、BUN、Scr、ACR、IL-6、TNF-α、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BUN、Scr、ACR、IL-6、TNF-α、TGF-β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相似文献   
74.
运用文献挖掘探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组方用药规律。检索中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文献并收集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对所用中药开展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的分析,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开展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高频中药的特征性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文献挖掘。该研究共纳入1 327首处方,使用中药411味,总频次19 154次,频次排名前5位的是黄芪、当归、茯苓、丹参、生地黄;所用中药寒温并用,以甘味为主,苦辛为辅,以入肝经为主,多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支持度用药组合黄芪-当归,高置信度组合茯苓-泽泻-山茱萸,并通过复杂网络得到黄芪-当归-茯苓-丹参之间关联性最强;聚类分析得到9类药物组合;因子分析得到16个公因子。对高频中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活性成分分析发现,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结果表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机以本虚为主,虚实夹杂,主要以气虚、血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病变脏腑以肝为关键,...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临床特征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33例气阴两虚夹瘀证DPN患者资料,通过基本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运用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诊疗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药对等。结果:本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同行半胱氨酸与气阴两虚夹瘀证DPN的发病密切相关。得到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同行半胱氨酸等6组指标对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共搜集处方33首,含药107味。有黄芪、生地、葛根、川芎、茯苓频次超过40%;寒性药40味,甘味药60味,入肝经52味。复杂网络图显示黄芪、生地、葛根、白术、牡丹皮、茯苓、川芎、陈皮、山药为核心药物。中药药对关联规则显示麦冬-->党参、黄芪,白术-->熟地等为常用药对。结论:初步掌握气阴两虚夹瘀证DPN患者临床特征及总结应用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回顾性分析浮针联合活血健骨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经浮针联合活血健骨汤治疗后的早中期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并进行电话随访,对其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治疗开始1年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浮针治疗部位存在皮下瘀斑,一般3 d左右自然恢复。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对患者各项评分均有不同影响,治疗2个月和治疗开始1年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arris评分及SF-36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期间变化不大。回顾分析以往病例:ARCO分期Ⅰ期10例,Ⅱ期17例,ⅢA期5例;治愈7例,临床显效20例,无效5例。结论:临床应用浮针扫散再灌注联合活血健骨汤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非创伤性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髋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脉瘀阻,脾虚痰湿内生,肾虚精血乏源,天癸迟滞。治疗应把握生殖轴理论,以扶正祛邪为要点,围绕肾中精气与精血,利用先后天的关系,从整体观念出发,调理肝脾肾,则痰除瘀去,月经周期及排卵恢复正常,增加受孕机率。  相似文献   
78.
湿热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湿热证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损害进展的关键因素,因而诊治“湿热证”对于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王亿平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根据慢性肾脏病湿热的证候特点,总结出宣肺利湿热、健脾化湿热、淡渗利湿热、利尿清湿热之“宣、化、渗、利”四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证,取得满意疗效。同时强调临证时需注意湿热有偏盛,病位侧重亦有所不同,当具体分析,合理配伍。该文从病因病机、治疗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了王亿平教授诊治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糖脂代谢及BMI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利拉鲁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蛭降糖胶囊。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β细胞功能、B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 PG、Hb A1c、TG、TC、LDL-C、HOMA-IR、BMI水平均降低;HDL-C、HOMA-β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与利拉鲁肽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减轻体重并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有力防控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80.
报道1例延髓囊肿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四诊合参,采用标本同调的针刺方案联合督脉热敏灸治疗。共治疗10个疗程(10个月),期间患者右侧肢体麻木明显改善,肢体温度觉、针刺痛觉恢复正常,颅脑磁共振检查前后对比可见囊性灶明显缩小,半年后随访,诉肢体麻木未再复发,颅脑磁共振复查示囊性灶大小与治疗后相仿,未见明显增大。针刺联合督脉热敏灸可调理脾肾,固护先后天之本,激发全身阳气以补虚益髓、通督填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并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