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外源性硫化氢(H2S)对高糖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4.25%D-葡萄糖(高糖)和5×10-5、10-4、5×10-4、10-3和5×10-3mol/L的外源性H2S供体硫化氢钠(NaHS)处理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细胞24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内活性氧(ROS)水平,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MrSV5细胞活力显著降低(t=3.67,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显著增加(t=2.94,P<0.05),ROS水平显著增加(t=4.28,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t=2.84,P<0.05)而SOD活性降低(t=3.57,P<0.01)。与高糖组比较,5×10-4、10-3和5×10-3mol/L的NaHS显著抑制了高糖诱导的HMrSV5细胞活力的降低(t1=2.43;t2=3.68;t3=3.12,均P<0.05)和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的增加(t1=2.83;t2=3.71;t3=3.44,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10-3mol/L的NaHS显著抑制了高糖诱导的细胞内ROS(t=3.12,P<0.05)和MDA水平的增加(t=2.59,P<0.05)和SOD活性降低(t=2.61,P<0.05)。结论外源性H2S抑制了高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外源性H2S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52例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27例和干扰素对照组25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GCV)发热下降和咽夹炎好转,肝脾淋巴结肿大后缩小的时间均较干扰素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GCV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P〈0.05或0.01),短期使用更昔洛韦剂量控制在8-10mg/(k·d),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短期静脉用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明显缩短热程和减轻咽部症状,耐受性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婴幼儿气道异物误诊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气道异物的不典型临床表现,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07年2月1日~2007年12月6日以肺炎或支气管哮喘收住儿科,最后确诊为气道异物或合并气道异物11例,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结果 11例患儿均有咳嗽、喘息,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反复,2例胸片以及肺部CT无明显异物征象,11例患儿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气道异物或合并气道异物,且气管异物在左右支气管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临床上反复咳嗽、喘息,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的惠儿需要考虑气道异物的可能,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捡查.  相似文献   
24.
鲍非 《国际呼吸杂志》2005,25(11):808-809
目的探讨气管炎菌苗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设气管炎菌苗佐治组(n=98)及常规治疗组(n=96)。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T细胞亚群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气管炎菌苗佐治组较治疗前IgA、IgG均明显升高,P均<0.05,T细胞亚群CD3+、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P均<0.01,IFN-γ水平升高非常明显,P<0.01。常规治疗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气管炎菌苗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提高RRI临床疗效以及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测定窒息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探讨其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轻度窒息儿,42例重度窒息儿,4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cTnⅠ浓度,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窒息儿血清cTnⅠ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0.01〈P〈0.05)。结论 cTnⅠ浓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cTnⅠ值越高,心肌损害越严重。应常规检测窒息新生儿的cTnⅠ.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6.
两例新生儿脑梗死(NCI)均为男性足月儿、剖宫产出生,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清钾、钠、氯、钙、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ealcitonin,PCT)在细菌性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分为细菌脓毒症组(21例)和非脓毒症组(19例)。比较两组间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随访1个月,判断预后。结果:细菌脓毒症组PCT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但组间CRP、WBC计数、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PCT值显著高于非严重脓毒症组(P〈0.05)。RCT浓度与预后有关,脓毒症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且可能反映病情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6年7月期N21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诊误诊率76.2%(16/21),主要原因与临床体征缺乏外,还因实验室检查未能综合分析而误诊.确诊时间(18.1±4.1d),冠状动脉的损害率28.6%(6/21).结论 临床工作遇到持续发热5d以上的病例,要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警惕性,积极寻找相关的指标,并结合相关检查尽早确诊,减少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9.
新生儿颅内出血 ,病死率高 ,且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是围产医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 6 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临床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3月 ,娄底市中心医院儿科经头颅CT确诊为颅内出血新生儿 6 6例 ,其中男 4 6例 ,女 2 0例 ,男∶女为 2 3∶1。孕周 <37周2 5例 ,38~ 4 2周 36例 ,>4 2周 5例 ,占 75 8%。1·2 临床症征  6 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中 ,反应差 (6 3/6 6 )、激惹征 (35 / 6 6 )、嗜睡 (40 / 6 6 )、昏迷 (2 3/ 6 6 )、凝视(40 / 6 6 )、瞳孔不等大 (2 0 / 6 6 )、…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小婴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29例年龄小于6个月小婴儿K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婴儿KD中非典型病例发病率高,心脏受累较普遍,平均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结论年龄小于6个月小婴儿发热持续5d以上,同时有系统组织炎症的实验室指标而不能用其它疾病解释时应警惕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