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6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510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698篇
综合类   2192篇
预防医学   754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725篇
  3篇
中国医学   471篇
肿瘤学   38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8篇
  1962年   27篇
  1961年   15篇
  1960年   19篇
  195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张显秋 《天津医药》2003,31(5):329-330
理想的髋臼翻修术 ,应达到修复髋臼的骨缺损 ,将髋臼重建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及形态。重建后的髋臼窝能容纳新的髋臼假体并使之达到稳固的初始固定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 ,对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底磨损的病人进行了翻修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12例(12髋) ,为我院1996年—2000年收治的需行髋的翻修术者 ,男5例 ,女7例 ,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56岁。9例因股骨颈骨折 ,3例因股骨头缺血坏死 ,于1988年—1994年在我院行人工股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按照改良的美国骨科医生联合会(AAOS)髋关节委员会的分型标准[1],…  相似文献   
102.
α干扰素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福  钱林生 《天津医药》2003,31(2):126-128
多发性骨髓瘤 (MM )仍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干细胞移植为有适合受者的年轻患者提供了一个治愈的机会 ,然而复发是移植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大多数患者 ,治疗的主要目的仍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传统的标准化疗方案为马法兰加泼尼松 (MP) ,有效率为50 % ,中位有效期为18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24~30个月 ,诊断后5年用MP方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超过80 % [1]。多药联合方案可使部分MM患者的有效率提高、生存期延长 ,但疗效仍不理想。自α干扰素 (IFN_α)临床应用于MM以来 ,其疗效一直存在争议。笔…  相似文献   
103.
三种方法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垂瘢痕疙瘩多发于中青年女性 ,多由扎耳环孔引起。传统单纯手术切除的复发率高。我科自1980年以来 ,采用单纯手术切除 ,术后加局部注射氢化泼尼松、透明质酸酶3种方法 ,治疗耳垂瘢痕疙瘩50例 (60只耳 )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0年8月—2000年10月 ,收治扎耳环孔后致耳垂瘢痕疙瘩患者50例共60只耳 ,按收治时间不同分成A、B、C3组。A组 (1980~1992年采用单纯手术切除 ) ;B组 (1993~1996年手术切除 +注射氢化泼尼松 ) ;C组 (1997~2000年手术切除 +注射透明质酸酶 )。3组患者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F…  相似文献   
104.
1 临床资料1 .1 自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收入风疹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共 7例。男 5例 ,女 2例 ;年龄最大 1 4岁 ,最小 7岁。1 .2 临床特点  1既往无风疹病史 ,未接种风疹疫苗。 2有发热及卡他症状 ,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起病 2 4小时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 ,自上而下出疹并依序消退。 4外围血小板减少。 5骨髓吞噬细胞升高。本组入院时情况 :皮疹伴发热 2例 (2 /7) ,颜面躯干皮疹 3例 (3/7) ,皮疹伴鼻出血 2例 (2 /7)。1 .3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小板减少 ,3× 1 0 9~ 5× 1 0 9/L 5例 (5/7) ,2× 1 0 9~ 3× 1 0 9/L 2例…  相似文献   
105.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英 《河北医药》2003,25(4):250-250
患者 ,男 ,5 1岁。于 2 0 0 0年 10月 5日入我院。患者 2 0年前出现阵发心悸、心慌 ,经心电图检查示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速 ,给予西地兰等药物治疗后症状能缓解。近 8年来症状发作频繁 ,行UCG检查考虑为扩张型心肌病 ,予扩血管药物及对症治疗。近 1年来 ,患者出现间断双下肢水肿、胸憋、气短等症 ,多次EKG示室上速 ,心室率 180次 min以上 ,查 :T 37℃ ,P 187次 min ,R 2 2次 min ,BP 130 80mmHg。慢性病容 ,口唇紫绀 ,颈脉怒张 ,双肺底可闻细湿口罗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 ,HR 187次 min ,律齐 ,心音低钝 …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肺结核手术以对预防支气管胸膜瘘(BPF)的疗效。方法 94例中54例在支气管或主支气管残端包绕覆盖大网膜组织,而对照组40例只行传统手术方式。结果 治疗组BPF发生,对照组有5例BPF发生。结论 带蒂大网膜在肺结核手术中应用有防治术后BPF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刘生 《河北医药》2003,25(7):550-550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逐渐增多。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卧床牵引 ,引起合并症较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采用动力髋关节螺钉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5年至今采用本手术治疗 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46例 ,男 16例 ,女 3 0例。对骨折采用Evans分型 ,Ⅰ、Ⅱ型属于稳定性骨折 ,Ⅲ及Ⅳ型属于非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 40例 ,非稳定性骨折 6例。随访 3~ 3 0个月 ,无髋内翻 ,髋、膝关节活动及步态满意。1 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或全麻 ,患者仰…  相似文献   
108.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庆英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83-884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 ,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 ,指导临床治疗。是中医治疗EH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兹就近年来有关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 证候学的流行病学调查蔡光先等采用多层次选择调研现场以及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观察EH 10 38例。结果 :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EH的主要证候 (构成比 >5 % )。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EH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 :而其它次证 (构成比 <5 % )有肝火上炎、脾胃气虚、心脾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遗传规律以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对天津市人民医院 (原名天津市滨江医院 )收治的 2 9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家系调查 ,从中筛选出符合以下标准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 3 8个 ,对家系的肿瘤发生率、肿瘤谱和临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诊断标准使用Amsterdam标准Ⅰ、Amsterdam标准Ⅱ (ICG HNPCC)和日本HNPCC诊断标准。结果  3 8个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中共有 14 5例癌症患者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69例 ,男女比例为 1.1∶1。原发性结直肠癌平均诊断年龄为 ( 5 5 .73± 15 .88)岁 ,在所有 99例结直肠癌中 ,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 2 9例 ,占 2 9.3 % ;右半结肠癌 70例 ,占 70 .7% ,右半结肠癌占有绝对的优势 ;异时性多发性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占大肠癌患者的 13 .1% ( 13 /99) ;HNPCC相关肿瘤共 46例其发生率由高到低前三位是 :子宫内膜癌 9例 ( 19.6% )、乳腺癌 7例 ( 15 .2 % )、肺癌、胃癌各 6例 ( 13 .0 % ) ;在男女性共患癌中 ,除胰腺癌、纵隔癌外 ,男性发生率均高于女性 ;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很可能  相似文献   
110.
马晓英  王秀莲 《陕西中医》2003,24(7):660-661
苦辛法是指苦、辛药物并用 ,具有辛开苦降作用的治法。《内经》最早奠定了其理论基础。《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 :“辛散、酸收、苦坚、咸软。”《本草备药 ,药性总义》指出 :“……苦者能燥能坚……辛者能润能横行”所谓“辛散”是指辛有发散 ,宣通的作用。辛“润”是指辛的行气作用促进气化 ,所谓苦“坚”是指苦通过清热泄火而达到坚阴的目的 ;苦“燥”是指苦有燥湿泄热的作用。后世称苦辛法为苦辛通降法或辛开苦降法。1 苦辛法通达上下内外重在调气机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 ,就人体而言 ,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