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25篇
内科学   5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71篇
  2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开胸穿刺经心尖导管植入国产自膨胀式带瓣膜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主设计酒杯状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将新鲜的猪心包经脱细胞、防钙化等处理后裁剪成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自膨胀式带瓣膜主动脉支架。选择健康羊8只,左侧开胸小切口暴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送入加硬钢丝经左心室-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建立轨道,透视引导下沿加硬钢丝通过18F输送鞘管将自膨胀式带瓣膜支架送至羊主动脉瓣位置,确认正确定位后退出输送鞘管释放支架,置换动物原主动脉瓣。手术后即刻行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瓣膜工作情况。结果  1只羊因支架植入位置过高导致冠状动脉堵塞当场死亡;1只羊因为术中支架置入位置过低导致主动脉瓣大量瓣周漏,术后死亡;余6只实验羊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时DSA影像、超声检查结果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植入位置理想,无明显反流及瓣周漏,人工瓣膜代替原瓣膜工作正常。结论  使用国产自膨胀式带瓣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通过经心尖途径经导管植入置换动物主动脉瓣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体外模拟高脂血症小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的内环境,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能否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基础上进一步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成熟、迁移和炎症反应,并探讨可能参与其中的信号通路。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DCs,然后加入坏死心肌细胞上清,分别给予AngⅡ和ox-LDL+AngⅡ干预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成熟标志物(CD83)和协同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用qPCR、ELISA方法测定炎性因子的表达。Western 印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IκB磷酸化程度,以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ox-LDL能够在AngⅡ基础上进一步诱导CD83和CD86的表达,增强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强NF-κB和IκB磷酸化程度(P<0.05)。ox-LDL能够在AngⅡ基础上进一步上调LOX-1的表达,同时激活了TLR4-MyD88-NF-κB通路(P<0.05)。结论:ox-LDL可能在AngⅡ的基础上进一步诱导DCs免疫成熟、迁移和炎症反应;LOX-1-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DCs成熟,以及DCs在高脂血症合并心肌梗死发生和发展中引起炎症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23.
QRS波时限临床意义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QRS波时限是一个简便而实用的临床指标。左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互为因果,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变宽对冠心病的诊断预后的判断可能比ST-T改变更有价值。QRS波时限可以协助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判断CRT疗效或CRT随访中QRS波时限也有重要作用。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或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QRS波时限对高血压患者及普通人群也有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4.
联合治疗——降压达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血压发病危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后高血压的发生危险高达90%。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卒中、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并常与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等代谢问题合并存在,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血压达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经导管的急性微血管栓塞动物模型 ,研究不同微栓塞水平冠状动脉血流(C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CFR)的变化。方法  10头小型猪 (2 1~ 2 5kg) ,不开胸经导管由前降支重复注入微栓塞球 (4 5 μm) ,使用多普勒导丝、压力导丝和腔内超声导管测量前降支中段平均流速、压力和腔内面积 ,CBF =平均流速×面积。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 18μg达到最大充血状态 ,CFR =充血CBF 基础CBF。在微栓塞前、注入 5万、10万、12万、14万和 15万微栓塞球时分别测量基础状态和充血状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注入 5万微球时基础CBF(rCBF)升高 ,较微栓塞前差异有显著性[(0 30± 0 0 9)ml·s- 1 vs (0 2 6± 0 10 )ml·s- 1 ,P <0 0 5 ],随着微球量的增加rCBF降低。CFR在微栓塞后降低 ,不同微栓塞水平的CFR与微栓塞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经导管急性微血管栓塞中 ,随着微栓塞球量增加 ,rCBF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双期改变 ;微栓塞后CFR下降 ,CFR在一定微栓塞程度时又有增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发生管腔狭窄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5例连续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或CTO病变进行分组,比较各分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PPCI资料、住院期预后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5例急性STEMI患者中共有185例(53.6%)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其中110例(31.9%)为双支血管病变,75例(21.7%)为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中合并CTO病变20例(10.8%),占同期PPCI总量的5.8%(20/345)。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0.01),原发性高血压、心源性休克、植入≥2枚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值均<0.05),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间梗死相关血管(IRA)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CTO病变患者的心力衰竭构成比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1),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间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总体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10.4%(36/345),病死率为8.1%(28/345),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4/345)。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间病死率、再发心肌梗死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脑卒中发生率、MACE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CTO病变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患者中年龄≥75岁、发生心源性休克、发生心力衰竭、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合并CTO病变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者(P值分别<0.05或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源性休克(回归系数=2.15,OR=8.58)和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回归系数=1.97,OR=7.14)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而年龄≥75岁、男性、发生心力衰竭和合并CTO病变均不是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对行PPCI的STEMI患者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而合并CTO病变的患者PPCI术后IRA血流恢复差,发生MACE的风险增大,且短期预后不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急性STEMI患者合并CTO病变是确定高危患者的有力标志。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1日-15日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进行门诊空腹超声检查的患者254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胆囊结石组(45例)和对照组(209例)。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检查结果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饮酥油茶量、收缩压、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遗传病史、HBs Ag等15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值比(OR)=3.765,95%可信区间(95%CI):1.742~8.138]、遗传病史(OR=5.995,95%CI:1.666~21.580)、文化程度较低(OR=2.907,95%CI:1.342~6.295)、收缩压(OR=1.022,95%CI:1.004~1.041)和酥油茶饮用量(OR=1.082,95%CI:1.007~1.163)是西藏高原地区患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西藏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生可能与性别、酥油茶饮用量、遗传因素、文化程度和收缩压有关。为当地胆囊结石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信息和线索。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BALB/c小鼠心肌梗死(MI)后弹性模量与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相关变化。方法 分别于小鼠MI后1小时、24小时、7天、14天和28天,行心脏功能和左心室腔内压力检测;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梗死心肌弹性模量;梗死心脏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Mallary纤维染色。结果 (1)梗死后心肌弹性模量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时间依赖性变化。(2)组织病理染色显示,心脏结构与心肌弹性的变化在时间上呈对应关系。(3)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和左心室腔内压力的改变表现出与上述理化参数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 小鼠心肌梗死后弹性模量、心肌结构和功能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相关变化且相互之间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9.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附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入选2例典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于全麻下使用Symplicity导管及射频仪对患者行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螺旋式消融肾动脉内膜4~6个点,术中消融指标:每点消融时间2min,消融功率8W,消融阻抗250~350Ω,消融温度50~60℃。结果经过术后短期随访,两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病例1患者血压由术后163/102mm Hg缓慢下降,术后第2天晨起血压125/90mm Hg,逐渐减少降压药,术后1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均值为129/82mm Hg。病例2患者血压由术后151/102mm Hg缓慢下降,术后第2天晨起血压120/78mm Hg,逐渐减少降压药,术后1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均值为130/81mm Hg。结论使用Symplicity导管及射频仪进行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0.
笔者回顾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发现起搏器植入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64%,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与其类似,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患者较其更高。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导致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植入后上肢深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导线相关因素(使用双线圈除颤电极及在CRT患者中使用ICD)、患者相关因素(使用临时起搏器和左室射血分数≤0.40)。临床上对于有植入侧上肢深静脉使用过临时起搏器和/或左室射血分数≤0.40的患者,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