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0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紫杉醇严重过敏1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通过干扰微管系统中的动态平衡而抑制肿瘤生长.对卵巢癌、乳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等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其导致的过敏反应,可使治疗被迫终止,这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还造成了经济损失[1].  相似文献   
62.
内镜下射频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内镜下射频治疗食管癌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采用射频治疗早期食管癌及晚期食管癌癌性狭窄12例。其中早期隆起型3例;晚期重度狭窄7例;食管癌支架术后再狭窄2例。结果 3例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均为1,2次灼除,7例晚期食管癌性重度狭窄1~2次射频烧灼后,食管管腔变宽。行食管记忆台金支撑架放置术,2例食管癌支架术后再狭窄者,经射频治疗1次后,梗阻消除,成功率为100%,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发生。结论 内镜卞射频治疗食管癌简便、安全、有效、可靠。为消化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性狭窄的新手段,且设备价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周清华  霍永江 《华西医学》1993,8(2):204-207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肺癌手术前、后血清胃泌索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以40例非癌胸疾病人和15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肺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非癌胸疾病人和正常人(p<0.01)。胃泌素水平与肺癌病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类型有明显关系。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后,胃泌素水平逐渐降低,术后14天可降至正常水平。术后14天血清胃泌素能降至正常者,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良。上述结果表明肺癌病人血清含有高浓度胃泌素,手术前后测定血清胃泌素有助于胸部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诊断,以及评价肺癌病人预后。肺癌病人血清胃泌素增高的原因可能是肺癌细胞能释放胃泌素所致。  相似文献   
64.
应用超声显象经颅外探查诊断成人脑出血尚未见报道。我们试用2MHz的扇形打描探头检查成人脑出血疾患,获初步成效。现将经手术或CT证实者21例,初步分析如下。 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40~63岁,其中15例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诊断均为脑出血,最后经手术证实者16例,经(外院)CT证实者5例  相似文献   
65.
两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的对比研究及偏倚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以Beckman原装试剂和德国Human公司的ALT LiquiUV试剂进行血清样本ALT测定的对比研究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9-A文件,每天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ALT,共测定5d,记录检验结果,对两种试剂进行偏倚估计。结果在进行患者新鲜血清样本ALT测定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可以被接受;在测定不同的质控品ALT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可达20%以上。结论Beckman和Human两种ALT试剂在测定血清样本ALT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在线性范围内能被接受;在测定不同的质控品时,其相对偏倚随产品不同而不同,最大可达27.6%。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总胆汁酸(TBA)在慢性肝炎及肝肿瘤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和92例肝肿瘤组患者及60例健康人(对照组)行血清PCT、hs-CRP、TBA检测。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组PCT、hs-CRP、TBA水平分别为(0.86±1.45)ng/mL、(8.25±8.32)mg/L、(51.56±64.34)μmol/L,肝肿瘤组PCT、hs-CRP、TBA水平分别为(1.01±2.17)ng/mL、(25.56±26.58)mg/L、(22.21±33.2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25±0.24)ng/mL、(3.17±2.42)mg/L、(3.17±2.4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及TBA联合检测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自发性腹膜炎的对肝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慢性肝衰竭患者103例,将其分为无自发性腹膜炎组,疑诊自发性腹膜炎组,确诊自发性腹膜炎组,比较3组的治愈好转率、死亡率。结果无自发性腹膜炎组治愈好转率为94.74%,死亡率为2.63%;疑诊自发性腹膜炎组分别为71.43%、20.00%;确诊自发性腹膜炎组分别为30.00%、60.00%。无自发性腹膜炎组与疑诊自发性腹膜炎组治愈好转率、死亡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疑诊自发性腹膜炎组与确诊自发性腹膜炎组治愈好转率、死亡率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对慢性肝衰竭的预后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治疗时机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68.
针对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增加,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护理管理细节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改进,从而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9.
阳远舟 《吉林医学》2010,31(19):3083-308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板治疗,抗凝血酶治疗,硝酸酯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同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MRI、MRCP征象结合血清CA199检测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低位性胆道梗阻并同时进行血清CA199检测的患者51例。分析比较良恶性梗阻的MRI、MRCP征象及血清CA199水平。结果(1)低位性胆道梗阻恶性组与良性组间的血清CA19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恶性组肝内胆管中重度扩张者占88.9%,良性组轻中度扩张者占87.8%,两组间轻度及重度扩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9);(3)恶性组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者占55.6%,而良性组呈枯枝状者占87.8%,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4)恶性组胆总管下端表现为杵状或菜花状改变者占44.4%;良性组胆总管末端表现逐渐变细者占72.7%,但除菜花状改变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种征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胆囊增大及胰管扩张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及MRCP能较清楚的显示低位性胆道梗阻的影像征像,结合血清CA199水平对低位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可达100%,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