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6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受体)在心肌梗死(MI)大鼠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评价β2受体是否参与了机械电反馈。方法复制大鼠MI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ICI118.551组、MI组、MI+ICI118.551组,进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自制球囊对左室进行牵张。记录并测量牵张后30s内各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50%和90%MAP复极时程(MAPD50和MAPD90),计算牵张诱发心律失常(SIA)的发生率。结果牵张后,MI组、假手术组MAPD、MAPD50和MAPD90均缩短(P<0.01或<0.05),且MI组缩短更明显;应用ICI118.551后,假手术组MAPD、MAPD50和MAPD90仍缩短(P<0.05),而MI组MAPD、MAPD50和MAPD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牵张后,MI组SIA的发生率较假手术组高(22.44%vs10.34%,P<0.05),应用ICI118.551后,假手术组SIA发生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组SIA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β受体可能参与了机械电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62.
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最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中至少20%的急性冠心病事件、近40%的缺血性脑卒中和59%的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高血压。高血压防治在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近10年增长了31%。我国现有1.6亿高血压患者,但人们对高血压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影响,并分析1年内再住院率情况。方法:选择2003-01/2004-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研究,男86例,女82例,平均年龄(59&;#177;13)岁,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为Ⅱ~Ⅳ级。曲美他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采用超声于治疗前、后4周、1年测定两组的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峰和A峰流速比值(E/A),等容舒张时间,随访1年内两组再住院例次。结果:治疗后4周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无脱落。治疗后1年曲美他嗪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因死亡各脱落3,15例,进入结果分析例数分别为83,67例。治疗后4周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峰与A峰流速比值[(58.6&;#177;10.2)mL,(4.4&;#177;0.6)L/(min.m^2,(38.6&;#177;10.8)%,(0.82&;#177;0.2)cm/s]显高于治疗前[(52.3&;#177;11.4)mL,(3.1&;#177;0.7)L/(min.m^2,(34.8&;#177;7.6)%,(0.69&;#177;0.1)cm/s,t=2.48~2.98,P&;lt;0.05]。等容舒张时间[(122.5&;#177;21.6)ms]明显短于治疗前[(158.3&;#177;29.2)ms,(τ=2.56,P&;lt;0.05)]。治疗后1年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峰与A峰流速比值[(76.9&;#177;16.8)mL,(5.6&;#177;1.1)L/(min.m^2,(54.2&;#177;14.2)%,(1.38&;#177;0.6)cm/s]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60.4&;#177;11.8)ml,(3.5&;#177;0.8)L/(min.m^2),(36.1&;#177;8.2)%,(0.70&;#177;0.4)cm/s,τ=2.36~2.78,P&;lt;0.05],等容舒张时间[(88.4&;#177;24.5)ms]明显短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155.8&;#177;30.2)ms,τ=2.56,2.89,P&;lt;0.05]。曲美他嗪治疗组1年内再住院10例次,再住院率12%(10/86),常规治疗组31例次,再住院率38%(31/82),两组差异明显(X^2=114.21,112.86,P&;lt;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中长期使用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功能而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4.
心肌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是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 ,心肌坏死后的心室重构和室壁瘤形成常常是顽固性心力衰竭乃致死亡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 ,心肌梗死的年轻化和猝死率也令人吃惊。然而目前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 ,虽能缓解症状 ,甚至使闭塞的血管再通 ,却不能替代坏死心肌。心脏移植能彻底改善心脏状态 ,但供体少 ,难度大 ,临床很难开展。那么 ,怎样才能替代坏死心肌 ,从根本上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是临床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 心脏细胞移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近年来 ,新兴的细胞移…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探讨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及其意义。方法: 入选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AMI患者66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组织多普勒超声(TDI)及二尖瓣血流频谱指标评价的左室舒张功能,将患者分为4组:A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16);B组: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LVDD)组(n=21);C组:中度LVDD组(n=24);D组:重度LVDD组(n=5)。对患者随访12个月,临床终点是因心衰加重或再梗所致再住院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NT-proBNP水平随着LVDD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1)。NT-proBNP能够独立于其它影响因素判断LVDD,当其水平为962.1 μg/L时,判断LVDD的敏感性是76%,特异性是75%。12个月后发生终点事件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未发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NT-proBNP水平能够独立评价LVDD并判断预后。它可用于对AMI患者危险分层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6.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具有原子级分辨率,探针是决定其分辨率的核心部件。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成为理想的AFM探针。碳纳米管探针可用手工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在多种蛋白质、核酸、细胞的研究中,碳纳米管探针不仅能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还有助于判断特定的DNA序列及确定单元型,必将在生物学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以往的研究证实此类病人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利 ,甚至有报道会增加病死率。本文从干预CHF时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 ,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及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 (悦宁定 )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 ,观察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实验对象为本院住院患者 ,共 10 0例。男 6 5例 ,女 35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48岁。原发病分别为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发病时间为 0 5~ 30年。按照NYHA标准 ,心功…  相似文献   
68.
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oreceptors,β-ARs)是调节心脏功能最有力的刺激物。β-ARs激动剂加重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作用已有所报道。本研究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HF模型,应用β-ARs激动剂急性用药观察其对HF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明确β-ARs在HF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 ,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近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 (JNC)发表了第七次报告 (JNC 7) ,欧洲公布了“高血压治疗指南2 0 0 3”(简称“欧 2 0 0 3”) ,对今后高血压防治提出新的指导意见。本文结合以上报告和一些临床结果 ,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行进一步评价。1 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总危险性。根据现有临床试验的结果建议所有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至少应降至 18.6…  相似文献   
7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常发生心房颤动。大规模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7%~21%。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展为新发心房颤动是住院死亡率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高风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并预防新发心房颤动非常有必要。CHADS_2评分临床指南上主要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栓塞危险分层管理和指导。近期,有新的研究表明,CHADS_2评分可作为一种简便的评分系统预测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