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结果 57例肺内支气管囊肿,48例发生于单叶肺,3例累及一侧多叶肺,6例累及双肺多叶。21例CT表现为球灶型,19例呈空腔型,8例呈肿块样型,9例呈蜂窝型。13例含有曲菌球,5例囊壁发生钙化。15例见囊肿周围透亮度增高影,24例见周围条状实变影,4例见邻近肺组织节段性压缩不张,9例见近端引流支气管扩张积液。结论 大部分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6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按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三组,对三组的MS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TETs中,低危型胸腺瘤31例(A型4例、AB型19例、B1型8例)、高危型胸腺瘤15例(B2型9例、B3型6例)、胸腺癌22例。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均较低危型胸腺瘤更易表现为肿瘤边缘不规则或分叶(P均<0.05);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均较低危型胸腺瘤更易出现对胸膜/心包、邻近大血管侵犯(P均<0.05);增强后密度不均及囊变坏死率在胸腺癌和低危型胸腺瘤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胸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较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更为常见(P<0.05);而瘤内钙化在三者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SCT对WHO简化病理分型的TETs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性质以及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关系。方法 对3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伴发PBML(BML组)的肺活检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治疗后随访,与3例原发性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PFH)(FH组)进行对照。结果 BML组3例为女性患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子宫切除至出现肺部病灶平均10.6年。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性结节影,边缘清楚。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瘤细胞均呈梭形,弥漫排列,其间有柱状上皮构成的腺样结构,分化成熟。免疫组织化学:两组梭形瘤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孕激素受体,不表达广谱角蛋白、上皮膜抗原、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嗜铬素A;两组腺样结构均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面活性蛋白A、B、广谱角蛋白; 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4年不等,肺部病灶进展缓慢。结论 PBML与PFH的瘤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相似,梭形瘤细胞似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腺样结构起源于呼吸上皮,提示BML可能是原发于肺的多发性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癌胰腺转移的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对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8例肺癌胰腺转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转移瘤为单发,2例为多发.所有病灶在T1WI上均呈低信号(n=15),T2WI及脂肪抑制上呈稍高信号(n=14)或高低混杂信号(n=1).病灶均呈轻度强化.结论 肺癌胰腺转移的MRI表现常为轻度强化的单发结节,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结果 10例为中央型,1例为周围型;形态分别为椭圆形(7例)、分叶状(2例)及不规则形(2例)。9例边界清楚,2例边缘毛糙。10例为实性病灶,1例为囊实性病灶。增强CT显示7例肿瘤实质部分密度较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其中5例密度明显高于胸壁肌肉,4例密度与胸壁肌肉相仿,2例密度明显低于胸壁肌肉。3例支气管腔内结节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液体影,2例见周围新月形或环形气体影。所有病例在CT上均可见支气管狭窄或阻塞(8例见阻塞性肺炎,5例见远端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塞,5例见肺不张)。5例可见纵隔、肺门或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肿大,1例见同侧肋骨转移。结论大部分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直径8mm以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随访方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8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影像科门诊进行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的57例患者的67个肺结节资料.肺结节平均直径为(5.97±1.34) mm.对其中32个结节进行手术切除,病理结果提示2个结节为良性,9个结节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4个结节为原位腺癌(AIS),7个结节为微浸润腺癌(MIA);16个结节怀疑恶性但未手术;19个结节随访或考虑良性病灶.对67个肺结节均行常规CT扫描和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由3位有3~10年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评价图像质量、判断结节类型、评估诊断信心、给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案,并对阅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在显示肺结节内部混杂密度、结节边缘、分叶征等方面优于常规CT检查(P<0.05),两种扫描图像对判断纯磨玻璃结节和混杂密度结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CT比较,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的诊断正确率增高(P<0.01),医师诊断信心提高(P<0.05),且基于两套图像给出的处理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差异主要体现为随访例数减少、手术例数和无需随访例数增加.结论 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直径8mm以下肺结节可较常规CT检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对通过常规CT检查难以确诊或诊断信心不充足的结节,可采用1 024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8.
成人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肺活检证实的特发性LIP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和CT、病理资料及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 特发性LI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常伴有高球蛋白血症;胸部影像学改变主要是双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和小囊肿;病理特征是以多克隆淋巴细胞尤其是B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弥漫性间质性炎症.主要治疗手段是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LIP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临床-影像-病理诊断;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理诊断为肺腺癌的空洞性磨玻璃结节的薄层CT表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和空洞形成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均经过手术治疗的空洞性磨玻璃结节患者影像和病理资料,CT图像分析包括磨玻璃结节和空洞的影像特征,病理切片分析包括病理亚型、空洞壁特征及空洞形成的病理基础,并对这些影像特征和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4例空洞型磨玻璃结节患者中,6例为原位腺癌,10例为微浸润腺癌,18例为浸润性腺癌。混合磨玻璃结节、空洞内分隔、壁结节、瘤肺界面、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发生率与病理类型有关(P<0.05)。磨玻璃结节及空洞大小与病灶的恶性度呈正相关(r=0.455,P<0.05;r=0.668,P<0.05),且空洞大小与磨玻璃结节大小亦呈正相关(r=0.642,P<0.05)。18例患者的病理切片上可见空洞,表现为扩张的细支气管。结论恶性空洞性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与其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空洞形成的病理基础是单向阀门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新型肿瘤血管生成靶向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并检测其物理性质。方法 设计合成双靶点RGD10-NGR9杂合肽,以固相合成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杂合肽,检测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结合能力。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核芯粒径8~12 nm的超顺磁性氧化铁,包覆葡聚糖。以环氧氯丙烷活化葡聚糖,共价耦联靶向多肽,制备靶向多肽—网状交联葡聚糖—超顺磁性氧化铁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粒子大小、X射线衍射仪测试粒子晶型及组成,红外光谱仪分析粒子表面包覆物质表征,纳米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振动样品磁强计仪测定磁化强度。结果 双靶点杂合肽FITC-RGD10-NGR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良好的体外结合能力。成功制备出肿瘤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电镜观测近似圆球形,总粒径约30 nm。经振动样品磁强计仪测定,70℃时,复合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3.54 emu/g,无磁滞现象,有超顺磁性,Zeta电位-60.9 mV。结论 成功制备出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其物理性质稳定,具有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