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羊体外循环模型中肺损伤的存在,探讨体外循环下肺损伤与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羊1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5~30 kg,羊龄8个月。分为脂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通过建立浅低温体外循环模型,停跳90 min,复跳6 h,分别比较其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及普通病理组织和超微病理组织的各自特点,测定AQP-1 mRNA表达。结果利用体外循环前指标作为自身对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之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中心静脉压在体外循环前、心脏复跳前、再灌注至平稳时分别为(5.86±1.12)kPa、(6.52±1.33)kPa、(6.36±1.04)kPa],肺干质量/肺湿质量比值(体外循环前、心脏复跳前、复跳后1 h、复跳后3 h、复跳后6 h分别为0.232±0.025、0.224±0.021、0.187±0.022、0.153±0.018、0.134±0.023)与体外循环时间呈反相关(P<0.001),血浆总渗透压与体外循环时间呈正相关(P<0.01)。病理组织证实,复跳之后3~6 h可以见到明显的肺间质水肿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内AQP-1 mRNA表达与体外循环时间呈反相关(体外循环前、心脏复跳前、复跳后1 h、复跳后3 h、复跳后6 h分别为100.0、98.1±24.4、80.2±20.3、78.1±17.7、55.3±16.4),在复跳后3 h与6 h分别降至术前水平的77.8%和54.6%(P<0.01)。结论体外循环造成的肺损伤在心脏复跳后3~6 h内表现严重,同时AQP-1的表达下降,存在肺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02.
背景:麻醉在肾移植手术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麻醉的效果会影响肾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目的:分析SCI数据库中肾移植麻醉研究文献的相关数据,以期得出国际肾移植麻醉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以电子检索方式检索1991-01/2010-12SCI数据库中有关肾移植麻醉的文献,采用检索词为"renal transplant/kidney transplant(肾移植),anesthe(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全身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硬膜外麻醉)"。将SCI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的绘图功能相结合,从时间分布、国家或地区分布、机构分布、出版物分布和论文被引频次分布,发表文献作者等方面对肾移植麻醉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同行评议的与肾移植麻醉密切相关的研究原著。②与肾移植麻醉相关的综述。③与肾移植麻醉相关的会议记录及摘要。④与肾移植麻醉相关的快报。排除标准:①未发表的文章。②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章。主要数据判定指标:①关于肾移植麻醉文献的时间分布。②国家或地区分布。③机构分布。④出版物分布。⑤论文被引频次情况。⑥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⑦文献类型分布。⑧肾移植麻醉2种主要方法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文献对比。结果:①在SCI数据库1991/2010共检索到387篇与肾移植麻醉相关的文献,其中研究原著以344篇位居首位,在年限分布上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有12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②《移植学会会报》发表文献42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移植》杂志14篇、《麻醉与镇痛》杂志13篇。肾移植全身麻醉文献77篇,发文量高于肾移植硬膜外麻醉。结论:文献分析显示了肾移植麻醉研究这一领域的国际文献发表的发展趋势,可为学科专家深入研究肾移植麻醉问题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周围神经刺激器(PNS)引导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Ⅰ组(23例)注入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45ml,Ⅱ组(22例)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45ml。注药完毕后,观察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测定并记录下肢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观察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麻醉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间下肢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满意度综合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中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麻醉效应及安全性,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更多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鞘内吗啡应用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镇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拟行TKA患者120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前10 min,A组、B组和C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2、0.1 mg·kg-1和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均于蛛网膜下腔注入吗啡0.3 mg+重比重布比卡因10 mg。术后均给予吗啡镇痛泵。比较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曲马多补救镇痛率、使用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检测手术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5-羟色胺(5-HT)水平,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术后6、12、24、48 h,A组和B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 <0.05),术后48 h内A组和B组曲马多补救镇痛率为18%和12%,均显著低于C组(45%,P <0.05),曲马多使用剂量也均显著低于C组(P <0.05);A组和B...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以患者疼痛点为中心施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口服西乐葆并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进行疗效判定,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内旋活动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等剂量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断符合剖宫产标准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L、R、B组各50例。分别给予患者0.5%左布比卡因、0.75%罗哌卡因、0.75%布比卡因各12 mg。给予每组10%GS,稀释至3 m L,于腰23间隙穿刺腰麻。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维持时间的异同以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腰麻临床效果均较好,镇痛及肌松满意,不具有可比性。三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比较,L组>R组>B组;布比卡因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较高,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较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三组差异不大。在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上,B组>R组>L组。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B组>R组>L组。结论等剂量的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具有相同的麻醉效能,但在镇痛和麻醉效果上,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不仅可以满足手术需要,较少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而且对母体不良反应少,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因此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近年来,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因其具有置入简单、刺激性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1]。然而,喉罩对咽喉的刺激仍不可避免,术后可能出现咽喉痛、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喉罩置入后咽痛的减轻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全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患者60例,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n=30例)和丙泊酚组(n=30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0μg后,瑞马唑仑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8 mg·kg-1·h-1,丙泊酚组静脉泵注丙泊酚120 mg·kg-1·h-1,当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 and Sedation, MOAA/S)评分≤1时停止泵注,开始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结束后,瑞马唑仑组静脉注射拮抗药氟马西尼0.2 mg(2 mL),丙泊酚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记录2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托下颌时长、苏醒时长、运动能力恢复时长,以及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低氧血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