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前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无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护理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9例剖宫产术中窒息新生儿抢救与护理过程,所有窒息新生儿均按五步法进行抢救复苏,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9例窒息新生儿经抢救,均存活,36例轻度窒息新生儿术后直接送回病房,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转新生儿科病房后续治疗,抢救成功率100%,无一例因窒息死亡.39例产妇剖宫产术后无一例出现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复苏技术、高效的团队协作、严谨的护理方案是抢救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关键,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预后及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正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生率明显上升,若复位不佳或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而高龄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使内固定变得困难[1]。全肩关节置换术是重建关节功能、矫正畸形、恢复肩关节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2]。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几乎同时应用,但在实施数量及长期效果方面不及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3],尤其是基层医院差距更  相似文献   
75.
黄婵娟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11):1083-1084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暖箱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更换暖箱空气滤网前和更换后每隔15 d采用沉降法对新生儿室和新生儿暖箱内空气进行采样。样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后,计数和比较暖箱内空气平均菌落数。结果 暖箱内空气菌落数随新生儿室空气菌落数的减少而减少,暖箱空气平均菌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t〖WTBZ〗=2.222,〖WTBX〗P〖WTBZ〗<0.05);暖箱内空气平均菌落数随着滤网更换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F〖WTBZ〗=7.799,〖WTBX〗P〖WTBZ〗﹤0.05)。结论 提高新生儿病房空气质量、定期更换新生儿暖箱滤网能有效地控制暖箱内环境的菌落数。  相似文献   
76.
梁雪萍 《内科》2014,(6):764-76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48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7.5%,治愈46例(95.8%),死亡2例(4.2%)。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的护理十分重要,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7.
莫海英 《微创医学》2005,24(2):222-223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溃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因感染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35例Ⅱ期以上褥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正>临床上常用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侧俯卧位、俯卧位、截石位、坐位等几种位式。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1])。由于各类手术需行不同手术体位,加上受手术时间过长、组织受压及麻醉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并出现血压变化造成皮肤、血管、神经的损伤,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各指标差异。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HT患者,共90例,现根据不同甲状腺功能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即正常A组、甲亢B组和甲减C组,在此基础上另设立对照组,即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均给予超声检查,分析声像图各指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的RI(阻力指数)最低、B组的血管内径最大,四组的PSV(收缩期峰值流速)和EDV(舒张末期流速)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价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0.
卢红莲 《临床医学》2013,(12):125-126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出现尿潴留分为两组,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自控镇痛、年龄〉60岁、术后排尿精神紧张、男性、留置尿管〉48h及术前未进行床上排尿练习是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37例患者可自行排尿,其余16例患者经再次插管,导尿后症状缓解,再次插管率为30.19%,拔管后,经对症干预,所有患者均恢复自行排尿,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较高,原因较多,有患者的主观因素,也有药物因素及护理操作等客观因素,在术前应通过护理评估,进行针对性地干预,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