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7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9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瘦素、脂联素及抵抗素等血清脂肪因子的水平。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纳入抑郁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体脂参数及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测定。结果:2组体脂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血浆瘦素、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抵抗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女性的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男性(P0.01),不同性别患者脂联素和抵抗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瘦素和脂联素浓度异常。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GIH)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54例,对发生GIH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54例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44例(6.73%)。并发GIH患者的平均年龄、大面积梗死比例、既往卒中史比例、抗凝药物使用比例高于无GI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IH在脑梗死中是常见且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其预防及治疗需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河南省部分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驻马店、平顶山等地住院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或无效的脑卒中患者2568例,记录并分析引起病情加重的各项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62.62%)、2次发病(52.80%)、感染(49.37%)、无可靠医疗保障(39.29%),其次为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脏器衰竭、内环境紊乱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等等。90.8%的患者危险因素2个,平均(3.4±1.2)个。结论:河南地区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者多合并2个或更多危险因素,高血压、感染、2次发病、无可靠医疗保障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经微创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术联合rt-PA治疗的自发性ICH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再出血危险因素及再出血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83例患者,再出血率9.29%,症状性再出血率1.64%,穿刺损伤(穿刺道出血及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率19.67%,30 d死亡率4.37%。穿刺损伤率与再出血率显著相关(P=0.001)。原发性高血压病史(P=0.042)、液化前调整穿刺针(P=0.030)增加再出血风险,术中是否抽吸、rt-PA剂量及用药次数与再出血均缺乏显著相关性。再出血后继续液化治疗者血肿清除率为(57.32±21.20)%,二次再出血率为23.07%。再出血患者30 d死亡率为5.88%。结论:微创术联合rt-PA治疗的自发性ICH的再出血率低,安全性较高。穿刺损伤及液化前调整穿刺针再出血风险较高。再出血后应用小剂量rt-PA治疗仍可有效减少血肿量,但仍需警惕二次出血。  相似文献   
35.
<正>重症肌无力(MG)发病率为(8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1〕,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特点不尽相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中青年及老年MG患者的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1980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1〕,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特点不尽相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中青年及老年MG患者的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1980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MG病例。老年MG 128例,其中男54例、女74例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DNA聚合酶Ⅰ介导的生物素标记的(dATP)缺口平移PANT在检测短暂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与坏死方面的特异性。方法:采用TUNEL,PAN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测短暂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前囟水平冠状平面组织切片DNA损伤,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核DNA的损伤。结果: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以及再灌注2h,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缺血侧呈细胞坏死特征性条带;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纹状体有坏死细胞;但在缺血30min,TUNEI和PANT检测不到阳性细胞。再灌注2h,出现PANT阳性细胞,但邻片TUNEL阳性细胞无增加。再灌注24h,TUNEL,PANT用性细胞都呈凋亡特征性改变。结论:在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条件下,①再灌注早期,TUNEL和PANT都不标记坏死细胞。②再灌注早期TUNEL不标记DNA单链断裂。③再灌注24h,PANT可标记发生凋亡的单链损伤细胞。④在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横型.TUNEL检测细胞凋亡以及PANT检测细胞核DNA单链断裂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对与神经元的早期发育和再生相关的突触蛋白Ⅰ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方法实验于2003年于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进行.[1]分组取75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1)、假手术组(n=18)和正常对照组(n=6)3组.假手术组18只和模型组18只分为再灌注1,3,6,12,24和72 h6个亚组,进行突触蛋白Ⅰ检测;正常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剩余的33只大鼠(分为再灌注1,3,6,12,24,48和72 h 7个亚组)分别进行TUNEL阳性细胞检测、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需获取数据时至少检测2只大鼠.[2]造模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0 min后再灌注;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其余步骤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不干预.[3]观察指标于相应时间点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缺血侧额顶叶皮质突触蛋白Ⅰ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补充后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缺血侧额顶叶皮质突触蛋白Ⅰ的表达模型组再灌注12 h内无明显变化,再灌注24 h低于假手术组(0.199±0.006,0.238±0.008,P<0.01),至72 h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2]细胞凋亡率模型组再灌注24,48和72 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2.57±9.83)%,(13.56±2.28)%,(16.68±0.66)%,(4.65±0.03)%,P<0.05].[3]TUNEL阳性细胞率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再灌注0~24h均未见阳性细胞,再灌注48和72 h分别为(47.50±3.85)%和(62.66±13.06)%.结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存在着突触蛋白Ⅰ表达的短暂降低,且与凋亡细胞的出现在时间上非常吻合,提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存在失神经及其后的神经再获现象,这可能与DNA的损伤和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脑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裂头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态影像学改变,并结合既往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癫痫发作8例,轻瘫3例,头痛2例,记忆下降2例、头晕1例。9例均行MRI检查,病灶多位于额颞叶,呈环状或线样强化。7例患者的血清学及脑脊液裂头蚴抗体均为阳性,2例患者仅血清学抗体阳性。8例患者行吡喹酮驱虫治疗,1例因伴随艾滋病,未行驱虫治疗。4例因误诊或确诊行手术治疗。5例治疗后复发。结论:脑裂头蚴病临床症状主要为癫痫、轻瘫、头痛。头颅MRI增强呈环状或线样强化,脑裂头蚴治疗可行长程大剂量规律口服吡喹酮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可,但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加强神经科ICU备用药品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KTQ认证体系中的PDCA质量管理方式对神经科ICU备用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随着药品规范化管理的持续推进,病区药品检查得分逐月提高,护士对药品管理的满意率达96.30%~100%。结论通过对病区备用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儿童癫患者语言功能状况。方法:选择儿童癫患者56名为癫组,50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癫组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健康组,均以标记测试(TheTokenTest)和WAB量表进行语言功能测试。结果:癫组与对照组比较,癫组WAB量表测试得分"听语理解"项和癫组标记测试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癫患者存在语言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在听语理解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儿童癫患者的语言功能状况,尽量避免可导致其语言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