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实时引导在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或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囊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直肠超声实时引导行精囊镜手术治疗的25例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或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9.4±4.5)岁;精液量0.4(0~2.8)ml,精液pH值6...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前上盂唇撕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的超声和MRI检查资料,以关节镜手术为金标准,评估超声诊断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前上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与MRI诊断效能比较。结果 准确率准确率超声诊断前上盂唇撕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30%、100%、39.1%(标准1)和45%、100%、52.2%(标准2),MRI诊断前上盂唇撕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30%、100%、39.1%(标准1)和70%、33.3%、65.2%(标准2)。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在评估前上盂唇撕裂敏感性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多个超声征象和应用MRI相对宽松指征可提高髋关节镜二次翻修患者前上盂唇撕裂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趋势。  相似文献   
43.
44.
45.
产科超声检查:安全性、适应证、准确性和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Ian Donald及其同事开展的产科超声应用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第一次有可能通过无创的方法直接获得胎儿及其生存环境的信息。迄今,超声在临床的应用已有30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高频探头提高了分辨率,彩色常规和能量多普勒图像可评价母体和胎儿的血液循环,三维和四维超声允许临床医师在任意方向上重建获得容积成像。这些技术以及轻便化、低成本超声仪器的发展,使超声在腹部,特别是产科方面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事实上,很难想象现代产科诸多问题的解决能够离开超声诊断的帮助。因此,回顾目前有关产科超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名本科毕业住院医师,通过3年导师制的培养学习,导师不但在其培养过程中讲授专业理论课,还通过教学查房、导师"手把手"教学实践操作以及学生和导师组成小组一起进行文献回顾及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系统的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带教、导师制的作用和效果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以及住院医生对进入导师制培训体系以来的主观感受等来进行评价。结果 30名住院医师在培训前后两次客观评价测试结果显示培训后试卷正确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住院医师自身对导师制满意程度调查,非常满意为90%,满意为10%。住院医师参加北京市超声专业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考核成绩,理论合格率100%、实践合格率97%、读片合格率93%。结论导师制培养体系是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出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都合格的住院医师。  相似文献   
47.
经会阴部超声检查肛管周围感染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经会阴部超声检查法对肛周感染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54例肛周肿物患者与10例正常组的对照检查,显示肛周括约肌及肛周病变,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选用3-6MHz凸阵探头和5-10MHz线阵探头进行检查。结果:所有受检者均能清晰显示肛管内外括约肌。异常组发现肛周脓肿23例,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或窦道形成31例,除未发现合并复合高位脓肿及肛瘘各1例外,其他均与手术结果相吻合。结论:经会阴部超声法检查肛管周围感染性疾病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方法361例慢肝患者根据肝穿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0)到肝硬化(S4)五期,按炎症分为Gl~G4四级。对照组104例为体检健康者。比较慢肝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慢肝不同G/S分期之间脾脏指标的差异。结果慢肝组与对照组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脾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且慢肝组均大于对照组;G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最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G分期增高而增大;S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与流速、脾动脉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炎症活动度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最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炎症程度越重诸数值越大;脾脏厚度与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0.447。结论慢肝患者脾脏增大,脾动静脉内径增宽,脾血流量增多,且随G/S分期增高而增高。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胃浸润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8例二维超声明确诊断胃壁增厚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进行胃壁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分钟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结果病变位于黏膜下层者,胃壁黏膜下层增强达峰时间较肌层明显提前,斜率变大;全层胃壁病变表现为病变区快速增强,时间在10-16秒,廓清亦较迅速;病变侵及浆膜及浆膜层以外时,浆膜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增强的血管向外延伸;胃壁间囊肿,囊壁与胃壁同步增强,同步廓清,囊腔内无增强征象。结论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结合TIC曲线分析,可反映胃壁增厚性病变及肿物的实时血流灌注情况,重点在于能区别病变侵犯层次,对鉴别炎症性病变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0.
灰阶超声造影对兔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成功建立10只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肾衰竭模型建立前后3d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进行肾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肾衰竭前后的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A×β值、峰值减半时间(T1/2)及廓清指数(WR),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自身造影前后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AT、T1/2在肾衰竭后明显延长(P<0.05),而相应的β、WR值减小(P<0.05),A、A×β值在肾衰竭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T、β、T1/2、WR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30、0.17、0.26(P>0.05),与肌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0.16、0.01、0.16(P>0.05),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新型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较敏感地反映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后肾皮质血流灌注的特点,有望成为评价肾灌注的临床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