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肠道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腹痛、二维超声怀疑为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造影,应用QLAB软件进行曲线定量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 5例二维超声均显示为肠壁结节状突起.其中腺瘤3例,CEUS呈快速均匀的高增强,强化顺序与肠壁一致,强化强度及持续时间与黏膜层相近;纤维瘤样变1例,呈不均匀弱增强;脂肪瘤1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超声造影具有顺序显示肠壁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确定病变来源层次、增加病变检出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2.
Feng JL  Li ZP  Wang JR  Gao 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1):1016-1020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 VFM)技术分析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左心室涡流和血流向量特点及其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壁心梗患者(心梗组)31例,对照组20例.记录心尖三腔心彩色多普勒二维图像,VFM技术观察各心动时相左心室涡流和血流速度向量特点.结果 (1)两组在等容收缩期左心室腔内均可见整体涡流;心梗组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均存在涡流,对照组收缩期未见涡流,舒张期左室内可见短暂、局部涡流.(2)心梗组快速射血期心尖部及中部血流速度方向朝向心尖,与基底部血流方向相反,也与对照组相反[(10.6±8.3) cm/s比-(5.8±7.2)cm/s,(19.5±11.8) cm/s比-(16.6±14.7) cn/s];快速充盈期心尖部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6.8±9.8) cm/s比(17.6±15.8)cm/s,P<0.01].(3)心梗组心尖部快速射血期血流速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 -0.52,P<0.05).心梗组LVEF< 50%患者快速射血期心尖部血流速度高于LVEF≥50%患者[(13.5±9.0) cm/s比(5.8±5.1) cm/s,P<0.01].结论 前壁心梗患者左心室内涡流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心梗组快速射血期心尖部及中部血流向量方向朝向心尖,心尖部血流速度与LVEF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36例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将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分为3级:无增强(1级)、基底部增强(2级)和中心部增强(3级)。比较脑梗死和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随访观察各级增强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新发脑梗死病例比例。结果 近期脑梗死同侧颈动脉斑块出现2级、3级增强者分别占30.77%(16/52)和40.38%(21/52),陈旧性脑梗死为28.00%(21/75)和21.33%(16/75),无脑梗死患者为24.03%(31/129)和8.53%(11/12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6,P<0.01)。随访发现,1、2、3级增强斑块,同侧大脑半球新发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7%(2/136)、8.93%(5/56)和7.14%(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与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4.
肝脏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肝脏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7名,经左侧肘静脉以6种不同剂量注射造影剂,采用QLab软件描绘TIC获取每一剂量在不同监测条件下的常用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①相同面积和形状ROI:随深度增加,增强强度(ΔI)明显减低。②在低剂量时(0.5 ml和1.0 ml),ΔI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剂量增大后,ΔI无明显差别。③改变面积和形状,不同ROI之间Δ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聚焦深度增加,ΔI呈现下降趋势。⑤ΔI和上升时间(Δt)的比值(ΔI/Δt)与造影剂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造影剂剂量对造影参数的影响较大,而改变ROI的大小和形状对造影参数无显著影响;于适当位置选取ROI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影参数,聚焦位置不同可以影响造影剂微泡的稳定性,从而对造影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冈上肌腱撕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经手术证实冈上肌腱撕裂且临床资料完整的70例患者的实时超声检查及MRI检查资料,以开放手术或肩关节镜术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70例冈上肌腱撕裂,术前实时超声检查诊断65例,MRI诊断67例。实时超声检查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2.8%、82.1%、92.8%、82.1%及89.8%。MRI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7%、85.7%、94.4%、88.9%及92.9%。经χ2检验,冈上肌腱撕裂实时超声检查的有效性与MRI检查的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χ2=0.09,P0.05)。结论实时超声检查与MRI同样能够准确地诊断冈上肌腱撕裂,可作为冈上肌腱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  相似文献   
39.
患者女 ,2 1岁 ,未婚。因痛经 8年来诊 ,患者 13岁初潮即有较剧烈腹痛 ,此后每次月经来潮均如此发作 ,月经 7~8天 / 30天。妇科检查 :外阴正常 ,一指阴道妇查 ,阴道通畅 ,可及一个宫颈 ,阴道左侧壁囊性感 ,范围约 10cm× 5cm ,张力大。临床诊断 :阴道斜隔 (左侧 )。第一次超声检查显示有两个宫体 ,右侧形态正常 ,内膜线清晰 ,与阴道相延续 ,右卵巢正常 ;左侧可见约 5 .8cm× 4.6cm×4.6cm低回声 ,内可见内膜样强回声 ,紧贴其下方可见一约 9.0cm× 3.0cm无回声 ;两侧宫体间尚可见约 4.8cm× 4.3cm低 无回声伴分隔强回声 ,…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超声鉴别方法及其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普外科住院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06例患者行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确认腹壁下动脉与腹股沟疝的关系,凡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外侧、前方通过者诊断为斜疝,而疝囊自腹壁下动脉内侧通过、将其向外前方推挤者诊断为直疝。超声诊断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比较。结果腹股沟疝患者共106例。其中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94例,直疝12例,纠正术前临床误诊3例。术前超声诊断明确,106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有效指导腹腔镜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