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9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168篇
内科学   625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227篇
外科学   1065篇
综合类   1559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418篇
  13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8)、假手术组(SO组,n=24)、SAP组(n=24)及NAC组(n=24),后3组再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12及24 h 3个时间点组,每个时间点组8只大鼠。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作大鼠SAP模型,SO组大鼠则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生理盐水。NAC组大鼠于造模前1 h经腹腔注射NAC,而SO组和SAP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ON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麻醉后直接取右心室血5 mL及回肠组织约5 cm,余3组大鼠则于术后6、12及24 h麻醉后取材。检测血浆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检测回肠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回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对其进行评分;检测回肠组织bax和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同时相SAP组比较,NAC组大鼠各时相的血浆CRP水平均较低(P〈0.05),而AMY水平在12 h和24 h时较低(P〈0.05);NAC组大鼠的DAO、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在12 h和24 h时均较低(P〈0.05),但DAO水平在6 h时高于SAP组(P〈0.05);NAC组大鼠各时相回肠组织中的MPO及MDA水平均较低(P〈0.05),而T-SOD水平则在12 h和24 h时较高(P〈0.05);NAC组大鼠回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均较低(P〈0.01),组织病理学评分在12 h及24 h时亦较低(P〈0.05);NAC组大鼠回肠组织中bax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而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则均较高(P〈0.05)。结论 NAC对SAP大鼠的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除了抗氧化作用外,还可能与其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剖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OC+ECBD)3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89例分别采用OC+ECBD(O组)、LC+LCBDE(L组)和EST+LC(E组)治疗,其中O组132例、L组36例、E组121例,比较3组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 3种术式的结石残留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L、E组(P<0.01).结论 3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无明显胆管感染或急性胰腺炎者适合选择LC+LCBDE.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采用锁孔开颅术处理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诊治经过,所有患者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开颅技术,并将30例常规开颅术组设为对照组,对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锁孔组35例患者均经MR确诊,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消失,其中33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例术后1个月内逐渐消失,肿瘤全切除25例,残留少量包膜的近全切除10例。锁孔组手术持续时间(126±48)min,而常规手术组手术持续时间(216±66)min(t=2.536,P0.05)。锁孔组术中出血量(91.3±52.2)m L,而常规组术中出血量(186.3±65.4)m L(t=2.163,P0.05)。术后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锁孔组Ⅰ级32例,Ⅱ级3例,2例合并听力下降者在术后3个月内逐渐改善,常规组Ⅰ级25例,Ⅱ级5例(χ~2=4.158,P0.05)。术后听力评估采用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分级法,锁孔组A级33例,B级2例,常规组A级27例,B级3例(χ~2=5.167,P0.05)。跟踪随访3个月至5年症状无复发,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应用锁孔开颅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4.
135.
美国器官移植共享网络(UNOS)2009年发布的数据表明,1993年以前仅30%的肾移植受者接受诱导治疗,而2003年以后肾移植受者接受诱导治疗的比例已经达到83%.当前心脏移植、肝移植、胰腺移植中接受诱导治疗的比例分别达到72%、61%和77%[1].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 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推荐将诱导治疗纳入肾移植后的初始免疫治疗方案[2].鉴于免疫诱导治疗在老年肾移植中的应用报道甚少,我们回顾分析了128例老年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巴利昔单抗(Bax)诱导治疗对老年肾移植后人、肾长期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当归水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当归水煎液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增大促增殖作用愈大。当归水煎液使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P<0.05),凋亡率逐渐减小(P<0.05)。当归水煎液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胶原(P<0.05)。结论:当归水煎液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减少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n=40)和加速康复组(n=40),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3天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C反应蛋白(CRP)、IgG、IgM、IgA、CD3+、CD4+、CD8+和CD4+/CD8+水平,记录2组患者术后发热持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加速康复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术后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方法组短(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TLC与术前1 d相比降低,而CRP与术前1 d相比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天加速康复组CRP较传统方法组明显降低(P<0.05),IgG、IgM、IgA、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比传统方法组升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减轻手术创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打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8.
皮肤伤口的愈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此过程涉及成纤维细胞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在不同愈合阶段的共同协调,包括细胞迁移和增殖、血管再生、细胞外基质沉积和重塑。修复过程中任何阶段的异常愈合都可能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临床上根据病理性瘢痕的持续时间、瘢痕组织内胶原蛋白的排列以及是否侵犯周围正常皮肤,可将其分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病灶内注射疗法、手术切除以及放射治疗。注射疗法因其廉价与易操作性作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且随着药理学及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以及多种辅助注射手段与工具的开发,注射疗法的优势与可行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本文围绕伤口愈合过程中病理性瘢痕最新的注射治疗相关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9.
创面感染是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炎症反应, 它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可表现为迅速发生的急性创面感染和迁延的慢性创面感染。感染性创面指发生了感染的急性或慢性创面, 它的诊治涉及诸多环节, 任何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治疗失败。该文就如何提高感染性创面诊治水平, 提出细菌生物膜与耐药菌、新材料与新型敷料、特殊类型感染性创面以及各种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等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 旨在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与此同时, 倡导充分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不断涌现出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 并将其应用到感染性创面的诊治中, 造福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在G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折顶技术联合直角钳撬拉辅助复位治疗老年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4例老年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术中应用折顶技术联合直角钳撬拉进行复位并髓内钉固定(研究组),36例术中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其他复位方法并髓内钉固定(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侧别及分型、合并内科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Baumgaertner等及张世民等的骨折复位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个月。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根据Baumgaertner等及Chang等的骨折复位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骨折复位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