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的早期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切除与微波消融的疗效比较,探究肝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9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巴塞罗那分期早期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将病人分为肝切除组(41例)及微波消融组(48例),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的术后生存率。结果肝切除组肿瘤直径大于消融组,分别为(3.6±1.7)cm和(2.4±0.95)cm,P=0.01。而肝脏储备功能肝切除组则优于微波消融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10%),分别为19%和66.7%,P=0.01,经由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前甲胎蛋白(AFP)400μg/L(P=0.019)及围手术期输血(P=0.001)是全部89例早期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两组的术后总生存期相似(P=0.908),但肝切除组在术后累积肿瘤无复发生存期上具有比微波消融组更好的预后(P=0.033)。结论肝切除对具有良好肝脏储备功能的巴塞罗那早期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而微波消融治疗则适用于肝脏储备功能较差的小肝癌病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并总结急诊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行断流术治疗的4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8例急诊行脾动脉结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例急诊行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3 h内手术止血率为100%,1例于术后第8天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术后2 d内出现腹腔渗血,经保守治疗后渗血停止。其余患者术后经2~4周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术后1年常规随访,5例失访,36例获访患者中1例于术后8个月再次出血,经胃镜套扎成功止血;1例于术后7个月体检发现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其余患者可以进行一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把握恰当的手术时机,果断实施急诊断流术,可以迅速而有效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3.
通过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进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种被低估的细胞间的沟通方式.EVs携带很多生物活性分子、表面受体以及基因信息,例如蛋白编码基因和miRNAs,lncRNAs以及mRNAs都可通过EVs在细胞间传递并且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本篇文章阐述了EVs,尤其是EVs相关的miRNAs如何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0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肝炎病史、肝癌家族史、肿瘤大小、病灶部位及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进行ECOG评分和Child-Pugh分级;住院期间检测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水平.出院后进行...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术前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在Ⅳ型肝门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术前行PVE的2例Ⅳ型肝门胆管癌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解除梗阻性黄疸,PVE诱导剩余肝体积代偿增生后,未来剩余肝(future liver remnant,FLR )与全肝体积(total liver volume,TLV)之比分别为49.7%、43.7%,较PVE前分别增加7.9%,5.4%。2例行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至今分别无瘤生存18、19个月。 结论 PVE能够安全有效增加FLR,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行脾切除的278例肝硬化PH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术后PVST发生率为38.8%(108/278)。Logistic回归-ROC曲线模型显示,手术时间(AUC=0.651,95% CI:0.585~0.716)、术中输血浆量(AUC=0.615,95% CI:0.546~0.684)、术后脾静脉直径(AUC=0.665,95% CI:0.598~0.731)是影响脾切除术后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输红细胞量(AUC=0.583,95% CI:0.514~0.651)和术后第7天TT水平(AUC=0.634,95% CI:0.568~0.699)是独立保护因素,以上指标对术后PVST都具有一定预测作用,且联合以上指标预测效能更高(AUC=0.783,95% CI:0.727~0.839)。 结论对于肝硬化PH患者,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通过围手术期适量输注红细胞和减少血浆输注预防PVST。综合考虑术后脾静脉直径和第7天TT水平因素有助于提高术后PVST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8.
肝门板的概念于1957年由Couinaud首先提出。历经6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与其相关的肝门板显露技术包括下降肝门板技术、Glisson鞘外肝蒂解剖技术等已在开放与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的血流阻断与处理、肝门部复杂肿瘤的切除,以及肝胆管结石和高位胆管损伤狭窄修复手术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为减低围肝门区手术难度,增加手术安全性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保障,已成为肝胆外科医生的临床必修课。  相似文献   
69.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发病率第二的原发性肝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扩散早,患者多因黄疸或周围压迫不适感前来就医,使其确诊较晚。且ICC切除后易复发,对化疗不敏感,故预后差,生存率低。目前对于能手术切除的ICC患者采取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ICC患者采取以局部治疗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免疫治疗可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分子靶向治疗可通过抑制对肿瘤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细胞膜表面分子而杀死肿瘤细胞。目前,这两种治疗方法已成为ICC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脾血管瘤是脾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随着仪器的进步,脾血管瘤的检出率日益提升,但其诊断精度仍有待提升,增强MR、超声造影、病理活检等检查手段在病灶鉴别方面具有优势。脾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手段一直存在争议,既往只有开腹脾切除术一种治疗方式。近年来“保脾”、“微创”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并出现了脾部分切除术、脾血管瘤消融术等新的治疗手段,但不同手段的选择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现就脾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