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肝切除术是肝脏相关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术式。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肝切除术后的病死率高达30%。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作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接受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尽管在近十年来有关肝脏手术的研究与进展有了显著的发展及完善,受到患者术前的一般状态以及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PHLF的发生仍然难以避免。虽然如今的技术手段可以明显减少PHLF的病死率并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但如何有效的对PHLF的发生进行风险评估,并进一步指导防治策略,仍是肝脏外科医生极为关注的问题。对PHLF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包括PHLF的定义、危险因素、术前评估以及PHLF的防治技术手段进展等,为减少PHLF的发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正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肿瘤,发病部位多为子宫和肺,肝脏病灶多为个案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2岁,以"发现肝内结节2年"为主诉,2016年8月就诊于本院。患者2年前体检腹部超声时发现肝内结节,初以"肝囊肿"为诊断,此后定期复查结节无增大趋势,入院3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否提高二者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并诊断为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于同一次住院期间行EUS与MRCP检查。依据影像学检查分为EUS组、MRCP组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组。以开腹胆道探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及出院6个月内无腹痛症状就诊记录为金标准。将3组检查结果分别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分别计算3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联合诊断采用平行诊断试验,EUS与MRCP任一结果为阳性则为阳性,两者皆为阴性则为阴性。上述指标的差别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EUS检查阳性共22例,真阳性20例,假阳性2例;阴性共56例,真阴性53例,假阴性3例。MRCP检查阳性22例,真阳性15例,假阳性7例;阴性共56例,真阴性48例,假阴性8例。二者联合诊断阳性共29例,真阳性22例,假阳性7例;阴性共49例,真阴性48例,假阴性1例。EUS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MRCP组(93. 6%vs 80. 8%,χ2=5. 735,P=0. 017)。联合诊断组与EUS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但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 7%vs 65. 2%,χ2=6. 769,P=0. 009; 98. 0%vs 85. 7%,χ2=5. 000,P=0. 025)。结论EUS与MRCP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各有优劣,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但EUS总体准确度更高,对于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建议使用EUS排除可疑胆总管结石的存在,此方法更为可靠。EUS与MRCP联合诊断较单独应用MRCP可以提高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建议当MRCP为阴性但与其他临床表现不符时,应进一步行EUS检查以明确可疑胆总管结石的存在。  相似文献   
24.
许永庆  卜献民  戴朝六  徐锋  赵闯  赵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197-4199,4207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肝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有门脉高压症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30)为胎盘多肽治疗组,Ⅱ组(n=30)为对照组,2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7 d抽取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IL-6、ALT、AST,并观察感染发生率及出院时间的变化。结果 (1)Ⅰ、Ⅱ组CD4、CD8、CD4/CD8术后均较术前下降,d 1下降明显,d 3、d 7逐渐升高,术后Ⅰ组高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组IL-6术后较术前升高,d 1升高明显,d 3、d 7逐渐下降,Ⅰ组下降较Ⅱ组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先升高后下降,Ⅰ组低于Ⅱ组,d 3、d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组较Ⅱ组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术后应用胎盘多肽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中难治的常见病之一.而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主要靠外科手术,原则是"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止复发".目前用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是多样的,归结为胆管探查取石引流、肝切除、胆管狭窄修复重建、肝移植4种主要类型,在实际应用中,此类手术方法常常是联合应用.本文阐述肝内胆管结石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并针对相应术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恢复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EORTC QLQ-C30评分(包括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4%vs 17.07%,P<0.05)。试验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合并Ⅰ/Ⅱ型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和介入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肝细胞癌合并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程氏分型)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外科切除治疗组(28例)和TACE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长期生存率,并分析病人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外科切除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7%、54.1%、29.2%、14.6%;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23.3%、13.3%、8.9%(P=0.036)。多因素分析显示多个肿瘤(HR=2.578;95%CI:1.365,4.868,P=0.004),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U/L(HR=2.509;95%CI:1.266,4.972,P=0.008)是影响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肝细胞癌伴Ⅰ/Ⅱ型门静脉癌栓病人,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明显好于TACE治疗,多个肿瘤和AST>34U/L是病人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8.
曾勇超  苏洋 《腹部外科》2018,(6):449-451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及文献复习,提高对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水平以及了解脾动脉瘤的治疗进展。方法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年1月及2017年7月2例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表现为突发腹痛,增强CT可提供良好的术前影像学诊断,需迅速予以外科干预从而降低病人死亡率。结论对于确诊或疑诊病人尽早予以外科干预是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对于脾动脉瘤的治疗,外科手术是金标准,但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正在不断突破以往的限制,应用指征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29.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一直受到外科医师较多的关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危害以及术前减黄的必要性已经有较多论述,但是术前减黄的争论一直存在,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在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广泛应用的今天,针对低位和高位胆道梗阻区别对待,进行归纳总结,选择更合适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05-2011年住院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的4例UE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例,女3例,年龄分别为6岁、14岁、14岁和46岁.既往无肝病背景,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痛和发热等.术前常规化验检查显示肝功能基本正常,肝炎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较困难,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确诊为UESL.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2例因出现发热和腹膜炎体征而疑有肿瘤破裂出血,转行急诊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联合行化学药物辅助治疗.结论:UESL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难以确诊;治疗上仍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首选,联合化疗等综合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