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畅生  魏孟奇 《热带医学杂志》2005,5(2):223-224,239
目的 总结84例肠梗阻急诊手术指征及术中,术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3年收治的316例肠梗阻病人的病历资料,其中84例为肠梗阻急诊手术。结果316例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232例,占73%;急诊手术84例,占26%,其中手术后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54例,占63%;82例获治愈,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10年间肠梗阻病人以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常见,肠梗阻手术指征应根据梗阻原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判确定。  相似文献   
72.
宫颈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多点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ASC-US作进一步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宫颈ASC-US患者142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镜下多点取宫颈病理检查结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2例宫颈ASC-US患者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经病理确诊CIN者有32例,占总数的22.54%,其中CIN Ⅰ 21例,占14.79%,CIN Ⅲ7例,占4.93%,CIN Ⅲ 4例,占2.82%.ASC-US合并HPV感染12例,病理检查为CIN Ⅰ合并HPV感染6例、CIN Ⅱ合并HPV感染4例,CIN Ⅲ合并HPV感染2例.另有7例病理证实为CIN Ⅰ合并HPV感染,而细胞学诊断为ASC-US,未提示HPV感染.CIN Ⅰ合并HPV感染的细胞学与病理检查,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142例ASC-US患者年龄≤35岁为74例,检出CIN23例,CIN检出率为31.08%;年龄>35岁为68例,检出CIN 9例,CIN检出率为13.24%,两组比较P<0.025,差异有显著性.年龄≤35岁合并HPV感染14例,感染率为18.92%;年龄>35岁合HPV感染5例,感染率为7.3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142例ASC-US患者中检出CIN 32例,宫颈轻度糜烂10例,中度糜烂9例,重度糜烂13例.在宫颈重度糜烂13例中,CIN Ⅰ为8例,占38.1%(8/21);CIN Ⅱ为3例,占42.29%(3/7),CIN Ⅲ为2例,占50%(2/4).宫颈糜烂程度与检出CIN级别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宫颈细胞学筛查为ASC-US者,尤其年龄≤35岁或合并HPV感染者,应结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进一步诊断,有利于提高CIN及HPV的检出率.宫颈糜烂程度与检出CIN级别无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萆薢土茯苓合二妙散加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12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萆薢土茯苓合二妙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横纹肌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剖宫产的孕妇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00例,A组产妇给予质量浓度为1.5 g/L的罗哌卡因1.5 mg/kg,B组产妇给予质量浓度为2 g/L的罗哌卡因1.5 mg/kg,C组产妇给予质量浓度为2.5 g/L的罗哌卡因1.5 mg/kg,同时给予所有产妇镇痛泵辅助镇痛。记录观察所有产妇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产妇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腹横肌平面阻滞(TA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C组产妇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产妇(P<0.05),24 h后C组产妇的VAS评分低于B组产妇(P<0.05);与B、C组产妇相比,A组产妇的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多,镇痛效果满意度较低(P<0.05),同时B组产妇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多于C组产妇(P<0.05);3组产妇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质量浓度为2.5 g/L的罗哌卡因横纹肌阻滞进行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胰高糖素样多肽-1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折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5组,每组24例,单药低剂量二甲双胍组(A1)、单药高剂量二甲双胍组(A2)、单药GLP-1组(B)、低剂量二甲双胍联合GLP-1组(C1)和高剂量二甲双胍联合GLP-1组(C2)。二甲双胍低剂量用药量为0.5 g/次,每日2次口服,高剂量用药量为0.5 g/次,每日4次口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每日1次,起始量为每日0.6 mg,1周增加为每日1.2 mg,再1周后增加为每日1.8 mg。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后按照标准的手术方法和规程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同时给予饮食控制及其它对症治疗。分别在1、3、6个月时检测其股骨颈骨密度值(BMD)和Harris系统评分。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A1组、C1组、C2组BMD值和Harris系统评分均增高,在术后3月和6月时,C1组骨密度值和Harris评分高于A1组(P<0.05),C1组骨密度值和Harris评分高于C2组(P<0.05)。结论胰高糖素样多肽-1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功能恢复,且与低剂量二甲双胍联用促进骨折愈合效果优于与高剂量二甲双胍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探讨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方式,为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腹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接诊之后采取平卧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严密的仪器探查等方式最终发现62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中有急性肠梗阻患者1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细菌性痢疾患者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和宫外孕患者3例。通过针对性的治疗,62例患者中有61例得到治愈,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9%。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病情复杂,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医生一定要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辅助检查确定患者病情,以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两组均给予苯巴比妥、皮质激素、尼可刹米、碳酸氢钠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疸治疗箱行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0.0%)及总有效率(9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3%,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中国医学创新》2015,(7):107-11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44例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栓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有利于缓解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9.
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耐药性的问题。相对于其他患者来说,耐药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加重,并伴有肝功能代偿和癌细胞增加。同时,耐药不仅增加医师的治疗难度,还可能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成本。因此,乙型肝炎耐药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医疗成本。本文主要分析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和管理。  相似文献   
80.
程艳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60-160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8例无原发皮损的老年性皮肤瘙痒患者施行依巴斯汀和复方甘草酸苷片相结合,另配合饮食、心理护理,在关注内服用药的同时兼顾外用洗液熏蒸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对该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西药内服、中药熏蒸相结合,并配合心理干预、合理饮食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