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9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2278篇
耳鼻咽喉   129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714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1837篇
内科学   794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379篇
特种医学   809篇
外科学   2318篇
综合类   3333篇
预防医学   626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694篇
中国医学   400篇
肿瘤学   3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955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889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884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50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组织工程构建人工食管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初步探讨组织工程制备可降解人工食管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新生牛食管上皮细胞,接种于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上,然后移植入裸鼠背阔肌表面,通过组织学及扫描、透射电镜观察食管上皮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与分化情况。结果:培养的新生牛食管上皮细胞在胶原蛋白-壳聚糖膜表面生长良好,食管上皮细胞-胶原蛋白-壳聚糖膜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阔肌表面2周,食管上皮细胞可进一步分化至10层,术后4周胶原蛋白-壳聚糖膜已被降解吸收。结论: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是组织工程构建可降解人工食管的优良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972.
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是近年来治疗痉挛性脑瘫有一定疗效的手术之一 ,但由于其手术显露广泛 ,并发症相对较多 ,尤其是颈段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对解除上肢痉挛存在一定的局限。基于此 ,钟世镇[1] 认为 ,通过椎管外神经阻断达到减少恶性传入的机会 ,是治疗痉挛脑瘫的发展方向。我院骨科据此进行臂丛神经切断[2 ] 治疗脑瘫引起的上肢痉挛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现将 17例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1997年 3月~ 1998年 12月 ,共收治病人 17例 ,其中男 10例 ,女 7例 ,均为上肢痉挛 ,年龄 8~ …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改变及在过敏性皮炎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过敏性皮炎患者 1 5例 ,男性 8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3~ 51岁 ,平均年龄 31± 9岁 ,诊断标准医疗常规诊断标准。患者治疗均应用地塞米松 1 0mgVD。 7例GR异常者为A组 ,8例GR正常者B组 ,随访 1年1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L)用放射配体结合法。以 [3H]地塞米松 ( [3H]Dex 1 78TBq/mmol/L ,英国放化中心产品 )为配体 ,以饱和浓度 1 5nmol/L[3H]Dex检测患者MNL对 [3H]Dex的特…  相似文献   
974.
苦参素致血清胆红素升高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36岁 ,因反复右季肋部不适 1年 ,在我院门诊查肝功能 TBil 14 .9μm ol/ L ,AL T 5 7U / L ,血HBs Ag、HBe Ag、抗 - HBc、抗 - HBc Ig M、HBV- DNA阳性。给予苦参素 (宁夏制药厂 ,批号 0 0 10 2 5 ) 6 m l,肌注 ,每日 1次 ,3d后出现恶心、呕吐、尿黄、纳差 ,复查肝功能 TBil 4 5 .3μm ol/ L ,AL T 5 2 6 U / L ,AST 187U / L。停用苦参素并住院给予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 ,2周后上述症状消失 ,肝功能 TBil 35μm ol/ L ,AL T 12 8U / L ,AST 80 U / L ,再次给予苦参素 6 m l肌注…  相似文献   
975.
移植肾动脉狭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对我院所行1 524例(1 604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明确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4例还进行了移植肾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另选择20例正常移植肾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也行CDI检查.结果:14例中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明显狭窄者4例,均行移植肾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远端近肾门处明显狭窄者4例,其中2例行移植肾动脉探查及狭窄区松解术(另2例药物控制血压,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血压均基本恢复正常.余6例均为移植肾动脉吻合口轻度狭窄,服用药物能控制血压.结论:(1)CD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反复观察,对观察移植肾血流及血流指数的变化有一定的意义.(2)MRA是目前最为新颖的诊断手段,对患者无创伤性,能初步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今后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用于指导治疗.(3)DSA虽属创伤性检查,但诊断确切,能明确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能同时行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976.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I型亚单位(NR1)mRNA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Egb)对其影响。方法1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即MCAO组和Egb治疗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再灌注后6,24,48,96 h处死。进行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R1 mRNA。结果MCAO组大鼠大脑皮质梗死灶的凋亡细胞和NR1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而Egb治疗组这两项指标的表达明显低于MCAO组(P<0.01)。结论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R1mRNA表达增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银杏叶制剂可以明显抑制NR1mRNA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77.
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腹腔镜联合手术应运而生,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且又在处理多个腹部病变方面展示了较大的优势,使得多个病变一次性联合手术解决成为可能,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大大加强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是进一步促进了腹腔镜手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78.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已成为颈椎退变性等疾病的标准术式,但术后仍存在颈前柱失高和生理曲度丢失的问题,不管采用内固定与否。而恢复颈前柱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是临床判定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标准之一。颈前路术后前柱失高的原因很多,与植骨块的吸收压缩、椎体终板的处理、植入物及骨移植材料、患者骨质疏松程度、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的采用与否等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979.
肿瘤标志物应用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恶性肿瘤细胞除低分化、易转移和高速增殖之外 ,其他细胞学行为完全等同于正常细胞 ,至今尚未发现任何特异性表达产物或脱落成分 ,或者说 ,各种恶性肿瘤标志物尚未真正发现 ,这给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带来了难题。所谓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 1 )唯某种肿瘤所特有 ;( 2 )与肿瘤大小和分期相关 ;( 3)可作治疗监测 ;( 4 )与预后相关 ;( 5 )与健康人和其他疾病不交叉。符合这些条件的肿瘤标志物至今尚未发现 ,也可能永远不会找到。近年来所有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 ,大都是肿瘤相关抗原 ,或者说是一些正常人也有微量存在 ,只是量差异…  相似文献   
980.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0/10万到90年代的23.4/10万,其死亡率已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5位。美国Green等^[1]报告2001年本国新增加135400例大肠癌患者,死亡率已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按Dukes分期,A期和B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分别达到90%和75%,而D期低于10%,可见研究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多么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有关大肠癌的诊断方法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有些已应用于临床实践,现将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