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0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102.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矫正高度近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高度近视眼患者 16例共 2 9只眼 ,近视度数 (- 7.0 0~ - 30 .0 0 ) D,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2 9只患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 ,术后随访 3~ 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 :术前 (0 .5 0± 0 .2 6 )与术后 3个月 (0 .73± 0 .2 6 )差异无显著性 (t=2 .0 4 3,P=0 .0 5 1) ,但术后 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 ;屈光状态 :术前为 (- 18.0 3± 5 .5 4 ) D,术后 3个月为 (- 0 .82± 1.5 4 ) D,差异有显著性 (t=30 .899,P=0 .0 0 ) ;平均眼压 :术前为 (2 .0 91± 0 .380 ) k Pa,术后3个月为 (1.734± 0 .5 72 ) k Pa,差异无显著性 (t=1.98,P=0 .0 7) ;平均角膜内皮细胞数目 :术前为 (2 70 4± 390 ) /mm2 ,术后 3个月为 (2 5 19± 2 78) / mm2 ,较术前减少 6 .84 % ,但差异无显著性 (t=1.16 ,P=0 .2 6 )。本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手术操作简单 ,具有较好的屈光状态的可预测性、可逆性和可控制性 ,但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影响丘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44例丘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4例丘脑出血患者中,高龄(年龄〉60岁)、意识障碍重(GCS〈8)、血压高(MAP〉145mmHg)、血肿大(≥30ml)及血肿破入脑室的病死率高。结论丘脑出血的近期预后与年龄、血压、意识情况、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104.
金咏梅  赵滨  杨静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12):50-51, 5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温和灸联合中药敷脐防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胃部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常规给予制酸剂和止吐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根据子午流注择时给予温和灸法和中药敷脐;观察两组患者胃部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化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胃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7%和80.0%,观察组胃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胃部症状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子午流注择时温和灸联合中药敷脐能有效防治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胃部反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5例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子分型,按照患者舌苔脉象结合乳腺局部和全身症状进行临床分型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最为常见,热毒内蕴型患者最为少见,分子分型以Luminal A型最为常见。Luminal A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最高;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气血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基底细胞样型患者中,热毒内蕴型患者比例最高。结论:在预后最好的Luminal A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肝郁气滞型患者可能预后较好;预后最差的基底细胞样型患者中,热毒内蕴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热毒内蕴型患者可能预后较差;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气血两虚型患者比例最高,提示该型患者可在中西医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靶向治疗,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健脾清化方对慢性肾脏疾病(CKD)2~3期脾虚湿热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3个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并设2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正常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共随访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结果:最终中药组有74例、对照组有73例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17、IFN-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8周的治疗后,中药组的Scr有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hs-CRP平均下降了26.4%(P<0.05),而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中药组IL-17平均下降了73.5%(P<0.05),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5.6%。中药组IFN-γ平均下降了48.3%(P<0.05),而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3.3%。结论:CKD2~3期的脾虚湿热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健脾清化方能明显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59岁,主因"高热2周伴咳嗽"入院。糖尿病史10年余,血糖21.23mmol/L。超声显示:肝脏右后叶15.32cm×9.84cm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内呈多房样(图1),无回声区内见密集点状高回声,部分呈彗星样,实性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余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超声诊断:肝脏右后叶混合性包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9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分为老年组(n=83)和青少年组(n=46),分析两组患者贫血的原因和误诊情况。比较骨髓象、外周血象等检查资料。结果老年和青少年患者贫血原因中均以摄入不足比率最高(老年31例,37.35%;青少年29例,63.04%)。老年患者的骨髓象以活跃、明显活跃的比率较高,而青少年患者以极度活跃和明显活跃为主。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少年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比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组(P均0.05)。老年患者中误诊27例,误诊率为32.53%,显著高于青年组的6.52%。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均回复正常,但老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29.3±3.8 d)显著长于青少年组(19.9±2.1 d)。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因临床症状非特异而易误诊,其主要病因在于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不足,表现为全血细胞水平下降者的比率更高,临床上需要积极掌握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早期脑梗死患者38例,均在症状出现24 h内行头颅CT平扫及CTP检查。将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区与健侧对应区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15例头颅CT平扫发现可疑脑梗死区,主要位于大脑半球,表现为密度轻度减低、局部脑沟稍变浅等;其余23例患者CT平扫未发现异常。38例患者的CTP检查均发现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梗死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均较健侧对应区明显下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较健侧对应区缩短,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较健侧对应区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脑梗死患者IP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F、CBV、MTT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P区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MTT、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随访的18例患者中,经积极溶栓等治疗后梗死区缩小6例,梗死区消失5例,仅表现为梗死区TTP和MTT延长、CBF和CBV变化不大3例,梗死区无明显变化4例。结论:64排螺旋CTP检查可以准确地提示早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10.
胰源性胃底或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是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表现之一,该病发病率低,其原发疾病起病隐匿,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在常规胃镜发现胃底静脉曲张者,联合B超等影像学检查,对本症的诊断有确诊价值.现就28例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