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1542篇
内科学   1184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48篇
综合类   1242篇
预防医学   472篇
眼科学   415篇
药学   527篇
  3篇
中国医学   490篇
肿瘤学   3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610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25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5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探讨体外射频热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有症状的BPH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接受热疗(Ⅰ组)、受体阻滞剂(Ⅱ组)和热疗联合受体阻滞剂(Ⅲ组)等治疗。在18个月的随访期中,分期观察、比较各组的主、客观疗效。结果Ⅲ组近期(6个月以内)的主、客观疗效显著优与Ⅰ、Ⅱ组,远期疗效(6个月以上)优与Ⅰ组,但与Ⅱ组相当。结论体外射频热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安全、简单和完全非侵入性的方法,对症状严重而无法手术的BPH患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就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观察。方法:10例患者,先行中上腹常规MRI扫描再行肝静脉、下腔静脉MRA检查。结果:常规MRI发现1例存在两支肝静脉同时狭窄,3例肝段下腔静脉处狭窄,其中1例下腔静脉肝段及以下广泛血栓形成。MRA显示6例肝段下腔静脉狭窄,1例肝静脉狭窄、变细,3例肝段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狭窄、变细。其中3例发现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等门脉高压表现。结论:MRA检查对诊断布—加综合征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3.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东  张皙 《眼科研究》1999,17(6):471-473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RD)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孔源性RD痊愈病例233例(238眼),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36.7%患者视力≥0.1,而术后为81.4%(P〈0.01);术前黄斑不脱离和脱离1周内的患者术后视力100.0%≥0.3,脱离1周后只有27.1%的患者有相应的视力;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明显相关(r=0.517,P〈0.01)。结论 RD术后视力得到不  相似文献   
134.
王方  张晰 《眼科研究》1999,17(2):115-118
目的评价全氟丙烷(C3F8)长期滞留玻璃体腔对视网膜影响和诱发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可能性。方法13只兔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和纯C3F8注射,通过不同次数再注气,保持玻璃体腔气体80%以上;应用光学显微镜和TUNEL技术进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同时记录暗适应ERG。结果10只注气眼大气泡滞留时间分别是15,30,45和60天;手术前后ERG记录无差异;除60天1组的视网膜节细胞层有很少数凋亡细胞外,其它时间里无凋亡细胞发现,视网膜结构正常。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重复注入C3F8以长期保持大体积气泡推压视网膜,对视网膜功能和组织不产生有意义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物的细胞凋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物的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收集60例不同分级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玻璃体切割物,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翻译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 ling method,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60例患者的玻璃体切割物均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非色素细胞凋亡总数逐渐减少,并出现色素细胞凋亡。结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存在不同类型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调控其病变程度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81-83)  相似文献   
136.
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1995年1月~1997年3月间我院住院治疗的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72例73眼。手术方法分为四种。结果:术后随访3月,总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57/73(78.1%),其中单纯型为14/16(87.5%),复杂型为43/57(75.4%)。单纯型与复杂型患眼的术后复位率无统计学差异。环扎加压术后,单纯型患眼的复位率高于复杂型。对于复杂型患眼,玻璃体手术合并环扎加压术与否对其复位率无影响;玻璃体手术中使用C10F18与否对其复位率无影响。结论:环扎加压术对于治疗单纯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尚属一种有效的方法。C3F8气体和全氟碳液是治疗有翻转后瓣的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部分复杂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常用硅油填充。根据患眼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7.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临床疗效分析,寻求提高青光眼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1994~1995年本院26例29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术的病例,术中应用MMC,对其术后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本组青光眼术后96%眼压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视力不变或增减一行,视野基本保持不变,随访6~12个月眼压仍保持正常者72%。讨论MM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术中一次性用药,不引起眼内组织损害,优于其他抗代谢药物。对年龄在50岁以下青光眼患者,普遍宜在滤过性手术中应用MMC,以抑制术后瘢痕形成,提高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8.
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盐酸伊托必利(商品名:瑞复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多中心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以多潘立酮作为对照。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40例,试验组给盐酸伊托必利50mg,po,tid;对照组给多潘立酮10mg,po,tid。疗程均为2周。结果:2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均显著缓解,疗效相近,但餐后饱胀的改善作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伊托必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而安全的新一代促胃肠动力药物。  相似文献   
139.
部分迷路切除术是近年来新兴起的颅底外科手术,主要为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和岩斜区的病变处理提供手术通道;本文就其术后听力保留的依据、适应证、临床应用等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40.
VEGF,PDGF和MVD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来源的内皮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DGF),Ⅷ因子测定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喉癌微血管生成、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检测1998~1999年4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1例喉正常粘膜VEGF、PDGF、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中VEGF表达在肿瘤T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计数标识指数与病人肿瘤T分级、临床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测定均数在早、晚期分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癌的发展、侵袭需要持续的新生血管,本实验提示肿瘤增殖与理论相符,VEGF、PDGF和MVD可作为临床预测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