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絮刺火罐疗法为杨永璇老先生所倡导,为海派中医特色疗法,但对其历史源流,尚未有传人进行梳理,故本文先追溯“角法”与拔罐及梅花针的源流,进而考证杨氏絮刺火罐疗法的历史源流,并从中医角度详细介绍杨氏絮刺火罐的治病原理。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上海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及需求,为今后施行有效社区康复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2例脑卒中患者,20例脑卒中患者看护人,填写本研究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欧洲五维健康指数量表(EQ-5D)。结果 走路有些问题较走路没有问题的、卒中后出现抑郁焦虑并发症较没有出现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选择康复需求的可能性增加;存在行走困难和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家庭康复技巧及辅助器具的指导;存在吞咽困难和抑郁焦虑状态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心理干预;病程长及存在语言、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更需要康复知识指导;有尿路感染并发症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居家环境改造的指导。结论 存在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需求不同,社区康复工作应重点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33.
目的应用大豆组织蛋白研发健康食谱,并进行营养评价和感官评价。方法将大豆组织蛋白按照比例替代肉类研发制作营养菜肴。根据食物成分计算菜肴的能量和三大营养素含量,并用评分描述法进行感官评价。结果与传统菜肴相比,含大豆组织蛋白菜肴能量下降1.55%~30.19%,脂肪含量减少11.70%~52.23%;感官特性好,具有嫩滑多汁、味道浓郁的特点。结论应用大豆组织蛋白代替部分肉类,可以降低膳食的脂肪供能比,减少总脂肪。大豆组织蛋白烹饪后口感嫩滑多汁、味道浓郁、容易咀嚼。大豆组织蛋白烹用于制作菜肴,适合肥胖、超重和血脂代谢紊乱人群,也适合咀嚼吞咽能力下降的中老年人,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腕踝针取不同针刺点结合昂丹司琼防治与单纯昂丹司琼防治癌症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化疗前30 min开始分别给予不同的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干预方法。西药组(ODT组):单纯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腕踝针上1组(U1组):在使用昂丹司琼基础上,加针刺腕踝针双侧上1针刺点。腕踝针上5组(U5组):在应用昂丹司琼基础上,加腕踝针针刺并无止吐作用的双侧上5针刺点。化疗开始后每隔12 h进行恶心、呕吐与干呕评估量表(罗兹指数)评分,至化疗结束,化疗前后应用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一般状况。结果:12 h和36 h时间点3组罗兹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48 h、60 h及72 h时间点3组罗兹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1组止吐效果在48 h、60 h及72 h 3个时间点优于OD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5组止吐疗效在24 h、48 h时间点优于OD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U1组止吐效果在72 h时间点优于U5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多维度康复管理模式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收治的66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5例来自综合康复病区,采用常规综合康复干预方案;观察组31例来自脑病康复病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包括多学科协作管理、风险管理和精细化管理3个维度的多维度康复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渗漏误吸量表(PAS)评价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估患者的进食功能水平,通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测定评估营养状态,采用中文版SWAL-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87.1%(27/31),高于对照组的64.6%(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和FO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8.32±1.28)比(7.03±1.86)分],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5.0(4.0,6.0)比3.0...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索基于三级康复网络的"冠心病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在心肺运动能力、身体成分、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一套康复管理的新模式,并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正常服药、复诊外,定期参加心脏康复宣教和科普讲座,并根据制定的个体化运动处方,在我院康复门诊、社区医疗机构或家中监督下完成。运动时和运动后对患者的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疲劳指数进行监测;对照组予以规范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并根据日常生活习惯自行锻炼,定期到我院进行复诊和综合功能评估。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后进行心肺运动实验、身体成分测试、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等评估,并以每公斤峰值摄氧量(Peak VO_2/kg),每公斤无氧阈摄氧量(VO_2@AT/kg),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值以及GAD-7、PHQ-9、SF-36等评估量表作为评定标准,在两组间及两组内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评定康复管理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6个月后,试验组Peak VO_2/kg,VO_2@AT/kg,体脂百分比的变化值,GAD-7、PHQ-9评分以及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各项评估指标变化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各项评估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社区康复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肺运动能力、身体成分、心理状况以及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且,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在社区中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秒呼气量(first expiratory volume 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FEV1/FVC%、呼吸困难量表(mMRC)、6分钟步行距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29%,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