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0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目的 探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病例口腔鳞癌的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Cn0病例颈部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患侧全颈淋巴清扫的194例Cn0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Cn0口腔鳞癌总体隐匿性转移率为38.1%(74/194),转移灶最常累及Ⅰ~Ⅲ区,Ⅳ区转移率仅为1.5%(3/194),未见Ⅴ区转移. 110例Cn0舌癌中, 6例表现为转移灶直接累及Ⅲ区的跳跃性转移,未见Ⅳ区跳跃性转移;T3、T4期舌癌多表现为累及多个颈部分区的"弥散性"转移.结论 Cn0口腔鳞癌具有较高的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适合行选择性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412.
牙科治疗中严重并发症较罕见,但后果严重,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对许多疾病,包括牙科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也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医疗环境下,探讨"牙科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防范与应对"这个问题,具有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413.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HPS)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及分泌IL-1β、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经免疫组化SP法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法检测红芪多糖对LPS作用的hPDLCs分泌IL-1β、IL-6的影响。结果:10μg/mL HPS能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P<0.05);10μg/mL LPS可显著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分泌IL-1β、IL-6(P<0.01),而给予10μg/mL HPS能抑制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分泌IL-1β、IL-6,且与LPS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适宜浓度的红芪多糖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并抑制LPS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分泌IL-1β、IL-6。  相似文献   
414.
目的 分析镍钛摇椅弓配合Ⅱ类牵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镍钛摇椅弓配合Ⅱ类牵引对14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双侧磨牙呈中性关系,尖窝锁结关系良好,覆验、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改善.X线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后U1-SN角减小13.66°,UI-NA和L1-NB距离分别减小5.51 mm和2.16 mm,前牙覆(黔)、覆盖分别减小1.69 mm和4.20 mm,除下颌中切牙明显压低外(t=-6.04,P<0.001),下颌磨牙还出现了一定量的伸长(t =10.26,P<0.001),但面高增加无统计学意义(t=1.44,P=0.18).结论 镍钛摇椅弓配合Ⅱ类牵引是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猞)的有效方法,对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加以控制,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15.
目的:探讨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大鼠头盖骨骨缺损能力。方法:选用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自体骨组(n=12)、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组(n=12)与空白组(n=4)。自体骨组和材料组于术后4、6、8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4只;空白组大鼠在8周全部处死。分别进行mirco-CT扫描分析,HE、TRAP和ALP染色,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效果。结果:8周时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物和自体骨的骨体积分数分别为(69.7±3.95)%和(42.475±4.38)%(P<0.05);随着时间延长,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逐渐被吸收,同时骨缺损亦逐渐修复;自体骨缺损部在6周后出现大量破骨细胞,大面积移植骨与新生骨被吸收,而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骨缺损中较少发现破骨细胞。结论: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具有较好骨缺损修复能力,且材料易于吸收。  相似文献   
416.
目的 :研究双侧下颌角点垂直向不调的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位置及上颌骨特征。方法 :对79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颅面部螺旋CT扫描,采用ProPlan CMF3.0三维分析软件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颏点偏斜程度分为对称组(S组:n=24)和偏斜组(n=55)。偏斜组中,根据双侧下颌角点有无垂直向不调分为2组,ASV组—双侧下颌角点存在垂直向差异(n=27),ASNV组—双侧下颌角点不存在垂直向差异(n=28)。测量7项髁突形态、位置指标以及9项上颌骨相关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偏斜组的偏斜侧髁突长度均短于偏斜对侧,两侧差值均大于对称组,上颌骨均存在自身不对称以及不同程度的三维方向不调。ASV组中,偏斜侧髁突轴与水平面的角度更小,髁突前后径更小。ASNV组中,偏斜侧髁突内外径更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ASV组和ASNV组两侧髁突长度的差值均比对称组大。ASV组和ASNV组上颌骨存在自身不对称,偏斜侧上颌骨宽度大于非偏斜侧。ASNV组更有可能存在上颌骨横向不调。ASV组上颌骨左右侧垂直向不调大于ASNV组和S组,且偏...  相似文献   
417.
背景:常规根管治疗去除所有牙髓组织会导致牙的生理功能和组织再生能力丧失,体外培养牙髓干细胞并使之形成牙髓样组织,再移植入髓腔内成为了理想的牙髓再生治疗方法。目的:汇总阐述通过共培养体系诱导牙髓干细胞形成牙髓样组织的研究进展,为牙髓组织再生的干细胞治疗方法提供思路。方法:第一作者于Pub 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22年5月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pulp regeneration,dental pulp stem cell,co-culture,tissue engineering,signaling pathway”,中文检索词为“牙髓再生、牙髓干细胞、共培养、组织工程、支架、信号通路”,纳入6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总结阐述。结果与结论:(1)共培养体系由细胞主体和组合细胞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2)现阶段共培养体系组合方式可分为直接共培养与间接共培养2种,生物支架材料的介入、培养条件的改变等作用又可将共培养结局分为二维和三维再生组织。(3)直接共培养通过细胞间接触构建生理性的细胞外基质以及利于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微环境。(4)间接共培养解决了组...  相似文献   
418.
人牙囊细胞与胶原凝胶复合煅烧骨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牙囊细胞(dentalfolliclecells,DFCs)的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方法:取第4代DFCs分别 接种于煅烧骨(sinteredbovinebone,SBB)(A组)、胶原凝胶(B组)、胶原复合煅烧骨三维支架上(C组),并以二维 培养的DFCs(D组)作对照,1周、2周取材,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及与材料的贴附情况,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在 材料上的增殖情况,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F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扫描电镜见A组、B组和C组细胞 均完全伸展,但C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优于A组、B组和对照组D组,而对照组细胞在二维 培养条件下复层生长呈膜状结构,膜表面部分细胞脱落死亡,细胞外基质分泌较实验组少。A组与C组的ALP活 性无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和对照组(P<0.05)。1周时3组细胞Ⅰ型胶原合成情况无明显差 异,但2周时C组细胞的Ⅰ型胶原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A、B、C组对DFCs的贴附、增 殖,分化均有影响,但C组作支架最优。胶原凝胶与煅烧骨的复合支架更有利于牙囊细胞的增殖贴附和分化。  相似文献   
419.
氮化硅断裂韧性高,抗压强度与人体骨相似,可以满足种植体的基本力学要求,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氮化硅表面的微米/纳米级形貌赋予其良好的成骨和抗菌性能,有助于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因此,氮化硅在牙科种植体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在骨科,氮化硅植入物已应用于脊柱修复和关节植入术,但氮化硅作为牙科种植体材料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20.
计算机辅助静态导板引导种植手术的标准化流程包括术前检查、数据采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以及种植导板引导手术。其间每一环节产生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误差的叠加效应,从而影响种植体植入的准确性。然而,临床医师往往关注于外科手术中的误差因素,却忽略了术前阶段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种植手术产生不可逆转的误差。本文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种植导板手术术前检查、数据采集、导板设计、导板制作等方面,对种植导板手术的误差来源进行总结,并制定解决误差的策略,形成专家共识。(1)术前因素考量:术前应该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导板类型,必要时选用固位螺钉辅助支持式导板;(2)规范数据采集流程:尽量采用锥形束CT与口外扫描法进行数据采集,建议选择小视野进行CBCT拍摄,同时保持患者头部固定,对于口内带有金属修复体的患者采用配准标记导板,并且合理控制口外扫描的环境温度与光照;(3)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建议选用手柄引导的种植系统与封闭式金属套筒,并通过标记物重叠的方式进行图像配准,另外,适当地设计固位螺钉、延伸导板的支持结构、增加导板引导段长度都是减少误差的可行方法;(4)改进计算机辅助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