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1.
《口腔医学》2019,(7):668-672
骨性Ⅱ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且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特征。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应用Ⅱ类功能矫治器治疗,其目标是促进下颌生长,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及软组织侧貌。本文就Herbst、Acitivator、Twin-Block、Bionator、FR-Ⅱ及头帽等常见Ⅱ类功能矫治器的疗效研究方法、牙性改变和骨性改变的权重及软组织侧貌改变作一综述,并对其治疗效果予以综合性评价,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头颈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强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36例成人及儿童口腔颌面-头颈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牡蛎蛋白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具备稳定传代能力的第3代大鼠BMSCs,采用MTT试剂盒,检测细胞在0、10、20、50 mg/L不同牡蛎蛋白肽浓度干预培养24 h、3 d、7 d后的细胞活力.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头颈部骨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2007-2015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治疗的头颈部骨肉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术期治疗信息、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以及随访记录,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患者157例,男68例,女89例...  相似文献   
15.
Toll样受体(TLR)9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后,不仅在包括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高表达,而且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作用;但TLR9在一些肿瘤中高表达预示较高的术后复发率及较低的术后生存率,在另一些肿瘤中高表达却是肿瘤预后较好的分子指标.TLR9参与HNSCC的相关分子机制,在于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血管新生、促进肿瘤侵袭和促进免疫逃逸.目前,基于TLR9的抗肿瘤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其最终的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了解TLR9的表达调控,分析TLR9参与HNSCC的双刃剑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转导环节,开发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小和可有效用于临床的TLR9佐剂或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牙槽骨是牙医学的基础,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和口腔种植、口腔正畸、牙周及口腔修复等亚专业学科关系密切.因此,对牙槽骨进行有效的修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随着引导骨再生(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的发展,基于以"稳定为核心"的牙槽骨修复与再生理念,一种全新的骨增量技术快速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进行卵圆孔穿刺的准确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3 名初学者分别对3 个尸头的双侧卵圆孔进行盲穿和电磁导航辅助穿刺各5 次,以CT扫描结果作为金标准,测量穿刺针尖与卵圆孔前缘的距离,采用SAS 6.12统计软件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3 名实验者盲穿均未进入卵圆孔,针尖与卵圆孔前缘平均间距8~10.6 mm;电磁导航辅助穿刺均进入卵圆孔,针尖与卵圆孔前缘平均间距2.68~3.54 mm,与CT比较误差0.59 mm,差异无显著性;盲穿与导航辅助穿刺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操作简便省时,可提高穿刺准确性,有助于避免重复穿刺和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8.
下颌骨重建应同时恢复功能和外形,并根据缺损的原因、部位、范围和类型选择重建方法。血管化骨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下颌骨重建方法,腓骨是最常用的供区,腓骨肌皮瓣平行折叠能够克服单层腓骨重建下颌骨后高度不足的问题。应用虚拟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辅助下颌骨重建,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创伤、降低了供区并发症,也提高了下颌骨重建的精确性;而口内入路手术和口内显微血管吻合则将推动下颌骨重建向微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Nel样I型分子(Nell-1)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β-磷酸三钙提升兔上颌窦底的效果。方法:抽取兔骨髓进行bMSCs培养,体外采用腺病毒载体携带Nell-1基因(AdNell-1)及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AdEGFP)转染bMSCs,GFP表达检测转染效率、Nell-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半定量检测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将基因修饰bMSCs与β-磷酸三钙颗粒复合用于兔上颌窦底提升,分别在术后2周和8周取材,HE染色,测量成骨面积,并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2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AdEGFP基因修饰组GFP表达效率可达60%~80%,Nell-1细胞化学染色显示,AdNell-1基因修饰组呈阳性表达。AdNell-1基因修饰组ALP染色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均高于AdEGFP基因修饰组,ALP半定量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内实验研究中,AdNell-1基因修饰组新骨形成面积在8周时显著高于AdEGFP基因修饰组(P〈0.05)。结论:采用AdNell-1基因转染兔bMSCs可促进其成骨分化,体内可促进上颌窦底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西替尼用于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 OMM)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口腔黏膜黑色素瘤标本,构建病人源性小鼠移植瘤(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将PDX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西替尼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用药周期28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双染法,检测各组肿瘤的血管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EphA2、MMP-2及HIF-1a等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西替尼显著抑制肿瘤生长,VM数量、CD34+血管数量、EphA2及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IF-1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阿西替尼对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小鼠具有较好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机制可能为抗血管新生和VM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