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回顾性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频发室性早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中心5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负荷大于总心率的10%,给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8±13.43岁。4例患者被成功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0%;随访12个月4例均无复发。4例成功消融患者随访6个月较术前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31.05±3.50%vs.23.00±2.94%,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减小(60.50±5.06mm vs.68.00±6.37mm,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明显减小(127.32±28.09vs.186.75±40.90,p〈0.05)。另1例患者术前和术后,各心脏超声参数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RT术后频发室性早搏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改善CRT术后无反应者疗效。  相似文献   
92.
93.
本文介绍体表胃电的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在消化道疾病中医属脾虚及肝胃不和患者的观测结果。一系列工作显示,体表胃电配合肠电、皮肤电及其他生化指标,可以从胃肠动力学角度和植物神经调控上反映脾胃虚实病证的某些病理机制,可作为客观指标供临床辨证参考,为选方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并用于判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
95.
泻心法小议     
苏浩 《四川中医》2014,(4):29-30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各医家对"泻心法"的认识,探讨"泻心法"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更好的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6.
泻心法小议     
泻心法是临床治疗脾胃病常用的方法,是仲景《伤寒论》之经典治法,其中所蕴藏的方义启发了无数后世医者,从中衍生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泻心法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21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21例胰岛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胰岛细胞瘤18例(85.7%),恶性3例(14.3%)。所有患者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均可明确定位;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治疗方法,恶性胰岛素瘤患者可辅助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胰瘘和术区积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5/21)。结论术前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明确肿瘤定位,术中超声检查可提高定位准确性。外科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良恶性,规范的技术操作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中医辨证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3年4月参加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第一批赴胸科医院抗SARS医疗队,参与了对48名非典患者(其中包括3名病危及10名病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除1名病危患者转入中日友好医院继续治疗外,其余47名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
陈东  苏浩  徐健  陈康玉  郭飞  严激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9):1485-1490
目的 评价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途径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诊治的6例冠状静脉畸形或CRT无反应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途径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其中4例经房间隔穿刺,2例行室间隔穿刺。测量术前术后QRS波宽度,及术后随访3、6、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径(LAD)大小及心功能分级等变化,以及左室心内膜电极的参数(阈值、阻抗)变化情况。 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测QRS宽度较术前明显缩窄;随访24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经(LAD)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室电极的参数(阈值、阻抗)较稳定;术中及术后随访过程中无膈肌刺激、无血栓栓塞、出血及室性心律失常等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死亡。 结论 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病人血浆N末端人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心室收缩期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并判断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慢性充血性心衰失代偿住院病人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的心衰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冻干重组人脑钠肽静脉应用7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NT-proBNP、LVEF、肺动脉压力(SPA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肌酐、血K+、血Na+、24 h尿量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NT-proBNP下降及尿量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肌酐、血K+、血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在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LVEF,降低血浆NT-proBNP,增加尿量,改善病人心功能分级,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