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阿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期常见的EB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且IM治疗不及时可转化为致死性IM,并同一些肿瘤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白血病、淋巴瘤等。1995年1月-1996年1月我们用阿昔洛韦(ACV)治疗IM30例剂量为15mg/kg·d稀释静点,连用7-10天,并与青霉素、病毒唑等一般治疗组对照,结果表明,该药可使患者发热等临床症状快速缓解,肝、脾、淋巴结较早出现  相似文献   
22.
23.
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镇痛108例(另设100例对照)。应用VAS评分法观察了镇痛效果、持续时间、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的变化。结果表明,镇痛组校对照组术后镇痛时间长、效果好,而对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指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我们观测48例硬膜外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30例与阻抗血流图同步描记,兹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48例病人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为16~57岁,经询问病史,体检和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血管系统疾患。术前均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 术前半小时肌注。麻醉前记录第1次,诱导期记录第2次,麻醉完善记录第3次。以三次脉图图像做为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与TOAS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评分、TOAST分型等。根据发病后3个月时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查与此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不同预后与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基线NIHSS评分高[OR=1.131,95%CI(1.039,1.231),P=0.005]、TOAST分型[OR=0.504,95%CI(0.331,0.767),P=0.001]、高血压病史[OR=4.811,95%CI(1.715,13.496),P=0.003]是3个月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TOAST亚型中SAA型预后良好(mRS≤2)比例最高,CE型次之,LAA型比例最低;相反,预后不良(mRS2)以LAA型最多,CE型次之,SAA型比例最低。结论 TOAST分型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密切相关因素之一,对3个月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的作用。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异常患者10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Ⅰ组和Ⅱ组均用溪黄草5g加凉开水60mL,保持50℃~60℃浸泡1h后饮服,连服28d,Ⅰ组每日服1次;Ⅱ组每日服2次,上下午各1次。Ⅰ组和Ⅱ组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29d查ET、VwF、GMP-140、DD、hs-CRP和肝肾功能,治疗后第7、14、21天查肝肾功能。对照组于入选时查ET、VwF、GMP-140、DD、hs-CRP。2个治疗组治疗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个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组间分别比较。结果①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治疗前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②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治疗前后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组Ⅰ与治疗组Ⅱ治疗后组间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溪黄草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目的探讨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的作用。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异常患者10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Ⅰ组和Ⅱ组均用溪黄草5g加凉开水60mL,保持50℃~60℃浸泡1h后饮服,连服28d,Ⅰ组每日服1次;Ⅱ组每日服2次,上下午各1次。Ⅰ组和Ⅱ组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29d查ET、VwF、GMP-140、DD、hs-CRP和肝肾功能,治疗后第7、14、21天查肝肾功能。对照组于入选时查ET、VwF、GMP-140、DD、hs-CRP。2个治疗组治疗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个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组间分别比较。结果①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治疗前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②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治疗前后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组Ⅰ与治疗组Ⅱ治疗后组间的ET、VwF、GMP-140、DD及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溪黄草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27.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药品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经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利于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ADR,通过对ADR的收集、整理,能使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ADR的相关信息,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本院2008年收集到的10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本院ADR发生的特点,降低ADR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溪黄草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的作用.方法 选择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标志物异常患者100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50名.Ⅰ组和Ⅱ组均用溪黄草5 g加凉开水60 mL,保持50 ℃~60 ℃浸泡1 h后饮服,连服28 d,Ⅰ组每日服1次;Ⅱ组每日服2次,上下午各1次.Ⅰ组和Ⅱ组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29 d查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肝肾功能,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查肝肾功能.观察比较各组ET、VwF、GMP140、DD.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前ET、VwF、GMP140、DD及hsCR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和Ⅱ组治疗后ET、VwF、GMP140、DD及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溪黄草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前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29.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虽然结核病的病因学、流行病学、诊断、治疗都相当明确,又有相应的特效药物,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自1994年WHO提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简称DOTS策略)的框架,我国在2001年逐步全国推广.国内外对结核病患者化疗转归的有关因素已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对DOTS策略下利用结防工作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不多.为此本课题选择766例肺结核患者,对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某区2008-2010年肺结核患者流行特征,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的登记患者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发现延迟、痰检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832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农民(含农民工)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存在发现延迟的患者人数高于未延迟患者人数。结论该区实施和执行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防控人群侧重于中青年男性;加大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的投入、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是提高肺结核病发现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