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0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645篇
内科学   323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2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1249篇
预防医学   509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469篇
  8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18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冠心病患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液脂质变化之间的关系,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以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观察患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血糖等血液生化异常程度成正相关。提示良好地控制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CPM在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早期应用CPM治疗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病人156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8%。结论 在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CMP,可显著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3.
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短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碱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传统药物 ,但由于其心悸、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 ,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几年 ,多索茶碱的问世大大改善了茶碱类药物的用药局面。多索茶碱具有较强的平喘作用 ,同时安全性明显高于茶碱和氨茶碱 ,是替代茶碱的新一代甲基黄嘌呤衍生物。我们于 2 0 0 1-2 0 0 2年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0 5例 ,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少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2 10例 ,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 …  相似文献   
34.
Objective: To prepare hydroxyapatite cement (or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 and analyze its capability. Methods: Tetracalcium phospluge (TTCP ) was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high heat. TTCP reacted with in simulated body situation and produced CPC. Its capability was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Its density, absorbing water coefficient, macroporos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were measured also. Results: The main element of CPC is hydroxyapatile (HA), its microstructure comprised of petal crys-tals. The diameter of micropore was 4-10μm, density was 1. 922 g/cm^3, macroporosity was 29. 777%, absorbing coefficient was 15. 503%,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42.70 Mpa. Conclusion: This CPC has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ts strength meets the need of cancellous bone grafting.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皮顺行植入输尿管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对14例恶性肿瘤伴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行经皮顺行植入输尿管金属内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尿量及性状,超声及腹部平片随访。结果14例患者植入输尿管内支架均获成功,输尿管梗阻解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好转。结论对恶性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行顺行植入输尿管金属内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是一种简便、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制备水泥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高温法制备出磷酸四钙,然后在模拟体内环境下将其与无水磷酸氢钙发生水化固化反应,合成水泥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采用X线衍射、扫描电镜观察、体积密度、吸水率、孔隙率及耐压强度测量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该人工骨主要成分为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微观结构呈针状或花瓣状晶体构成,微孔直径约4-10 μm,孔隙相互交通;平均体积密度为1.922 g·cm~(-3);平均吸水率为15.503%;孔隙率为29.777%;耐压强度为42.70 MPa。结论:本研究所制人工骨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力学性能符合人体非负重骨植骨要求。  相似文献   
37.
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与肝损害冉宗学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一般包括中枢兴奋药;解热镇痛药、消炎镇痛药、麻醉镇痛药;镇静、安定、催眠药;以及抗惊厥、抗癫痫、抗过动、抗抑郁、抗焦虑、抗精神病等药物。也有将麻醉药,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治疗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贵州小香猪8只,每只背部脊柱两侧均有放创性全层皮肤缺损圆形创面(Ф3.67cm)各3个,共48个创面.将经处理的人羊膜(human amniotic mambrane, HAM)分别负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和表皮细胞,移植到其左侧24个创面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无种植细胞的HAM敷盖其右侧前16个创面(B组);以单纯油纱布敷盖其右侧后8个创面(C组).B、C作为对照组.观察移植后1~3周内各组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及vW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用图像分析法测算各组各时间点创面平均面积(cm2),并计算其愈合百分率. 结果 C组于伤后 22~23天愈合,B组于伤后19~21天愈合;A组于伤后15~17天愈合,较B、C组分别提前6~7天和5~6天,愈合质量好.移植15~17天,A组与B、C组创面平均残留面积及愈合面积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创面的新生上皮已完全覆盖整个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丰富,可见胶原沉积;B、C组创面仍见许多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少,胶原沉积不明显. 结论 HAM负载自体MSCs和表皮细胞植入对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有较好的促愈合作用,愈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9.
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死 (CI)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状态。方法 应用时域法对 5 0例CI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CI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NN)明显降低 (10 2 0 6± 2 8 5 1比 137 0 6± 2 9 0 8,P <0 0 1) ,HRV三角指数明显降低 (2 5 86± 9 18比 37 5 7± 14 88,P <0 0 5 )。CI组HRV昼夜比较 ,正常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MSSD)夜间高于日间 (18 70± 7 30比 2 6 2 3± 8 85 ,P <0 0 5 )。其余指标昼夜有所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 (均P >0 0 5 )。CI初次发病组与非初次发病组相比SDNN、rMSSD、相邻的正常R R间期 >5 0ms所占的百分比 (pNN5 0 )、HRV三角指数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结论CI患者的心率变异程度降低 ,而且失去了正常的昼夜规律。  相似文献   
40.
在对艾滋病(AIDS)鉴测期间,从817份不同人群血清标本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有三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再采用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A)和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证实一名外国留学生的血清HIV抗体阳性,其余二例均被IFA和WB法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