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90篇
  免费   3670篇
  国内免费   2471篇
耳鼻咽喉   378篇
儿科学   584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1935篇
口腔科学   575篇
临床医学   4229篇
内科学   2591篇
皮肤病学   329篇
神经病学   848篇
特种医学   1484篇
外科学   3291篇
综合类   9871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3920篇
眼科学   519篇
药学   4653篇
  57篇
中国医学   3997篇
肿瘤学   1539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526篇
  2022年   1214篇
  2021年   1573篇
  2020年   1365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689篇
  2017年   1033篇
  2016年   762篇
  2015年   1382篇
  2014年   1852篇
  2013年   2307篇
  2012年   3187篇
  2011年   3397篇
  2010年   3238篇
  2009年   2783篇
  2008年   2827篇
  2007年   2679篇
  2006年   2381篇
  2005年   1893篇
  2004年   1322篇
  2003年   1042篇
  2002年   793篇
  2001年   777篇
  2000年   580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周膜改建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牙周膜中的表达变化,探讨IGF-Ⅰ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装正畸装置,于牙齿移动3,7,14,21, 28d后取材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IGF-Ⅰ于牙齿移动3d后在牙周膜中表达开始增强,张力侧7d达到高峰,压力侧14d达到高峰,以后表达逐渐降低.结论:IGF-1参与了正畸牙周膜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32.
噬菌体抗体库固相筛选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噬菌体抗体库的固相筛选条件,为筛选方案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多种针对HEVNE2蛋白的特异性噬菌体人源抗体和非特异性噬菌体人源抗体,对噬菌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时间、抗原包被的浓度、洗涤强度和洗脱方式等多种筛选的条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阳性噬菌体抗体与抗原反应1min,就可较好结合,洗涤次数为20~30次、洗涤液的pH为5时,筛选得到的阳性率最高。包被抗原的浓度对筛选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影响,用10mg/L抗原竞争洗脱60min,可得到较高的阳性率。结论: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3.
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ECG)特征。方法:利用ECG检查42例心脏肿瘤。其中粘液瘤38例,恶性肉瘤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横纹肌瘤2例,经随访证实。结果:ECG对38例粘液瘤,2例横纹肌瘤全部做出正确诊断。2例恶性肿瘤提示相应部位占位病变。粘液瘤多发生在左房,有明确的瘤蒂,肿瘤回声稀疏,活动度大。恶性肿瘤回声较强、无蒂,活动度小。横纹肌瘤多发生在室壁心肌内,呈结节状,与正常心肌间有明确的界限。结论:ECG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初步区分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4.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萎缩性胃炎和结节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的特征.方法 在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之间,通过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结果,来对比分析胃镜检查中发现的慢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分为结节类型A(结节性胃炎)和B(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结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为结节具有大小均一、分布密集的特点,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几乎都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诉,并且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病理检查有淋巴滤泡而没有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而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类型B,胃镜下表现为结节大小不一、分布松散,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主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幽门螺杆菌检测部分阴性,病理的结果发现有中、重度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而少有淋巴滤泡.结论 拥有结节状改变类型A的结节性胃炎是一种新的特殊胃炎,不同于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5.
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阴道成形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索在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再造阴道的可能性,为临床提供阴道成形术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引导下,配合使用超声刀,通过小切口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截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转移形成阴道。结果 2002年2月至2006年7月,共为38例需再造阴道患者成功地施行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阴道成形术。随访1个月~4年,其中36例移植回肠段成活良好,再造阴道符合生理要求。结论 由于避免了剖腹和以往术式的供区瘢痕,较好地缓解了此类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腹腔镜下回肠段代阴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阴道成形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人胎盘组织液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建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药理模型,观察人胎盘组织液对炎症模型动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连续7d肌肉注射0.1mL/kg剂量的人胎盘组织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且差异显著(P〈0.01);连续6d肌肉注射0.1mL/kg剂量的人胎盘组织液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人胎盘组织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7.
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和p53表达以及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AI)和ki-67增殖指数(PI)及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并比较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的AI均数为3.56%,明高于对照组的2.29%(P〈0.01),PI均数为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0%(P〈0.01),p53阳性表达率为28.9%(1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17/30)(P〈0.05)。两组中大肠癌细胞的AI与PI均呈负相关(r=-0.790,r=-0.663)(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复发转移率和复发转移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程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降低结直肠癌组织p53的阳性表达率,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延缓和减少结直肠癌术后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38.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induced by zinc sulfate on reperfusion injury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in rats.Methods :The homologous male Wistar rat model of heterotopic total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was used. The ZnSO4 treated rats received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Zn2+5 min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t a dose of 5 mg/kg (Zn 1 group),10 mg/kg(Zn 2 group) and 15 mg/kg(Zn 3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The tissue concentration of HSP70 was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 In addition,blood sugar (BG) an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mylase and lipase were examined 24h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myeloperoxidase (MPO) in the pancrease graft was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Results:Light microscopic studies showed that hist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pancreas in Zn 2 group and Zn 1 group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Zn 3 group. The value of BG and serum lipase and MPO in Zn 2 group < Zn 1 group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0例临床怀疑异常的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检测、分析所抽取的脐静脉血。结果成功率99.7%,发现异常胎儿349例。结论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成功率高,应用广泛,是一项安全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79年以来采用EPCV治疗的176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溃疡复发率、胃排空功能、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和营养状态及Visick分级。结果全组患者有153例(86.9%)获得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者。进食后上腹发生间断性胀痛13例(8.5%),有时返酸12例(7.8%),经服用吗叮啉可缓解。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4例(2.6%),溃疡复发4例(2.6%),均发生在术后2-3年内。浅表性胃炎21例(13.7%),十二指肠球部变形31例(20.3%),胃窦蠕动功能较好,胃排空功能正常。全组无贫血发生,体重增加者116例(75.8%)。Visick改良分级,146例为Ⅰ级和Ⅱ级,优良率占95.4%,Ⅲ级3例(2.0%),Ⅳ级4例(2.6%)。结论EPCV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溃疡复发率低、患者术后远期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的优良疗效,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首选的安全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