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320篇 |
免费 | 11184篇 |
国内免费 | 85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6篇 |
儿科学 | 1120篇 |
妇产科学 | 1161篇 |
基础医学 | 14305篇 |
口腔科学 | 1989篇 |
临床医学 | 16232篇 |
内科学 | 17924篇 |
皮肤病学 | 1235篇 |
神经病学 | 6443篇 |
特种医学 | 440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8篇 |
外科学 | 12365篇 |
综合类 | 21038篇 |
现状与发展 | 40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8075篇 |
眼科学 | 3413篇 |
药学 | 12392篇 |
131篇 | |
中国医学 | 7350篇 |
肿瘤学 | 103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1759篇 |
2023年 | 2713篇 |
2022年 | 5243篇 |
2021年 | 6539篇 |
2020年 | 5121篇 |
2019年 | 4376篇 |
2018年 | 4208篇 |
2017年 | 3771篇 |
2016年 | 3639篇 |
2015年 | 5459篇 |
2014年 | 6696篇 |
2013年 | 5862篇 |
2012年 | 8538篇 |
2011年 | 9417篇 |
2010年 | 5938篇 |
2009年 | 4680篇 |
2008年 | 6060篇 |
2007年 | 5998篇 |
2006年 | 5807篇 |
2005年 | 5871篇 |
2004年 | 3822篇 |
2003年 | 3497篇 |
2002年 | 3004篇 |
2001年 | 2664篇 |
2000年 | 2809篇 |
1999年 | 3002篇 |
1998年 | 2027篇 |
1997年 | 2037篇 |
1996年 | 1570篇 |
1995年 | 1483篇 |
1994年 | 1287篇 |
1993年 | 805篇 |
1992年 | 996篇 |
1991年 | 803篇 |
1990年 | 676篇 |
1989年 | 641篇 |
1988年 | 535篇 |
1987年 | 465篇 |
1986年 | 408篇 |
1985年 | 305篇 |
1984年 | 140篇 |
1983年 | 119篇 |
1982年 | 74篇 |
1981年 | 78篇 |
1980年 | 53篇 |
1979年 | 55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对云南省双江县邦丙乡布朗族头面部器官进行全面系统地测量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头面部摄相—计算机测量系统,对正常布朗族成人155人进行了头面部器官全面系统的测量,其中男性96人,女性59人。结果 得出了布朗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器官41个项目测量值和17个头面部指数资料。结论 该研究委仅对临床医学和美学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学和工业等相关学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wo-fold: (1) to monitor bacterial biofilm formation and bacteria-induced demineralization of dentine in situ by us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 (EIS); (2)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IS findings and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ultrastructure of dentine during bacteria-induced demineralization.Methods
In this study, dentine demineralization was induced by Streptococcusmutans (ATCC 25175) in the presence of sucrose in culture medium and was monitored using two EIS measurement systems (Type A with a working electrode and Type B without a working electrod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morphology, element contents and crystallinity of hydroxyapatite (HAP) on the dentine surface. Transverse microradiography (TMR)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lesion depth and degree of mineral loss during demineralization.Results
The resistance of the bulk dentine (Rd) and the apparent resistance of dentine (Ra) measured from the Type A and Type B EIS systems, respectively,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demineralization. The resistance of the biofilm formed on dentine surface was determined by fitting the EIS data with equivalent circuits. The presence of biofilm slightly increased Ra of dentine before demineralization. However,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biofilm did not affect the decreasing impedance of dentine with demineralization. The SEM, EDX, XRD and TM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rface and bulk dentine gradually became more porous due to the loss of minerals during demineralization, which in turn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in Rd and Ra values obtained from EIS systems.Conclusions
This investigation highlighted EIS as a potential technique to monitor biofilm formation and bacterial-induced demineralization in situ. 相似文献33.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健康成人的刺激性全唾液流速及唾液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方法:将97例健康成人分成4个年龄组,分别为青龄组(20~39岁)、中龄组(40~59岁)、老龄组(60~79岁)、长寿组(80岁以上)。在上午8:00~10:00空腹,以2.5ml/L洗必太漱口,以20ml/L柠檬酸刺激舌背前1/3,以双蒸水漱口后采集全唾液5min,记录样本容量,并计算其流速。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唾液中NO浓度,并计算其唾液中NO的单位时间含量。结果:(1)青龄组刺激性全唾液流速高于中龄组、老龄组、长寿组(P<0.05);中龄组、老龄组、长寿组之间唾液流速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刺激性全唾液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龄组NO单位时间含量显著高于中龄组、老龄组和长寿组(P<0.05),中龄组、老龄组、长寿组之间的NO单位时间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老年人群的刺激性全唾液流速显著低于青年人群;(2)随年龄增长,健康成人刺激性全唾液中的NO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单位时间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研究念珠菌种之间及不同来源白念珠菌菌株之间的基因型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白念珠菌病原菌、共生菌及非白念病原菌分别进行表型和RAPD分析。结果 :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的RAPD带型存在差异 ,相似系数在 5 1.7%。共生菌与病原菌RAPD带型未见差异。白念珠菌种内相似系数大于 70 % ,菌株间存在DNA多态性。结论 :共生白念珠菌与病原菌未见RAPD带型差别 ,提示对口腔念珠菌病的防治应重视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远缘链球菌中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活性区基因的克隆和初步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一株高效表达Streptococcussobrinus 6715中GTF -I催化活性区 (含有B细胞表位 )多肽的菌株 ,为抗GTF -I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和防治龋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基因组DNA ,然后用PCR技术扩增出中目的肽段的约 1.1kb编码基因 ,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 pGEX -4T -1中构建 pGEX -gtf表达质粒。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 10 9后获得重组表达菌株。PCR筛选阳性克隆子。异丙基-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 ,确定含有 pGEX -gtf的大肠杆菌JM 10 9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含有质粒pGEX -gtf的大肠杆菌JM 10 9能够表达GST -GTF融合蛋白。 结论 :成功扩增目的基因 ,并且把它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 -4T -1中构建表达质粒 ,并且该表达质粒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37.
38.
39.
年轻恒牙牙根发育过程中牙髓中Ⅲ型胶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牙根发育不同阶段的人年轻恒牙牙髓中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方法:根据牙根的发育情况,分为牙根刚开始发育、牙根发育中和根尖闭合共3组: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各组牙髓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图像分析显示、3个组的冠髓中心染色强度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牙根刚开始发育时染色最强,根尖闭合时染色最弱:在牙根刚开始发育组、牙髓中心区染色强于牙髓外层。结论:随着年轻恒牙牙根的逐渐发育,Ⅲ型胶原在牙髓中的表达逐渐减弱,因而可能参与牙根的发育。 相似文献
40.
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壳寡聚糖影响细菌黏附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10-2、10-1、1g/L)的壳寡聚糖溶液处理变形链球菌,并采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法测试细胞表面疏水性。结果:随壳寡聚糖浓度增加,变形链球菌ATCC25175细胞表面疏水性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壳寡聚糖可能通过降低细菌表面疏水作用而抑制变形链球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