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73篇
  免费   11998篇
  国内免费   7279篇
耳鼻咽喉   1001篇
儿科学   2109篇
妇产科学   1265篇
基础医学   10727篇
口腔科学   1884篇
临床医学   17263篇
内科学   13895篇
皮肤病学   1310篇
神经病学   4465篇
特种医学   36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8472篇
综合类   26666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11802篇
眼科学   2849篇
药学   14280篇
  201篇
中国医学   9355篇
肿瘤学   7917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1768篇
  2022年   4537篇
  2021年   5870篇
  2020年   4831篇
  2019年   3561篇
  2018年   3583篇
  2017年   3950篇
  2016年   3486篇
  2015年   5471篇
  2014年   7007篇
  2013年   7463篇
  2012年   10543篇
  2011年   11189篇
  2010年   8580篇
  2009年   7228篇
  2008年   8020篇
  2007年   7729篇
  2006年   7084篇
  2005年   5835篇
  2004年   3971篇
  2003年   3540篇
  2002年   2877篇
  2001年   2203篇
  2000年   1856篇
  1999年   1452篇
  1998年   776篇
  1997年   824篇
  1996年   612篇
  1995年   531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oll-like receptor 9 (TLR9) is highly expressed in B cells, and B cells ar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1 diabetes (T1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intrinsic effect of TLR9 in B cells on β-cell autoimmunity is not known. To fill this knowledge gap, we generated NOD mice with a B-cell–specific deficiency of TLR9 (TLR9fl/fl/CD19-Cre+ NOD). The B-cell–specific deletion of TLR9 resulted in near-complete protection from T1D development. Diabetes protection wa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interleukin-10 (IL-10)–producing B cells. We also found that TLR9-deficient B cells were hyporesponsive to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stimuli. This suggested that TLR9 in B cells modulates T1D susceptibility in NOD mice by changing the frequency and function of IL-10–producing B cells. Molecular analysis revealed a network of TLR9 with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and CD40, all of 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IL-10. Our study has highlighted an important connection of an innate immune molecule in B cells to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T1D. Thus, targeting the TLR9 pathway, specifically in B cells, may provide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1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获得岗梅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为深入挖掘岗梅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基于PacBio Sequel平台的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获取岗梅的根、茎、叶样品的转录组数据,并利用非冗余蛋白(NR)、核苷酸序列(NT)、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蛋白家族(Pfam)、基因本体(GO)进行注释,分析并鉴定编码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的转录本。结果:全长转录组共获得89629个转录本,其中81313个在公共数据库进行了注释。KEE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623个转录本参与岗梅中三萜皂苷合成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其中263个转录本编码了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21个关键酶。此外,还预测了2471个转录因子、40421个简单重复序列位点、22119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29131个mRNA。结论:丰富了岗梅的转录组数据,并为鉴定参与三萜皂苷和其他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提供参考,促进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获得天仙藤全长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天仙藤功能基因。方法:采用PacBio SequeⅠ高通量测序系统,对天仙藤的茎、叶、果3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共获得176354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获得184439个高质量isoforms,并注释了139826个isoforms,检测出3058个转录因子和135527个简单序列重复(SSR)位点,还预测到76862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36204个mRNAs。结论:获得了较可靠的天仙藤全长转录组数据,可为深入研究天仙藤基因组、生物学特性、相关代谢途径、信号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仙鹤草茎与叶中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差异,进一步阐明仙鹤草药效物质基础,促进仙鹤草合理开发利用。方法 取仙鹤草茎、叶新鲜样本,经液氮冷冻后提取代谢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与数据库比对鉴定。结果 筛选并鉴定出105个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其中茎与叶相比有34个代谢物上调、71个代谢物下调。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62条代谢通路中。茎中叶黄素、天冬酰胺、胍丁胺及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含量更高,氨基酸代谢更强;叶中酚酸类、黄酮类物质积累更为丰富,次生代谢更强。结论 仙鹤草茎与叶均含有丰富的药效活性成分,但叶的次生代谢更强,次生代谢物积累更为丰富,此差异或可为仙鹤草针对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基于《黄帝内经》心身疾病病因的整体选穴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AI)关节痛局部配穴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对乳腺癌康复期AI关节痛患者生命质量及局部关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筛选使用唑来膦酸的乳腺癌AI患者23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针灸意愿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6),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常规镇痛,观察组在唑来膦酸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及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时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B)生命质量评分以及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SF)关节痛评分,同时评估针灸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以及8周时观察组FACT-B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4周时观察组BPI-SF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配穴调和心身与局部选穴缓急止痛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对乳腺癌康复期AI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局部关节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我国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康复需求,中医药对其有良好的干预效果。目前已有肿瘤相关西医心理指南及标准治疗方案发表,然而中西医结合及中医干预方案仍有待规范。结直肠癌作为中国高发病率、长生存期的肿瘤,其根治术后的时期作为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的良好切入点,前期已有一定基础的研究发表。为规范该类疾病的诊疗及随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心理问题的效果,202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指南》,包含12条推荐意见。该指南为结直肠癌领域首个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指南,但受限于相关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未来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结果的发表以促进其更新完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长转录组基因信息。方法:通过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马鞭草根、茎、叶3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基于序列同源性对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得到马鞭草全长转录组的遗传信息。结果:测序数据经过质控后获得197542个高质量的转录本及169063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检测出4955个转录因子。其中161062个(81.53%)转录本在非冗余蛋白(NR)、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数据库、蛋白家族(Pfam)数据库和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中均得到注释。MISA分析发现5406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还预测到70050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和45499个信使核糖核酸(mRNAs),并在马鞭草全长转录组中共鉴定到了60个转录本可能参与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马鞭草的全长转录组信息特征,可为后期开展马鞭草功能基因鉴定、解析萜类化合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冯静  李玲玲  崔瑛 《中草药》2023,54(2):586-592
目的 观察茯苓对阴虚水肿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茯苓利水作用特点及机制,并评价茯苓对阴虚水肿所表现出热象的影响。方法 尾iv阿霉素联合ig甲状腺片复制阴虚水肿模型大鼠,给予茯苓水煎液或六味地黄丸干预4周,观察大鼠水肿情况和一般生长状态,检测24 h尿量和尿蛋白,测量肛温,进行冷热板实验计算热板停留时间比;检测血清总蛋白(total cholesterol,TP)、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水平;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Klotho和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  相似文献   
1000.
崔琪  俸明康  丰日落  王涛  张绍山  李莹  陈晨  刘圆 《中草药》2023,54(3):898-906
目的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鉴定分析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全面分析甘松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导肽、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甘松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0个MADS-box转录因子,含有90~36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79.96~41 707.68,理论等电点范围为4.87~10.43,主要在细胞核表达,均含有MADS保守结构域,均不含信号肽、导肽以及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甘松MADS蛋白主要属于TypeII型。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鉴定了甘松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为甘松深入研究甘松MADS-bo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为甘松的药用成分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培育优质甘松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