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而且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刺激因子之一[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TGF β1致纤维化作用的直接下游效应介质[2];在许多纤维化疾病中CTGF与TGFβ1的表达同步增高,TGF β1主要在组织纤维化病变的早期表达,而CTGF持续表达被认为是纤维化病变缓慢进展的重要因素,CTGF表达增加可能是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3].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白细胞介素(IL)-6以及IL-23在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精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60例,健康生育男性精液标本20例作对照组。每份标本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标准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行白细胞CD45染色、精子染色质结构完整性实验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精浆弹性硬蛋白酶、IL-6和IL-23表达水平。结果精浆IL-6、IL-23与精子总数、存活率、活力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并且IL-6与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645,P<0.01)。精浆IL-6、IL-23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625,P<0.01)。精浆弹性硬蛋白酶表达水平与精液量、精子密度呈负相关性(P均<0.05)。结论精浆炎症因子弹性硬蛋白酶、IL-6和IL-23对诊断慢性生殖道炎症具有提示意义,并且精浆IL-6和IL-23可能对精液质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总结分析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和仕泰栓3种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597例,术前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片;B组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C组肛门塞仕泰栓。结果A、B、C3组的无痛率分别为91.9%,93.4%和89.2%;宫颈松弛率分别为90.7%、83.5%和85.8%;出血量>30ml者分别为4.7%、7.4%和5.1%;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3%、2.6%和2.8%。结论3种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宫颈松弛情况良好,出血量较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较低,受术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明确我院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1)氨苄西林耐药的基因。方法用E试验测定我院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分离300株HI对氨苄西林耐药情况;以Nitrocd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产酶株的基因型。结果32株氨苄西林耐药株均产β内酰胺酶,占总菌株数11%(32/300),PCR检测出TEM-131株,ROB-11株。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H1对氨苄西林耐药的重要机制,TEM-1型是β内酰胺酶主要基因型,ROB-1型β内酰胺酶也首次被检出,值得关注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45.
浅析四川省抗震救灾医疗救治组织指挥力与有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大灾害面前,四川省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反应迅速,指挥坚强有力,政令畅通,各项工作安排合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以难以想象的工作量和难度出色完成了应急救治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 方法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枪查,将肝组织分成两部分,分别通过HE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常规制作电子显微镜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度39例,中度10例,重度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星状细胞的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周围有胶原纤维形成.窦内皮细胞与肝星状细胞间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53例窦内皮细胞窗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小,20例见窦内皮细胞下有连续或不连续的膜样物质形成,15例狄氏腔内有胶原纤维沉积.15例肝功能正常患者有的肝窦腔内有红细胞聚集,严重者有微血栓形成. 结论窦内皮细胞通过与肝星状细胞作用,从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早期重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 方法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枪查,将肝组织分成两部分,分别通过HE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常规制作电子显微镜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度39例,中度10例,重度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星状细胞的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周围有胶原纤维形成.窦内皮细胞与肝星状细胞间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53例窦内皮细胞窗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小,20例见窦内皮细胞下有连续或不连续的膜样物质形成,15例狄氏腔内有胶原纤维沉积.15例肝功能正常患者有的肝窦腔内有红细胞聚集,严重者有微血栓形成. 结论窦内皮细胞通过与肝星状细胞作用,从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早期重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组2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20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比较,心力衰竭发生率(32%比11%)及病死率(36%比12%)前组均高于后组(P<0.05)。心房颤动组冠状动脉的2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P<0.05)。心房颤动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P<0.05),心房颤动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不同溶栓效果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动态变化.方法 根据治疗24 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减分率比较溶栓组33例与未溶栓组20例的疗效,采集溶栓组溶栓前,溶栓后2h、6h、12h、24 h及l周的血液检查FIB、DD水平,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 溶栓患者24 h后NIHSS减分率较未溶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26,P<0.05).溶栓效果好组FIB在12h达到低点,明显低于溶栓效果差组(£=4.47,P<0.01),DD在6h达到高点,明显高于溶栓效果差组(t=6.374,P<0.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溶栓效果好的患者FIB下降明显,DD上升明显,为临床观察病情转归,预测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因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接受NPPV治疗的37例患者(NPPV组),同期住院但未接受NPPV治疗的类似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住院天数及治疗插管率。结果治疗后两者患者动脉血气pH、PaCO2、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NPPV组动脉血气pH、PaCO2、PaO2改善更明显(P0.05)。NPPV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0±5)d比(19±4)d,P0.05],气管插管率显著下降(2.7%比16.7%,P0.05)。结论对于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PPV可以改善通气,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