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9篇
  免费   1236篇
  国内免费   554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234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1539篇
口腔科学   190篇
临床医学   1667篇
内科学   2297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826篇
特种医学   4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83篇
综合类   146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75篇
眼科学   325篇
药学   1044篇
  7篇
中国医学   598篇
肿瘤学   85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905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1136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石斛爽目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石斛爽目软胶囊中的石斛、白芍及柴胡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能检出石斛碱、芍药苷及柴胡皂苷,芍药苷在0.597~5.629μg(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1.89%。结论 TLC法和HPLC法可快速、准确地对石斛爽目软胶囊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Although silicon dioxide (SiO2), silver (Ag) and iron oxide (Fe2O3) nanoparticles are widely used in diverse applications from food to biomedicine, in vivo toxicities of these nanoparticles exposed via the oral route remain highly controversial. To examine the systemic toxicity of these nanoparticles, well‐dispersed nanoparticles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to Sprague–Dawley rats daily over a 13‐week perio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 acute toxicity and a 14‐day repeated toxicity study, 975.9, 1030.5 and 1000 mg kg–1 were selected as the highest dose of the SiO2, Ag and Fe2O3 nanoparticles, respectively, for the 13‐week repeated oral toxicity study. The SiO2 and Fe2O3 nanoparticles did not induce dose‐related changes in a number of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ic toxicity up to 975.9 and 1000 mg kg–1,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Ag nanoparticles resulted in increases in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calcium as well as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in liver and kidney, raising the possibility of liver and kidney toxicity induced by the Ag nanoparticles. Compared with the SiO2 and Fe2O3 nanoparticles showing no systemic distribution in all tissues tested, the Ag concentration in sampled blood and organs in the Ag nanoparticle‐treated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a positive and/or dose‐related trend, meaning that the systemic toxicity of the Ag nanoparticles, including liver and kidney toxicity, might be explained by extensive systemic distribution of Ag originating from the Ag nanoparticles. Our curr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identify that Ag detected outside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ere indeed a nanoparticle form or ionized for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微乳止痒及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磷酸组织胺诱发豚鼠局部瘙痒、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皮肤瘙痒及对二硝基氯苯丙(DNCB)酮溶液诱发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微乳局部外用,观察其对磷酸组织胺、4-AP致痒反应的影响和对DNCB丙酮溶液诱发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微乳局部外用可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对豚鼠的致痒阈;显著抑制由4-AP所引起的小鼠皮肤瘙痒反应;显著抑制DNCB诱发的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结论:蛇床子素微乳局部外用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和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对大鼠T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方法:无菌制备大鼠脾脏悬浮细胞,分离淋巴细胞,接种后加入黄芪糖蛋白共培养,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和T细胞亚群分布。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显著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显著降低了T细胞中CD3+CD28+、CD3+CD278+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黄芪糖蛋白可有效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且主要通过抑制CD278在T细胞表面表达来阻止T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85.
红芪有效成分及“入脾经”相关药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冉  郭玫 《西部中医药》2012,25(1):27-30
对近年来红芪的成分检测结果及其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指出了中药红芪的主要成分,同时发现红芪的药理学研究结论符合其中医理论中的"入脾经"功效,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总结分析,为红芪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刺五加的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比较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KC)和毛细管区带电泳后(CZE)采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对刺五加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以1.0%(w/w)SDS,6.6%(w/w)正丁醇,0.7%(w/w)正庚烷,25 mmol/L硼砂溶液(91.6%,w/w,pH 9.5)的微乳液为运行介质,波长为222 nm。结果:与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相比,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对刺五加提取物中的复杂组分具有很好的分离能力;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2个指纹峰,重现性、稳定性和方法的精密度较好。结论: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指纹图谱对刺五加的质量控制优于MEKC和CZE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了16批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的含量。方法:使用DIKMA 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90℃,空气流量2.8 L·min-1。采用SPSS 1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分别为0.093 2-1.02 μg(r = 0.999 5), 0.789-8.78 μg(r = 0.999 7), 0.506-3.13 μg(r = 0.999 6),0.016 1-1.38 μg(r = 0.999 2)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55%、98.61%、99.68%、98.58%,RSD分别为1.2%、1.3%、1.3%、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一采用黄芪甲苷为指标的聚类分析无法区分各省份蒙古黄芪,而同时采用4种皂苷含量为指标,可将不同省份蒙古黄芪明显区分开。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出不同产地蒙古黄芪原药材的质量状况,为蒙古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后的屈光状态改变,探 讨ROP患儿屈光状态与注药次数、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并诊断为“2型ROP阈值 前病变”的患儿64例(127眼)。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按需行IVC治疗,以治疗次数分为注药0次(A 组)共22例(43眼)、注药1次(B组)共30例(53眼)、注药2次(C组)共18例(31眼),在其矫正胎龄3、 6、12个月时,观察屈光状态,记录等效球镜度(SE)、散光、眼轴、视网膜血管分区等情况。3组SE 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散光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SE与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 及视网膜血管分区的关系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矫正胎龄3个月和6个月时,3 组SE及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矫正胎龄12个月时,3组SE及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9, P=0.002; H=7.39, P=0.025)。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P=0.007),A组与C组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矫正胎龄12个月时,3组屈光不 正发生率、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96, P=0.011)。进一步两 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08, P=0.008; χ2 =6.82, P=0.009)。矫正胎龄 3个月时,SE与孕周(r=-0.18, P=0.043)、出生体质量(r=-0.19, P=0.032)、眼轴(r=-0.26, P=0.003)、 视网膜血管分区(r=-0.20, P=0.023)均呈负相关;矫正胎龄6个月、12个月时,SE与眼轴呈负相关 (r=-0.30, P=0.001)。结论:矫正胎龄12个月时,IVC治疗后ROP患儿远视储备低于自发消退的ROP 患儿,重复注药对ROP患儿短期屈光状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