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6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30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402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329篇
综合类   103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7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25篇
  6篇
中国医学   413篇
肿瘤学   2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评价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疮(胃火上炎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优效性检验、进行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辛含片和安慰剂,疗程为5 d.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疼痛初始缓解时间,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为全部溃疡愈合率、目标溃疡愈合率、目标溃疡存在时间、溃疡总数、疼痛指数、...  相似文献   
132.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颈部局灶型Castleman病 (UCD)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例PTC合并颈部UCD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该患者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倾向PTC,合并右颈侧区淋巴结肿大,行甲状腺右侧腺叶合并峡部切除及右颈II、III、IV、VI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声音嘶哑及低钙症状,术后 4 d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后病理证实颈侧区肿大淋巴结为UCD。结论PTC合并UCD极为罕见,且UCD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但手术切除多可治愈;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临床医生不仅需考虑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可能,还需警惕UCD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3.
早期胃癌的定义为癌灶仅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论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研究证实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对评估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评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常常应用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此外病理活检、分子标志物及前哨淋巴结示踪活检等方法也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就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评估方法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建立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自动审核系统,通过审核流程的标准化与智能化改造,提高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提升检验科工作人员效率及满意度.方法 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指导原则,美国病理学会(CAP)核查表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AUTO15及WS/T616-2018等检验行业...  相似文献   
135.
翼点微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微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1月~2001年12月采用翼点微骨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病人83例,共86个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40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19例,前动脉水平段动脉瘤2例,中动脉水平段5例,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3例。结果成功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病人83例,共夹闭86个动脉瘤。术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4例,占4.8%;无手术死亡。术后80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无与开颅入路相关的并发症。本组均未输异体血液,术中采用自体血回收后输血26例。结论翼点微骨孔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可以降低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并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IPQ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 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AD)、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并测定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结果:IPQODS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降低血清CK,LDH,AST活性及MAD含量,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及NO含量,亦可使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对血小板黏附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IPQ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的血液高黏滞状态,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7.
黄煌妙用小柴胡汤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眭冬蕾 《江西中医药》2009,40(10):16-18
通过几则医案介绍黄煌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经验,并总结其规律,凸显小柴胡汤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痰热瘀阻型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MVA)患者在使用黄连温胆汤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痰热瘀阻型PMVA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经检查明确诊断为痰热瘀阻型PMVA的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同时选择正常体检人群4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时以及PMVA患者在治疗5 d后的vWF及Hcy水平。结果:PMVA组患者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MVA组患者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WF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vWF水平治疗前后差值11.819μg/L,常规治疗组vWF水平治疗前后差值7.407μg/L,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大鼠放射性脑损伤不同时期的MRS、PWI表现,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成年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前均行MRI、MRS及PWI检查。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后1、3、6、9及12个月行MRI、MRS及PWI检查,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测量灌注后大鼠双侧侧脑室周围的rCBV值。结果 1各照射组大鼠的NAA/Cr比值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Cho/Cr比值先上升,3个月时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6个月内各组的Cho/Cr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照射1个月后各组的rCBV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及PWI能在放射性脑损伤发生形态学改变之前检测出脑组织代谢及灌注异常,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可降解缓释微球,考察其生物活性的保存情况,以及它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VEGF、bFGF、EGF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它们加入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VEGF、bFGF、EGF的缓释微球平均粒径(11.32±3.64)μm;培养1天后各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5天后,VEGF20ng缓释微球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其它组;7天后,VEGF20ng缓释微球组值仍高于其它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bFGF、EGF的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简便,成球性好;能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VEGF,bFGF、EGF,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中VEGF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