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11篇
  免费   6547篇
  国内免费   4530篇
耳鼻咽喉   697篇
儿科学   1147篇
妇产科学   453篇
基础医学   4701篇
口腔科学   1217篇
临床医学   8537篇
内科学   6597篇
皮肤病学   658篇
神经病学   1847篇
特种医学   25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393篇
综合类   17548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124篇
眼科学   773篇
药学   7891篇
  78篇
中国医学   5953篇
肿瘤学   3527篇
  2024年   296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2202篇
  2021年   2829篇
  2020年   2523篇
  2019年   1542篇
  2018年   1590篇
  2017年   1957篇
  2016年   1555篇
  2015年   2603篇
  2014年   3406篇
  2013年   4064篇
  2012年   5877篇
  2011年   6009篇
  2010年   5432篇
  2009年   4606篇
  2008年   4994篇
  2007年   4806篇
  2006年   4219篇
  2005年   3437篇
  2004年   2629篇
  2003年   2325篇
  2002年   2170篇
  2001年   1849篇
  2000年   1297篇
  1999年   694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会阴部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间规范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32例会阴部烧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且烧伤创面愈合快,不形成瘢痕。结论:应用MEBT/MEBO治疗会阴部烧伤,方法简单,护理方便,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室内人工空调温度参数的设定及热舒适度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分别观察不同空调温度对大鼠下丘脑部位多巴胺神经元活动及体温的影响.结果当空调温度为28 ℃时,下丘脑多巴胺(DA)代谢产物--双羟苯乙酸(DOPAC)水平和体温在记录的1 h内保持不变.与此相比较: 1.当空调温度高于28 ℃时, DOPAC水平逐渐增加,当空调温度低于27 ℃时,DOPAC水平逐渐降低;2.当空调温度为26 ℃、27 ℃、28 ℃、29 ℃时,大鼠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当空调温度高于29 ℃时,体温逐渐增加;当空调温度低于26 ℃时,体温逐渐降低.结论麻醉状态下的大鼠在空调温度为28℃时,体温调节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3.
血糖异常通过影响脂质代谢、血凝系统和内皮功能等,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糖尿病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产生不良影响.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使PCI术后再狭窄和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并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接近.加强PCI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分层和术后二级预防,有望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总体PCI疗效.  相似文献   
64.
危机干预在妇科肿瘤初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真  李小萍 《护理研究》2005,19(12):2687-2688
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存在情绪障碍,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身状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引入危机干预理念,将其和心理护理程序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并通过对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失眠症患者和健康人各100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评定,并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晨起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结果 失眠症组PSQI各成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组的睡眠潜伏期(min)延长(失眠症组43.69±11.54,对照组16.01±10.44)、总睡眠时间(min)减少(失眠症组314.65±91.89,对照组446.41±77.81)、睡眠效率降低(失眠症组64.51%±18.59%,对照组91.32%±3.58%)、快眼动睡眠时间(min)减少(失眠症组33.26±15.61,对照组93.21±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症组对总睡眠时间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减低、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增高,自我评估与实际睡眠情况不一致.结论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失眠症患者的PSG各睡眠参数有特征性的改变,利用PSG检查发现失眠症患者对失眠情况的主客观评估不一致,存在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经临床筛选的第Ⅱ、Ⅲ、Ⅵ段或边缘型的原发性肝癌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手助器、超声刀、切割器等特殊器械进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包括肝Ⅱ、Ⅲ段切除,Ⅵ段切除及非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0~130min,术后住院6~9d,手术出血150~700ml,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5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3和4个月肝内复发,其余4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在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手助腹腔镜下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乳腺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 79例术前乳腺肿瘤细针穿刺活检标本和大体标本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 ]乳腺癌 6 5例中穿刺组织端粒酶呈阳性的为 5 7例 ,阳性率为 88% ;大体组织端粒酶呈阳性的为 5 4例 ,阳性率为 83% .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乳腺良性疾病 14例中端粒酶呈阳性的为 2例 ,阳性率为 14 % .[结论 ]术前乳腺肿瘤穿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利于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  相似文献   
68.
张素珍  徐永  万瑜  杨钢 《医学争鸣》2002,23(12):1090-1093
目的 观察钠摄入量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钠素的影响 .方法 经动 -静脉分流术造成大鼠充血性心衰模型 ,分为心衰组、心衰限钠组、心衰补钠组 ,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各组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 、心钠素含量及心肌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水平 (吸光度 A值 ) ,同时检测心功能 .结果 心衰限钠组心房和心室血管紧张素 含量(2 0 .1± 4 .5 )和 (2 7.3± 5 .9) ng· g- 1、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 (6 .4± 1.2 )和 (12 .6± 2 .3)显著高于心衰组 (17.5± 3.6 )和 (2 0 .1± 3.7) ng· g- 1 ,(6 .2± 1.9)和 (8.6± 1.7) (P<0 .0 5 ,P<0 .0 1) ,心室心钠素 (42 3± 6 8) ng· g- 1 也显著高于心衰组 (337± 86 ) ng· g- 1 (P<0 .0 5 ) ,心房心钠素 (6 7± 19)μg· g- 1显著低于心衰组 (85± 15 ) μg· g- 1 (P<0 .0 5 ) ;心衰补钠组心房和心室血管紧张素原 m RNA表达水平、心室血管紧张素 和心钠素与心衰组无显著差别 ,心房血管紧张素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心房心钠素 (10 1± 17) μg· g- 1 显著高于心衰组 (P<0 .0 1) .结论 心衰时不同钠摄入量可通过改变心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钠素的平衡状态在心衰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AFP)在我市的发病状况。方法:对96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人采集48h内粪便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个案调查与随访。结果:96例中,7例分布于城镇,89例分布于农村;格林-巴利综合征55例(57.3%)-横断性脊髓炎16例(16.6%)、神经炎11例(11.5%)、重症肌无力12例(12.5%)、与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AFP病例(VAPP)2例(2.08%)。结论:防疫部门与各级医院加强合作和直接管理能及时了解发病状况。市髓灰质炎减毒疫苗(OPV)免疫工作尚存不足,宣讲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0.
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玮  沈宏 《浙江创伤外科》2007,12(2):98-10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6例重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进行前瞻性研究,监测其入院当时、入院第2天、第3天及第7天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时间(TT)的变化。并检测14例单纯头部外伤患者在入院时的APTT、PT、FIB和TT值。结果APTT在入院3天明显升高。1周后仍未达到正常(P〈0.05);PT在入院当天即升高(P〈0.05),1周左右逐步恢复正常;FIB在入院当天即升高,第3天下降(P〈0.05),1周左右逐步恢复正常。有3例按照DIC诊断标准诊断为DIC,结果在观察期间均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可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且外凝性凝血途径的启动早于内源性凝血途径。伤后早期即可发生高凝状态,至第3天左右向低凝状态转变,1周左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